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至 忆故人

 有温暖的文字 2022-01-04

清明至  忆故人

文│雨亮

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暖花开,吐故纳新、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出春和景明之象,正是踏青赏花郊游的好时节。当我们走出户外,亲近自然的同时,扫墓祭祖,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却是清明节中最悠久最神圣的情感仪式和人文关怀。

落雨的清明令人惆怅思怀。那绵长的柔软的清明细雨,一滴滴打落在你脆弱的心房,契合着此时的心境。凭栏远望,空山迷蒙,记忆如流水,想起故去之人,他们如旅途中的匆匆过客,有的仅一面之缘,有的只远远看过,却终让人无法释怀。

生命短暂

人的生命总是有极限的吧!有的人达观,心性平和,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生活在这人世就会长久些;而性格乖张,性子急切,遇事焦躁、多思多虑,承受生活压力大的人,其生病的概率就会大些,生命的终点就会愈加短暂。

那年周一大早到单位,听到曾经的同事因急症而结束了生命。五十六岁,在现在看来只能算是中年,而今撒手人寰,丢下唯一的女儿和孙子。这个残酷的终结任谁也不愿相信。听到噩耗,我怔住了,继而唏嘘难过。前几日在单位还看到他带着两岁的孙子,当同事与他的孙子逗趣时,他一脸幸福满足的样子。

听闻他几年前离婚,后又再婚,女儿对父亲再婚一事很是反对,因此,生活上的磨擦和隔阂总是难免。他委曲求全,哪一方都不能得罪。生活的磨难和诸事不顺,病魔开始在他的躯体内悄悄滋生。

他祖藉山东,墩实的个子,面容黝黑,虎背熊腰,看起来身体还算健康。有一次我询问他的身体状况,他只一句,还行。也就没再多问。

零八年他的女儿结婚,我参加了结婚喜宴,当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回去后与家人谈起,很是羡慕他们一家。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眼看着女儿结婚、生子,天伦之乐,其乐融融,应该是幸福的一家人。谁知道,女儿没有稳定工作,第二年就离婚了。没有工作的女儿和襁褓中的孙子,需要他来接济和照顾,艰辛与不幸,恐无人知晓。

单位人事调整,依他二十多年工作经历,应该晋升,却未能如愿。为此他与领导吵过、争过,可无人为他鸣不平,最后只能无果而终。他依然在单位上班,只是对工作渐渐少了热情,不再上心,变得沉默寡言,也较少见到他墩厚宽阔的身影。

许是灰心了吧,也死心了,我这样想。然而,任谁也无法相信,他的生命却在自己休假期间戛然而止。

阳光的午后,在异乡的街头,一条长长的身影猝然倒地,抢救已回天乏力。除去难过,伤感,还会有什么呢?明天的太阳依然会升起,潮起潮落,所有这个人的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散。

我们每天都在与生命赛跑,在感叹人生短暂的同时,我们更应珍惜生命,给生命减压,不急,不争,不气,平平淡淡过此生,这,或许是生命的真谛吧!

琴声悠扬

给母亲打电话,闲聊了一阵儿,电话那端母亲不经意地说了句,咱们村的某某老头走了。我吃惊既而沉吟许久,一时语塞。

那老头我是知道的,他家紧挨塬畔之上,从我家向西走不过百米,就能看到他家低矮的土墙以及从墙内攀延而出的藤蔓。我与那老头不曾说过话。

堡南村房屋大多建于塬上,缺水,全村仅有的水源地就建在他家门口。唯一的一根水管从老管井一直铺伸到这里,清澈的饮用水终年流淌,每户人家提着两只大水桶挨个排队,年轻力壮的用扁担挑水,年老体弱的两人抬水。在接水的间隙,向门内张望,老头的院子里搭满了葡萄架,架下是一垄垄菜蔬,间或一些寻常花草,一派生机蓬勃的景象。

老头精精瘦瘦,大夏天光着膀子在幽绿的葡萄藤下穿梭忙碌,侍弄花草,浇水施肥。他并不避讳我们,也不与我们说笑交谈,自顾自地忙前跑后,似乎总有干不完的活计,浑身使不完的干劲。他们家两个儿子,因为家境贫寒至今尚未娶妻生子。

回老家,总会遇到老头,在田间,在村道,他骑一辆破旧的二八自行车,一个方砖的收音机挂在头,放着秦腔《周仁回府》,后车架上则满是沿路捡拾的可变废为宝的垃圾。他目不斜视,风风火火地从我面前飞过,一股浓烈的咸湿的味道四处迷漫。而那高亢激昂的古韵秦腔,象一阵风传得很远,给平静落寞的村庄平添了几份生气。

问过母亲,才知道他还会拉二胡,不免生出几份敬意,在这偏僻小村竟有这般的爱好,的确让人惊叹。早晨起床,远远飘来时泣时诉、悠远绵长的二胡琴声,那是老头在催人晨起了。

后来,不知何故,老头独自搬到村南铁路下一座废弃的老房居住,生涩悠长的二胡声再也听不到了。而我依旧能够看到他。每逢清明、十一或腊月去坟头烧纸钱祭拜父亲,刚过村口,就听到铿镪苍劲的秦腔,亦或广播里传来抑扬顿挫的评书,有时候还夹杂着二胡的清亮幽怨。

经过老头曾经住过的老房,房屋破旧不堪,窗户张着巨大的口,露天临时垒起的灶台,一口锅,几只老碗,仅此而已。而他似乎并不介意生活的窘迫,依旧在老房前忙碌,不是平整院落,清扫落叶,就是砍柴,破树根。走近了,很想与老头搭话,他只是抬眼看着我,目无表情,亦不言语,又开始忙活手头的事情。

生命如草芥。或许清晨,亦或深夜,老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片休养生息的土地,象一枚随风而起的蒲公英,不为人知,不扰家人,在另一处天地生根开花了。

如今再也见不到这位精神矍铄、乐观向上的老人了,再也听不到那余音袅袅的二胡琴声了。

祝愿老人天堂一路走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