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炉及其他

 有温暖的文字 2022-01-04

铁炉及其他

文│雨亮

犹记得铁炉塬,源于家乡临潼有铁炉乡,西安有铁炉庙。小时候,西影路上的铁炉庙不止一次从此经过,却不曾留下深刻的印象。临潼的铁炉乡从未到访, 以致连大致方位都弄不明白,只约略感觉,想必是在树深叶茂、沟壑连绵的山区地带吧。

如此说来,实在有愧于家乡临潼,也愧对自认为熟悉的铁炉塬。

铁炉,从字面本义来述,大约是冷兵器时代打造兵器的一种器具吧!热火阵天,火花飞泻,寒气逼人,年轻的兵士光着黝黑的膀子,汗水迷离了眼睛。他们将滚烫、彤红的铁水倒进定制的模具之中,经过千锤百炼,细细打磨,一件件带着余温、闪着寒光、铮亮锋利的刀剑兵刃新鲜出炉。

专门搜集铁炉文献一二。铁炉乡地处零河畔,位于临潼东二十五公里处,是临潼、蓝田、渭南临渭区之汇接聚合之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区域活动,也是闻名于世的秦朝兵器制炼地,遂得名"铁炉"。

铁炉历史源远流长,亦为远近闻名的文化名镇。我坚信文化底蕴深厚、浓郁的铁炉,不只有寒光逼人的冷兵器,这里还应有一群挚爱家乡,将家乡的文化、历史脉脉传承的文人墨客、青年才俊。

果然是有的,这些俊才在青黛绵延的骊山东麓,在树茂林密的铁炉塬畔,打造出一方绚烂亮丽、春花烂漫的文艺天地。

几年前,在县城亲戚家中,曾阅读过纸质版本的《天南地北铁炉人》这册杂志,对其印象极为深刻。杂志开本别致,版式新颖,印刷精良,古朴厚重,透出浓浓的文化气息和精神内涵。无论封面、编排、插图、文字,处处显示出编辑老师之匠心、专心、用心。

在穷乡僻壤、不为人知的乡野村镇,一个在版图上极易忽略的铁炉乡,一个小地方,竟能编印如此高质量、高规格的刊物,令人深感惊讶,随之而来的是无限欣喜。

在商业化、市场化并重的时代,在文学已是穷途末路的年代,能持之以恒编辑一册人文类刊物,不为外界喧嚣和俗事所扰,坚持数年,孜孜不倦,无怨无悔,着实令我汗颜,为之敬佩。

作为爱好文字的我,多年来漂泊在省城西安,闲来无事,常写些粗糙的文字,寄托心志,聊以自慰。这些文字尘封已久,一直束之高阁,若给西安的纸媒或平台,恐受人嫌弃,无人理会,落个石沉大海的惨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