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边坡及其高度的说明

 悠游2019 2022-01-0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划》(GB50300-2013)(以下简称规范),表3.2.1 边坡安全等级,依据边坡类型、高度、破坏后果,将边坡工程的安全等级分为三个等级。其中边坡高度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将岩质边坡划分为15m<H≤30m和H≤15m两类,将土质边坡划分为10mH≤15m和H≤10m两类。

由此,有网友问,规范中这个边坡高度是指支护结构的支挡高度,还是支挡结构+上部自然斜坡的高度。

这个问题要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解析,一是何为边坡,二是何为边坡高度。

斜坡分为自然斜坡和工程斜坡。

所谓自然斜坡就是在天然状态下形成,与人类生产、生活无关的斜坡。

所谓工程斜坡,指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关,经过人工改造,或对人类活动有不同程度影响的斜坡。而工程斜坡依据性质又可划分为坡面、边坡和坡体三大类。

坡面工程指工程斜坡表面直接承受大气影响的浅表层岩土体治理,如冲刷、碎落等。

边坡工程指工程斜坡中的某一级斜坡稳定性等不满足工程建设要求而需要治理的部分,如滑塌、垮塌等。

坡体工程指工程斜坡的多级边坡,甚至是山体不满足工程建设的安全要求而需进行治理的部分,如高边坡、滑坡等。

图1 工程斜坡病害类型示意图

因此,《规范》中所指的边坡是具有工程概念的工程斜坡的一类某段范围内的最大高度就是指边坡高度。

以上边坡的说明,也从侧面说明了《规范》中划分边坡的安全等级时,为什么高度仅限于岩质边坡H≤30m和土质边坡H≤15m,而没有对边坡高度H>30m的岩质边坡和H>15m的土质边坡纳入的原因吧!因为超过这个高度时,即不宜定为边坡工程,而宜定性为坡体工程范畴了。

由此,这就回答了网友的问题,即《规范》中的边坡高度是指岩质边坡H≤30m和土质边坡H≤15m的建筑边坡,应对这个范围内的边坡安全均应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而不应而不仅局限于支护结构的支挡高度,也不应是超过边坡高度范围外的斜坡防护。换句话说,《规范》中的边坡防护指岩质边坡H≤30m和土质边坡H≤15m的建筑边坡,在整个高度范围内的稳定性均应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

否则,如果对一个高度为20m的边坡,仅仅在坡脚1m范围内设置护脚墙,而不管其余19m范围内的边坡稳定性,那肯定是不合理的;而如果在喜马拉雅山脚挖上一锹,就对整个珠穆朗玛峰的稳定性进行评估或进行加固防护,那岂不是成了谬论。

当然,对于一个工程斜坡的稳定性评价,应全面的对坡面、边坡和坡体三个方面,依据整体与局部的概念进行系统性评价,而不应只对其中一个分项内容,否则,工程斜坡的安全得不到全面保障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边坡的定义有多种方法,而每一种方法均可能不是尽善尽美的。本文依据《规范》进行的边坡及其高度的说明只是众多定义和分类方法中的沧海一粟,肯定也存在一定的其它解译。但的确对这位网友的问题得到了回答,也算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