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四逆汤——霍乱,呕吐,不食,腹泻

 谷山居士 2022-01-04

图片

11霍乱——黎庇留医案

霍乱证伤人最速,善治之则其愈亦速。谭某,贩茧绸为业,适由佛山回乡,多饮茶水,晚膳后,精神如常。睡至四更,下利。至晓下利已三四次,急迎余诊。

按左手脉未毕,患者即不能忍,急忙如厕。持其六脉皆沉,余大四逆汤,嘱其连买两剂,盖恐药肆远隔,购药不便也。翌早,病者自来门诊,若无病状。据云:昨日药未及煎,疴呕殊急,吐于枕畔,不能起床。服药后得酣睡。即醒复疴,乃服第二剂。遂进饭焦半碗,下午疴呕俱止。晚食饭焦1碗,安睡如常。

今徒步来诊,遇人询及,即以昨日之事为夸诞云.《近代名医医话精话》《经方一剂起沉疴》

论:霍乱者,脾胃虚寒,是为主因。脾胃之脉,俱见缓象,太阴为脏,(脾气散精)脾主升清,升则散精,沉则不散,散则脉缓,脾虚不散,则见脉沉,沉为阴盛之脉,沉为在里,此是阴盛。脉沉合下利,此为脾阳虚下陷也。

12霍乱——老中医医案

陈某,50岁,住大西门。陡然腹痛,吐泻大作。其子业医,投以藿香正气散,人口即吐,又进丁香、砂仁、柿蒂之属,亦无效。至黄昏时,四肢厥逆,两脚拘急,冷汗淋漓,气息低微,人事昏沉,病势危急,举家怆惶,求治于余。及至,患者面色苍白,两目下陷,皮肤干瘪,气息低弱,观所泻之物如米泔水,无腐秽气,只带腥气,切其脉,细微欲绝。余曰:此阴寒也。真阳欲脱,阴气霾漫,阳光将熄,势已危笃。宜回阳救急,以挽残阳。投大剂四逆汤,当晚连进两剂,冷服。次早复诊:吐利止,厥回,脉细,改用理中汤加附子而康。[《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1978:24]

原按:是岁霍乱暴发流行,死者不计其数,时医投藿香正气散、六和汤之类罔效,以四逆、理中得救者数百余人。作者业医以来,目击霍乱流行二届,一为光绪三十年乙巳岁,一为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岁。该病所发,来势猛烈,发病急剧。有人上午还在做事,下午患此病致死,死者沿门皆是。察其所因,均属阴寒为悲,治宜照仲景师法。清*王孟英著《霍乱论》,分寒热二种,治此者,宜慎辩证。《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

13霍乱——冉雪峰医案

霍乱,西医名虎列拉属之,流行颇广(指新中国成立前),有谈虎色变之势。前清光绪末年,是年闰六月,两月余不雨,野无青草,街旁树木,过半枯萎,气候酷热,此疫流行武汉三镇,死人以万计,每街均有死人。一日见一女病霍乱,其目眶塌下,声音低下,手冷过肘,足冷过膝,此霍乱之寒多者,速投大剂回阳,尚望死里求生。处方以四逆汤加减:甘草6克,干姜18克,乌附子12克,木瓜12克,令服三剂,频频续投,吐泻越多,服药越速,吐泻稍缓,服药乃稍缓。我告诉家属,若吐泻止,手足温,须来改方,不可误事。翌晨,至病者门首探望,两过无端倪,因人住院,病者母曰:吃药就好了,你看我女儿不是在梳头吗?予为欣然,是年我治好霍乱三百余人。(《冉雪峰医案》)《经方研习》

黄元御医学研究
读《伤寒论》学古中医,每天分享三条提纲,研究黄元御学术理论,为每一个想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64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14霍乱——黎庇留医案

龙田坊余书馆之旁,有年青盲女,患霍乱,上吐下利,往诊时,吐出黄水,衣为之湿。四肢厥逆,脉微欲绝,急投四逆汤-此午间情事也。傍晚着人来问,据云:“呕疴已止,惟头微痛,身有微热,得毋药性过热欤?'余曰:“不然,乃药力透达之故,盖病势已从阴出阳也。”次日精神稍定,与理中汤以温开脾胃。又次日告称“举动无力”,遂处以真武汤加桂枝善后。

   据患者云:服药入腹后,桂枝之气直达脚趾。《近代名医医话精话》《经方一剂起沉疴》

论:四肢厥逆,脉微欲绝,此是重症霍乱,脾阳虚而发厥逆也。脉微欲绝者,脏腑经络之阳俱虚也。此证加桂枝,霍乱也有表寒。即可解外寒,又可升陷疏木,还可以预防木气之奔冲。有的用附子剂,木气奔冲,而后呕吐者,有的人以为是药的眩暝状态,其实不然。如早加桂枝,疏木升陷通经,木气顺调,则不奔冲。本案举动无力,或也为外寒不解之故,后加桂枝,就是解外。

15腹痛——闫云科医案

李某,女,52岁,高城村人。褐衣蔬食,家境不裕,体弱劳多,故常病焉。近又腹痛、呕吐五日,经用西药治疗不效,当日午后邀余出诊。患者裸卧于炕,被半遮,言热甚,五日未曾更衣。初疑阳明病胃家实,欲拟承气汤下之。细察之,非也。患者面色萎黄无华,形容憔悴少神,舌淡润滑无苔,而非面赤唇焦,舌燥苔黄;闻其声音低微,气息细弱,而非声高息粗;询知满腹疼痛,走窜不定,而非固定于脐周;痛剧时头汗淋漓,手足冷至肘膝,而非手足溅然汗出,热深厥深;脉象沉迟而弱,而非沉迟而滑呕吐狼藉,口不苦,亦不渴。按迹循踪,皆非阳明之状。

《灵枢·五邪》云:“阳气不出,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患者本非松柏坚固之体,显无抗寒傲霜之力,寒邪直中,故而呕吐腹痛;阴乘阳位,格阳于外,故见假热之象。急宜温中回阳,降逆散寒,使春回大地,冰消冻解。若从阳治,投以寒凉,势必雪上加霜,形成变证、坏证。拟四逆汤加味:附子10g干姜10g 6g党参15g半夏10g一剂进毕,便痛止厥回。改用理中丸以善后。

论:裸卧言热,手足冷过膝等,典型的热在皮肤而寒在骨髓。

太阳三,病人身大热,反欲近衣者,热在皮肝,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6臌胀——陈宝田医案

陈某,男,54岁。1961年7月21日初诊。因嗜酒过度,生活不调而致发臌胀。初起腹部胀大,按之柔软,继则病势加重,按之坚硬,不能饮食,多方诊治无效而来诊。症见:面色黧黑,神采困惫,呼吸喘促,腹大如鼓、脉络显露、打之坚硬,脐心突出,四肢消瘦,皮肤干燥,大便溏薄、色灰黑,小便短少,胸脘胀闷,不能饮食,四肢厥冷;舌苔白腻,脉弦大无力。此阳虚湿停,治宜温阳祛湿。处方:炮附片(先煎)、干姜、党参、泽泻、白术各30克,茯苓60克,大腹皮45克,甘草12克,生姜15克,水煎服。连服5剂,阳复足温,小便通利。增利水之药猪苓、桂枝等,继服20余剂,诸症好转。后以益气养血、健脾疏肝药物调治。5个月后随访,已能做轻体力劳动。《陈宝田经方临床应用》

论:饮酒生湿,则脾胃胀满,寒水侮土则面色黎黑。脾胃之阳败,则四肢厥冷,脾湿则便溏。此病理如同黄疸。

图片

17呕吐——刘含堂医案

龚某某,男,36岁,工人。1985年11月12日初诊。平素畏寒怕冷,近月余出现呕吐不止,急到市内某医院作胃肠拍片检查,未发现任何实质病变,服中西药治疗20余日,无效。查其面色㿠白,而两颧色赤如妆,头脑有热感,腰腿冰冷、神惫、不思饮食。舌淡,苔薄白,脉沉弱。辨证为肾阳虚衰,虚阳上扰,致胃气上逆。治宜温补肾阳,潜敛虚热。用四逆加味,处方:炮附片15克(先煎),炮姜10克,炙甘草6克,生龙牡各15克(先煎)。水煎服。服3剂,呕吐消失,食欲转佳。嘱续服右归丸3个月以巩固疗效。

按:此例平素畏寒怕冷,查其腰腿冰冷,均表明肾阳虚衰;肾阳虚衰至一定程度,则阳气不能下守而上浮,如患者面色㿠白而两颧色赤如妆,头脑发热,则为虚阳上浮之表现;虚阳上浮而影响胃之和降,胃气上逆,故出现呕吐不止。治病求本,以四逆汤温补肾阳,加生龙牡以潜敛虚热(虚阳),使其守于下焦,则胃气自然和降,不治呕而呕自止。因患者为肾阳虚衰之体,故继以右归丸缓缓温补肾阳以善后。利,腹痛或胀,舌淡,苔白,脉弱缓。《经方治病经验录》

论:本案就是肾阳虚。虚寒木枯则面白,畏寒怕冷,两颧色赤,此为肾阳之弱弛。不思饮食而腿冰冷,此是脾胃虚寒。

少阴二十三,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此面赤者,阳弱而气郁也。厥阴三十九,下利,脉沉迟,其人面少赤,是谓戴阳也。戴阳者,阳根微弱而下虚故也。是即少阴通脉四逆汤证。

18腹痛吐泻——费绳甫医案

夏月中寒,每有腹痛吐泻见症,倘误认为霍乱,而治失其宜,危殆立至。甲午夏,郭善臣军门驻节申江,病腹痛吐,舌苔白,口不干肢冷汗多,口鼻气冷,脉来沉细而迟。寒中太阴,中阳不司旋运。群医或主清解,或主温散。余谓辛热通阳,犹恐力有不逮,若用清解温散,真阳即有飞越之虞。遂以四逆汤加白术主之。

制附子五钱,淡干姜三钱,炙甘草一钱,生白术二钱。

军门知医,力排众议而用余药,一啜而安。此症本是伤寒门中之中寒病,与霍乱大相径庭,因夏月避暑贪凉,间或有患此病者,特附记于此,以便治霍乱者临证时当明辨之,否则误人非浅。出处:《费绳甫医话医案》。《经方一剂起沉疴》

图片

19嗜睡呕吐不食——郑重光医案(明)

黄庶常翁令政,年近四十,于五月初旬,惟熟睡不醒,呼醒又睡,胸背胀痛,呕吐不能食,不知何病。招余诊视,脉沉细紧滑,恶寒足冷。以前病论之,此少阴中寒而兼痰饮也。  

《经》曰:少阴病,但欲寐。此证是已。诸阳受气于胸中,转行于背,今胸背胀者,寒痰冷气,上参于阳部。幸未厥逆,急以投四逆汤加半夏、茯苓三剂,日,计用附子七钱五分,服至七日,即霍然起矣。出处:《素圃医案*伤寒治效》卷一。《经方一剂起沉疴》

20坏病厥逆——郑重光医案

妊娠腹痛吐下,误治致厥

叶奉宇媳丁氏,孕三月,恶寒呕吐,腹痛下利。前医作霍乱治,至第三日腹痛而厥者三次,回苏则喉无音而竞哑,前医辞不治。其母迎余诊,其脉尺寸皆伏,惟寸口尚应指。余曰:此少阴寒证,肾脉循喉咙,散舌本。《经》云:肾气厥,不至舌。今寒极于下,阳气不升,致喉无音。惟救病人,不能顾胎矣。病家唯唯。遂以四逆汤加桔梗,大剂灌下。

片刻音出。再剂痛止,手足回温,脉亦渐出。第五日果胎堕,而产母无恙。若徘徊瞻顾,产母不救,而胎何能独存乎?出处:《素圃医案*伤寒治效》卷一。《经方一剂起沉疴》

论:如按霍乱治,用理中汤,也不致于加重。怎么就变成了厥而音哑?脉伏者,脉行筋下,此是阴寒无阳。肾气厥?没看懂。

图片

21五更泻——闫云科医案

连某某,男,75岁,退休教师。黎明即起,非洒扫庭院,乃入厕解急。日复一月,月复一月,转已五载矣。春夏尚不甚苦,至冬,冰冻三尺,西北风呼啸,出被窝而入茅圆,其罪其苦可想而喻。五年中问医未歇,四神丸服之逾箱,然病终不愈。近连服补脾益肠丸七盒,泻益急、益早(由临晨五点左右提前至四点前后),2006年5月31日由师院董校长介绍来诊,除五更泻一次外,白昼仍便一二次,便前肠鸣,里急甚,缓则粪漏裤中。腹不痛,天冷或饭菜稍凉即便次有增,完谷不化。胃纳尚可,口干思饮,嗳逆,泛酸。神疲乏力四末不温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脉弦细,腹软无压痛。

探析脉症:古稀老人,阴阳气血俱虚。肾阳衰微、闭藏失职者每便于五更。今神疲畏寒,四末不温,为肾阳虚衰之候,何以四神丸久服不效?补脾益肠丸用之益甚?观其嗳逆,泛酸,里急,脉弦,知肾阳虚衰之外,复有肝木横逆,犯胃克土,非药之过也。其为治首宜疏肝缓急,温益肾阳,应待来日。拟四逆散加味:柴胡10g 白芍15g 枳壳10g 甘草10g 吴茱萸6g黄连3g二剂

二诊:服药期间,大便一日二次,呈水样便,停药后一日一行,仍在五更,嗳逆减,泛酸止。肝将军不再跋扈肆虐,接下之治则须培土健脾,巩固仓禀,因瘠薄之土难以檀栽也。拟甘草干姜汤加味:炙甘草20g干姜10g柴胡4.5g三剂

三诊:大便日一行,可推迟至七点左右,停药三日,复便于黎明。神疲嗜睡,四末不温,夜间口干,脉象沉细。脉证观之,此脾肾阳虚也。以其抱病日久,恢复阳气亦非朝夕可能,须积铢累寸,循序以进。四神丸虽作补益肾阳之用,然较四逆汤则其望尘莫及也。拟:附子15g 干姜15g 炙甘草10g 党参15g五剂四诊:便成形,日一行,偶有五更鸭溏者。神疲乏力,夜间口干,四末不温皆较前为轻。有道是王道无近功,嘱其如方续服之。《经方躬行录》

论:太阴四: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下利数行,完谷不化,四末不温,此是典型的太阴之为病。这就是六经辨证。脾阳之败,火不化谷,陷而下利,则见诸症。脾气不升,则木不生火,火虚则神疲,土虚则乏力,木郁则弦细。脾虚胃逆,火逆不降,则舌淡红,肺气不降,津液不化,则苔白微腻。闫老师一诊用四逆散,效果不好,说是有不对症,不如三诊四逆汤。

大便成形,即是病愈之象,续服温阳即可。设无四逆诸证,又要考虑下焦滑脱之赤石脂余粮方。

  附:四神丸,肉豆蔻(煨)、补骨脂(盐炒)、五味子(醋制)、吴茱萸(制)、大枣(去核)。温肾散寒,涩肠止泻。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