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承载国家战略和要求构建上海发展新格局(全文)

 wujinlan吴金兰 2022-01-04

经济发展新常态给中国发展释放了一种信号,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将会面临各种挑战,中国经济将进入相对稳定的、合理增速的发展状态。适者生存,永远是有效法则。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应该加速转型发展寻找合理的定位,承载国家战略和要求,成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动力源;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构建上海发展的新格局;要加大对国际市场的投资开拓,打造全球性的产业链,形成以全球价值链为目标的合作新格局。

一、提升都市圈的功能,承载国家战略和要求

上海以特有的区位和影响力,引领海派文化,依托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带动长三角,辐射全中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要求,上海将提升大都市圈的功能层级,担负起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责任。上海加快推进全球城市建设的战略布局,使上海成为全球经济城市、全球科技城市、全球治理城市和全球文化城市。作为全球性大都市,上海对外开放包容,海纳百川,建设全球性城市;对内转型升级,引领辐射,促进经济协同发展。

二、发展绿色新兴产业,启动上海经济的新动力

第四次绿色工业革命到来,未来经济发展必然以绿色经济为主导,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上海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未来的上海必然以先进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为主要的产业支撑,新兴产业和高端科技服务业不断涌现,将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对于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上海要形成企业全球总部的集聚中心,实现集群效应,把上海建设成经济领军的全球城市。上海应制定政策,积极支持和培育新兴产业,为新兴产业提供系统性支持。同时,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和优化,引领中国经济发展。

三、打造全球科创中心,支撑上海融入全球价值链

创新要素全球性流动,每个国家都要制定政策,吸引和集聚全球性优质资源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理应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枢纽。打造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构筑上海科技的新平台,是上海乃至中国融入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上海吸引聚合全球创新要素,着眼于重大的科学发现、新型产业的引领和重要原始技术创新,构筑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创新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对各种创新要素进行有效配置,实现要素效用最大化。同时,需要对创新发展进行政策支持,完善机制保障,不断优化创新要素和平台环境,努力实现创新目标。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举报文章

上一篇: 食品免疫学教学改革初探

下一篇: 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及其安全性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