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联络美国背叛苏联,两名高官主动白给情报,竟称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上官之家阅览室 2022-01-03

前言

在所谓的美国大片中,总是少不了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特工的身影。在电影中,CIA培养出的特工总是无所不能,无论是多难得手的情报,他们都是信手拈来。然而历史上的CIA特工并不如电影里描述的那样超凡脱俗,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相反。

联络美国背叛苏联,两名高官主动白给情报,竟称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真正超世绝伦的特工,是早已被遗忘的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培养出来的特工。然而苏联克格勃却出现了两个白给美国情报的叛徒,这两个特工也成为了整个苏联情报系统的最大耻辱。那么这两个叛徒“特工”到底什么来头?他们为什么要白给苏联最大的对手美国情报?而苏联克伯格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在此之前,请各位看官点点关注点点赞。

苏联克伯格的起源

苏联克格勃,被英国的情报机关称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报的间谍机构”,与美国的中情局、以色列的摩萨德、英国的军情六处并称为“世界四大间谍组织”

联络美国背叛苏联,两名高官主动白给情报,竟称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它的全称为“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最早的前身为捷尔任斯基创立的“契卡”。当初,苏联当局设立这么一个机构,就是为了铲除国内的反革命分子。为了铲除敌人,“契卡”不在乎过程,只在乎结果,经常进行长时间的跨国追杀,比如为了追杀创办第四国际的拖洛茨基一家人,花费了大概九年的时间,去杀光了所有人。

到了1941年,二战的东线战场开始后,“契卡”变成了国家安全总局,归内务人民委员部领导,卫国战争结束以后,苏联的各人民委员部,改组为部长会议,国家安全总局脱离了内务部,改组为苏联国家安全部,苏联克伯格正式诞生。

联络美国背叛苏联,两名高官主动白给情报,竟称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斯大林去世以后,苏联的继任者对克格勃的部门机构进行了一定的缩减,大致保留了:对外谍报局、国内反间谍局、军队管理局、边防军管理局、总务局、克格勃驻外站组等。

后来克格勃逐渐成为一个凌驾于党政军各部门之上的“超级机构”,它只对苏共中央政治局负责。而克格勃之所以在苏联有着强大的威慑力和权力,原因就在于它基本上凌驾于任何苏联机关之上,直接听命于最高的苏联中央政治局。这种地位让克格勃拥有了无上的权力,以至于它可以随意逮捕和暗杀苏联的官员

联络美国背叛苏联,两名高官主动白给情报,竟称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克格勃的发展达到了最高峰,在里面工作的人员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50多万名,他们渗透在苏联国内的各个机构以及军队当中。比如我们现在熟悉的普京,他也曾在克格勃当过特工。

联络美国背叛苏联,两名高官主动白给情报,竟称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人多并不是让西方国家感到害怕的地方,最主要的原因是,苏联克伯格几乎能够在任何地方都渗透力量,包括英国军情六处以及美国政府的机构内,都有克格勃特工的存在。

18959年发生的一件事,证明了克伯格强大的情报能力。当时,赫鲁晓夫正式到美国访问。在白宫宴会上,美国官员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局长艾伦·杜勒斯,介绍给了赫鲁晓夫。赫鲁晓夫笑着对杜勒斯说道:“我刚刚看了一份你刚刚也看了的情报。”杜勒斯对此感到十分吃惊,不过赫鲁晓夫并没有管杜勒斯是何种表情,又笑着对杜勒斯说到:“我突然想起个建议,我们这两个伟大的国家,应当搞一个联合情报局,以便节约经费。这样,我们就不必为了同一份情报而花两次钱。”杜勒斯被这种任性又放肆地玩笑,震惊的膛目结舌,竟然无语凝咽。

联络美国背叛苏联,两名高官主动白给情报,竟称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克伯格的叛徒

这样一个强大的情报机构,进入到里面工作的人,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冷静的处事方式,并且绝对忠诚,如若不然,发生投敌行为就很容易造成国家的重大损失。不过好巧不巧,克格勃里面就出现了两个叛徒,使得苏联在与美国冷战时期损失惨重。这两个人分别是,担任过苏联驻土耳其大使馆武官的导弹专家奥列格·潘科夫斯基上校,以及苏联红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的少将迪米特里·波利亚科夫。

联络美国背叛苏联,两名高官主动白给情报,竟称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先来说这个导弹专家奥列格·潘科夫斯基上校,他从1956年,在土耳其大使馆当武官开始,就先后3次主动与英国秘密情报局联系,表示自己愿意为英国提供情报。

但由于苏联克格勃的“威名”,英国秘密情报局并不相信所谓的“提供情报”,试想,一个自己的死对头,还是苏联克格勃的特工,突然来电表示要背板自己国家,这分明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怀好意啊,因此,当时英国秘密情报局当场拒绝了奥列格·潘科夫斯基的“好意”。

联络美国背叛苏联,两名高官主动白给情报,竟称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显然潘科夫斯基也知道自己不会被轻易相信,所以并没有放弃联系西方国家。1958年他从土耳其回来之后,进入了捷尔任斯基炮兵工程学院研究导弹新技术,并获得了全校第一名的成绩。鉴于潘可夫斯基优秀的才能,1960年他被选派到国家安全委员会做协调工作,在这里,他开始重新试着联系西方国家。

联络美国背叛苏联,两名高官主动白给情报,竟称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1960年年底,潘科夫斯基以和西方进行科技交流的借口,去拜访了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进入使馆之后,潘科夫斯基立马向美国人表达了自己的真实动机,表示想要向美国提供情报。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人知道以后,将他带到了保安楼接见。潘科夫斯基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接见他的人说:“我实际上是苏联格鲁乌的高级官员,为一个科技情报组织工作。这个组织由苏联克格勃和格鲁乌共同控制。”原本还有兴趣的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一听到他的自我介绍,以及“克格勃”三个字,瞬间露出了怀疑的目光,认为他没有叛变的动机。于是认定潘科夫斯基是苏联派人来引诱美国上当受骗的,便拒绝潘科夫斯基的投诚。

联络美国背叛苏联,两名高官主动白给情报,竟称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同年,曾拒绝过潘科夫斯基的英国秘密情报局,知道他又联系了美国以后,便决定试着向其索要情报。没想到,潘科夫斯基还真的向他们提供了,几次三番之下,英国人终于相信了潘科夫斯基的忠心。这个时候,处于观望态度的美国,也选择联系潘科夫斯基获取情报。数次接触以后,美国发现他提供的情报都真实有效,于是也慢慢相信了潘科夫斯基。

就这样,从1961年到1962年他被逮捕,仅一年的时间里,就向美国等西方国家提供了将近5000多份情报。这5000多份情报,使得西方国家十分清楚苏联的动向,其中关于苏联核武器的情报信息,更是让美国在“古巴导弹危机”中,以强硬的态度迫使苏联撤退提供了底气。

联络美国背叛苏联,两名高官主动白给情报,竟称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1962年,潘科夫斯基被逮捕并处决,不过另外一个叛徒--少将迪米特里·波利亚科夫,也粉墨登场了。20世纪60年代,波利亚科夫便开始向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情报了。当时,波利亚科夫正在缅甸的苏联监听站工作,他将他所监听到的一切都交给了美国中央情报局。

联络美国背叛苏联,两名高官主动白给情报,竟称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有了第一个潘科夫斯基在美国那里打下的“基础”,美国中央情报局对波利亚科夫选择叛变苏联毫不怀疑,欣然接受他所提供的情报。波利亚科夫给美国传递情报,一传就是20多年。这20多年内,波利亚科夫不仅向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了苏联的核心军事情报,而且还提供了一份苏联特工名单,致使1500名克格勃特工完全暴露。

联络美国背叛苏联,两名高官主动白给情报,竟称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当时CIA接头人问他为什么要帮助美国,而且还是无偿帮助,波利亚科夫说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俄罗斯。”美国中情局前局长伍尔西称赞波利亚科夫是“美国最宝贵的间谍”,并表示:“波利亚科夫将军不仅仅帮我们赢得了冷战,他还阻止冷战变成热战。他的角色是无可估量的,直到最后一刻,他都在为自己祖国奋斗。”

联络美国背叛苏联,两名高官主动白给情报,竟称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波利亚科夫迎来了苏联对自己的抓捕判决。1985年,经过苏联情报局的侦查,发现波利亚科夫竟然一直为美国做事,苏联当局立即下令抓捕波利亚科夫,1988年,波利亚科夫以叛国罪被处决,死后他被埋在了一座无名的墓地。

联络美国背叛苏联,两名高官主动白给情报,竟称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这两个叛徒特工,要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不要任何报酬,完全“白给”向西方国家提供苏联情报。要知道策反一个别国特工,需要花费的钱可不少,当时苏联克格勃为了策反特工花了3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2000万美元。

除此之外,潘科夫斯基和波利亚科夫也没有其他方面的动机,让他们选择背叛苏联,按照谍报世界里的著名公式“SMICE”,只要是成为间谍的,都不可能逃脱这五个因素,而这两个人都没有,那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选择背叛苏联。

苏联的内部矛盾

这或许可以从当时苏联的环境窥探一二。当时苏联和美国冷战正打得“火热”,虽然美国可能在军事上比不过苏联,但是意识形态的渗透那可比苏联要强上不少,最著名的莫过于“和平演变”理论。所谓“和平演变”,就是指以一种非暴力的行为,对不同主义国家之间采取一种“超越遏制战略”,以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靠拢。

联络美国背叛苏联,两名高官主动白给情报,竟称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国会议员杜勒斯在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和平演变”这个概念。此后,美国便一丝不苟地执行着这个计划,以贷款、贸易、娱乐宣传等手段诱压其他国家。

比如设立了“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传播国际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内发生的重大信息。同时不忘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原则受到尊重,传播尊重人权和民主原则、尊重言论自由,促进自由交流思想。苏联和东欧国家在这种“宣传”之下,不免越发向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出现亲美派。

联络美国背叛苏联,两名高官主动白给情报,竟称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另一方面,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15个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内部的分歧,各种思想和声音也容易在里面传播,一不小心就会被“带偏”。也许正是由于这两点,潘科夫斯基和波利亚科夫才决定无偿帮助美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