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读书

 有温暖的文字 2022-01-04

关于读书

文│雨亮

对于读书,自以为是件神圣且幸福的事儿。

小时候看到农村戴近视眼镜的人我会羡慕不已,那轻薄透明的镜片下面,该藏着多少有关读书的故事。

70年代是小人书的时代,也是那个时代独有的标识。小人书封面多以彩色版画绘制,内页黑白素描,内容以连贯的图画和几行文字展现故事情节,层层递进,图文并茂且浅显易懂。我看过《小兵张嘎》、《黄继光》、《智取华山》等,对于刚迈入校门的我来说,即使看那些彬彬如生的图画,也能绘声绘色讲出整段故事。

当时的农村书籍极为匮乏单调,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报纸、书籍,如何的陈旧或残破,我都如获至宝,看一看,翻一翻。我阅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竟然是小仲马的《茶花女》,那应该是两个姐姐从别处借来而忘记归还的。

这部小说对于我这样的年纪似乎不合适宜,依靠字典竟然囫囵吞枣将它读完。小说主人公玛格丽特独特身世和插在发际上的茶花、优雅的身姿,宽大的裙摆,面对困境的勇气以及死亡前的落寞和孤寂,都曾让我喜悦或者寒凉,感觉字里行间有着不同寻常的温度。

阅读的第一部本土作家小说是梁晓声的《陈奂生上城》。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小说里有我熟悉的似曾相识的人物、场景。宽而长的街道,琳琅满目的新鲜商品、豪华高级的招待所,农民陈奂生的善良、朴实,以及他融入城市后的局促、复杂的心境,细至入微的心理变化,作者通过奇妙的不加修饰的方块文字,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令人惊奇。

《陈奂生上城》是我从邻居家里一大堆废纸里寻来的一篇小说,似乎是一本杂志,薄薄一册,封面和封底已不见踪影。我庆幸,让我遇见如此优美、如此感动的文字。

之后,升入更好的学校,对书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我喜欢看《故事会》、《儿童文学》、《少年文艺》里的文章,甚至大部头的《十月》、《收获》、《萌芽》也进入我的视野之内,熟知了冰心、王蒙、张贤亮等很多知名作家的作品。

进入90年代,大家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装桢补素,厚重大气。我记得这本书很贵,十多块钱,对于每月工资只有百元的我来说,确实是一项不小的开支。然终究抵不过文字带给人的心灵思索和震感,狠心买下,为此断了下半月的伙食而向家里伸手援助。

那时,对书几乎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但凡喜欢的作者,周作人、梁实秋、郑振铎、钱忠书的集子,均纳入我的购书计划。

九三年初,西安举办盛大的全国书展,展会选址在南门外当时的省体育馆。现在那里已物是人非,十年前就被拆除改建,就是如今的省人大办公驻地和酒店楼宇。

清晨七点多,我们几个同事踏着行将消散的晨露相约前往。开幕现场,人头攒动,很多陕西作家以及众多的书友汇聚于此。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人手一册贾平凹的新作《废都》等待签名,那种场景至今犹如昨日。贾平凹《废都》签名书,到现在应该极其珍贵了。回到单位不久,我尚未翻动,就被书友借走,结果“有借无回”。

记得当时还买过几册,都是本土作家的作品,有陈忠实的《白鹿原》、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已故作家路遥的《人生》等。陕西作家的集中发力,造就了轰动一时的“陕军东征”现象。基于此,我还写过一篇“陕军东征”的探索性稿件在省内几家报纸刊发。

许是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繁杂让人心生惰性,泯泯之中似乎丢失了对阅读的激情和冲动。

那种流连于书店,与作者醉心互动、挑灯夜读的景象再也找不回来了;那种在人声嘈杂的公车上,捧一本散发墨香的厚厚书卷,沉浸于书本之间,外界仿佛寂静无声,只有一个个跳跃而起的方块文字灵动而私语,与我全身心的亲切交流的感觉没有了。

外界的浮华诱惑、网络传媒的大众化和浮躁的人心,已无法将我拉回到从前如饥似渴的阅读时代了。

扪心自问,我还是不是读书人呢?我还深爱着我的书吗?

尽管有时候也会心血来潮,从书店或网上购回一大摞心仪已久的书籍,但真正能深度阅读,真正融入作者交织的故事、情节、感情却是极少了。

数月前,在给女儿网购教科书籍时,顺便将阿来的一部长篇《尘埃落定》一并购入。喜欢阅读小说的读者大抵很早就读过,书中神秘瑰丽壮观的西域景象令人惊叹不已。作品88年获得茅盾文字奖,我自叹,20多年了,我才开始阅读这部奇书。翻开几页,许是作品与我们这个时代相隔遥远,或是西域风情太过张扬,即使耐着性子,终无法潜心阅读下去,只好束之高阁。

如今的读书已成“功利”色彩。孩子为应试教育而读书;成年人为晋升、考级而不得已读书;网络中快餐式、碎片化的文化阅读;书店里铺天盖地、断章取义的各类所谓成功学、心灵鸡汤、哲理类书籍……一切都带着明显的快餐式的读书文化,全然忽视了读书的真正内涵。

如今,这些书籍依然崭新,静静地躺在我最底层的抽屉里。想象着冬日的午后,昏黄的阳光撒进屋内,粗茶一盏,书籍一册,慵懒的时光里,让浮躁的心平复下来,沉淫其中,享受阅读带来的欢悦。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儿!

人生之路如此漫长起伏,就让书成为你的知心朋友,伴你生生世世,照亮前行的方向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