【盆景大家谈】 在自己的艺术王国里自恋 原创作者|骆清林 一个真正热爱盆景艺术文化的人,他自然有他的理想信念。他追求的是什么?只有他自己明白,别人怎么说的观点,他是不在乎去应对的。他有他的理论去实践。他只对自己不断总结和反复修正而取得的相对应的作品感兴趣。这是一种认可,或不认可的过程。盆景艺术是动态的景象艺术。认可与不认可,这也是认识之中的认识。认可是一种在实践中对理论的肯定,或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的肯定。那么不认可,必然是自我否定。不认可,说明对艺术的追求还有更高要求的自恋。这自恋的要求,不但体现在实践上,也体现在理论上,说明了两者都未满足自己的审美目标。但是,要做到完美,这不是一件轻松容易做到的事,有限的实践是很难满足无限的意识追求的。因为,一个自信的认可,是自我否定之否定的自恋。一个自信的不认可,再到认可,其追求的过程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动态的综合努力才能实现。 ▲广东 蔡显华 九里香 浩气凛然 ▲山东 刘丙礼 由此可见,这不是简简单单的认可与自恋。这既是人性的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体现,也是人性的对审美的核心意识追求。这个认可与自恋,是一个综合的辩证过程。通俗点说,就是对自己喜欢的事,形成具有相对的理论上的意识痴迷。痴迷了,就会专心去追求。痴迷了就会深入研究探讨理论,并如何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去实现自我的认可和自恋,两者缺一不可。 ▲盆景乐园 钱旭 黄杨 沧桑 ▲广东 许细平 福建茶 心灵相通遇知音 人无完人,更不说盆景了。世上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如果真的爱上了盆景艺术文化,那么就要先去了解和学习并掌握好与之有关联的最基础的理论知识体系。并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文化素质的同时,通过不断地反复实践总结修正,才会有所收获。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的实践去实现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如果连最基本的盆景艺术文化常识都不认识,那么就别说创作了。空想归空想,最怕连空想都没有。有个空想,至少还有个目标,至于做与不做,那是另一个问题。空想,即使天天说,说得多响亮,不做,也是空想。因此,只有通过不懈地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作,才会产生相对应的认可与自恋的景象。 ▲江苏 陈明华 黑松 俯首迎春 ▲广东 梁振华 朴树 灵犀探宝 审美观是意识形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审美观是产生认可的基础,也是形成自恋的诱惑力。诱惑力容易把人的意志凝聚起来,汇集成专注用心的焦点。有了意志的焦点,自然会产生自恋的追求方向。盆景艺术文化的创作,虽然是由客体决定意识的行为,但其表现形式主要集中在个人审美观作用下而创作出来的自己认可的景象,是意识形态作用的结果。这景象除了盆景艺术文化的基本共性外,最突出的就是个人的盆景艺术文化观中的个性张扬。如果,在盆景艺术文化的创作过程中,不沉浸在自己的艺术王国里自恋,那么,说再多的规律,什么共性与个性,没有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去否定之否定自我认可与自恋,都是空想。如果,缺失了自信,没有信念,还谈创作什么?还说追求什么?凡高如果没有自信与自恋的信念,能执着并持之以恒地创作?能成就他的伟大一生?不能。王羲之没有自信与自恋的信念,没有丰富过硬的综合素质,能当众一挥狼毛?在浪漫中一书《兰亭序》而留芳千古?不能。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不必一一列举。 ▲山东 王胜利 真柏 邀月 ▲广东 李文财 对节白蜡 傲骨嶙嶙 ▲广西 区锦泉 山松 乡情 在艺无止境的无穷时空里。成也认可与自恋,败也认可与自恋。无论站在哪里浪漫,都有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更好的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风景。因此,能在自己的艺术王国里自恋,在对美的追求过程中满足自己的欲望,成就自我,写一段浪漫的美丽人生,不亦乐乎? 2021.8.25. ▲山东 李庆友 石榴、龟纹石 秋韵 ▲广东 张辉明 龟纹石、对节白蜡 天着神笔绘虹桥 精彩回放: 骆清林:盆景艺术文化在引进创新与发展上一定要有的放矢自我完善 中国盆景欢迎您! 随时欣赏的盆景展览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