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预防】遇流感,怎么办?中医治疗有妙方

 ╰*月朦胧*╯ 2022-01-03

 导读 

进入冬季以来,全国各地暴发流感,其中以婴幼儿多见,各大医院儿科皆是人满为患,每当看到患病中的孩子嘤嘤哭闹,真的是又痛心又心疼。由于儿童抵抗力低、活动范围密集,所以儿童很容易就成了流感的易感人群。大多数孩子的症状为发热、咳嗽、咽喉痛、流鼻涕,一部分还有呕吐、腹泻症状这里要和感冒做好区分。


图片


用中医思维分析一下今冬流感的成因,可能是因为室外比较寒冷,但是室内温度很高,冬主收藏加之大家冬季饮食滋甘厚味较多所以内热较重,在室外外感风寒之后,毛孔闭塞形成典型的“寒包火”证型。这是今冬最为常见的流感群体,又因为失治和误治衍生出其他几种证型的流感。
流感的类型

图片

▌第一种是寒包火。临床多见患者高热、恶寒、舌淡红、脉浮紧而数伴轻度咳嗦(干咳)、婴幼儿多烦躁、哭闹不停。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刚刚得病的患者身上。

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无汗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处方:大青龙汤麻黄15g,桂枝10g,杏仁10g,生石膏30g,炙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四枚。高热加板蓝根;湿气重加草果,藿香;食积加鸡内金。

▌第二种是高烧不退常伴呕吐或者腹泻

伤寒论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伤寒论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处方:葛根汤。葛根30g,麻黄15g,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克,大枣4枚。呕吐加半夏

▌第三种是水饮阻滞。多是由于失治和误治导致,通常已经经历了输液治疗但是无效。常出现高热伴咳嗦,食则吐,有肠鸣音,水样便,舌头水滑,脉弦。

处方:神效五苓散。茯苓皮30g,白术10g,泽泻15g,猪苓10g,桂枝10g,半夏10g,枳实10g,厚朴20g,陈皮20g,木香20g,木通6g,甘草6g。咳嗦加杏仁

▌第四种是湿温。也是由于失治和误治所导致。表现有身热不扬、身重且痛、胸部痞闷、面色淡黄、苔腻、脉濡。

处方:甘露消毒丹。白蔻仁30g,霍香10g,茵陈10g,滑石10g,木通6g,石菖蒲10g,黄芩10g,连翘15g,贝母6g,射干10g,薄荷6g。

流感治疗后的护理

图片

小孩本身肺脾肾常虚,感冒之后肺阳不足,可能遗留一些症状,比如偶尔咳嗦或者早晨留清涕。这里给大家提供中医处理这些后遗症的方法

▌如果残余一点咳嗦,总是呛咳。可以用怀山药30克、牛蒡子3克(咳嗽严重的可以用6克),熬水三十分钟,然后给孩子当做饮料喝,每天一副,用三天即可。如果嫌味道不好可以加冰糖。也可以把生姜片烧热,擦肺俞穴,太阳穴,风池穴,风府穴;在把葱白捣烂,炒热贴在穴位上。

▌如果感冒后没有什么症状遗留。可以用怀山药30克、炒鸡内金3克(舌苔比较厚的鸡内金可以用到6克),熬水,当饮料喝,喝三天左右即可。可以帮助调理脾胃,恢复人体正气。

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小孩感冒刚好,家长一定不要带孩子去吃大鱼大肉这些,小孩会很容易因为积食在发高烧,这种常伴随扁桃体发炎。如果发生了,及时给孩子吃保和丸。还有就是小孩感冒初愈,家长一定不要带孩子在室外长时间玩耍,很容易再感风寒。疾病初愈需要修养身心,清淡饮食。

当然我们更希望孩子健健康康的不生病,
所以最后和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预防流感?

图片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食疗的方子:

用香菜和萝卜煮水喝。萝卜清热化痰,消食顺气,可以解决胸腹部阳气郁积问题;香菜解表散寒可以解决外感风寒的问题。

▌另外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做好下面这些事:

●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 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 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 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

● 流感样症状患者去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以上药方请切勿自行服用,若有需要请到中医门诊由专业医师辩证诊断后使用。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网络,仅供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