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草药百科】禹余粮的功效与作用:涩肠止泻,收敛止血

 新用户5779tp4A 2022-01-03

禹余粮

禹余粮,中药名。为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主含碱式氧化铁[FeO(OH)]。采挖后,除去杂石。产河南、江苏、浙江、四川等地。具有涩肠止泻,收敛止血之功效。常用于久泻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带下。

禹余粮图片

禹余粮图片

禹余粮中药材图片

禹余粮图片

禹余粮简介

药材名:禹余粮

拼音:Yǔ Yú Liánɡ

别名:太一余粮、石脑、禹哀、太一禹余粮、白余粮、石中黄子、天师食、山中盈脂、石饴饼、石中黄、白禹粮、禹粮石、余粮石、禹粮土

来源:本品为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主含碱式氧化铁[FeO(OH)]。采挖后,除去杂石。

性状:本品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斜方块状,长5~10cm,厚1~3cm。表面红棕色、灰棕色或浅棕色,多凹凸不平或附有黄色粉末。断面多显深棕色与淡棕色或浅黄色相间的层纹,各层硬度不同,质松部分指甲可划动。体重,质硬。无臭,无味,嚼之无砂粒感。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碱式氧化铁[FeO(OH)]及碱式含水氧化铁[FeO(OH)]·Nh2o,并夹有泥土及有机质等。又常含多量的磷酸盐及铝、镁、钾、钠、等元素。

性味:味甘、涩,性微寒。

归经:归胃、大肠经。

贮藏:置干燥处。

禁忌:孕妇慎用。

禹余粮的功效

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用于久泻,久痢,崩漏,白带。

禹余粮的用法

内服:9~15g,煎汤或入丸散。--《中国药典》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中药大辞典》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中华本草》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中华本草》

禹余粮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①治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

赤石脂一斤(碎),禹余粮一斤(碎)。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伤寒论》赤石脂禹余粮汤)


②治冷劳,大肠转泄不

禹余粮四两(火烧令赤,于米醋内淬,如此七遍后,捣研如面),乌头一两(冷水浸一宿,去皮、脐,焙干,捣罗为末)。上药相和,用醋煮面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食前,以温水下五丸。(《圣惠万》神效太乙丹)


③治女人漏下,或瘥或剧,常漏不止,身体羸瘦,饮食减少,或赤或白或黄,使人无子者

牡蛎、伏龙肝、赤石脂、白龙骨、桂心、乌贼骨、禹余粮各等分。上七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二。白多者加牡蛎、龙骨、乌贼骨,赤多者加赤石脂、禹余粮,黄多者加伏龙肝、桂心,随病加之。(《千金方》)


④治妇人带下

白下,禹余粮一两,干姜等分;赤下,禹余粮一两,干姜半两。上禹余粮用醋淬,捣研细为末。空心温酒调下二钱匕。(《胜金方》)


⑤治肠气痛,妇人少腹痛

禹余粮为末,每米饮服二钱,日二服。(《卫生易简方》)


⑥治咳嗽则大肠遗矢者

禹余粮、赤石脂各等分。总和,以黑豆煮过,为极细末。每服二钱,白汤调服。(张元素)

温馨提示: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