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共识

 温医一院刘海光 2022-01-04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专家组成员

(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序)

专家组组长

  • 吴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胡夕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执笔专家组

  • 蔡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胡夕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厉红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柳光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李卉(四川省肿瘤医院)

  • 罗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刘胜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马斌林(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欧江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欧阳取长(湖南省肿瘤医院)

  • 冉立(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唐利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吴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王碧芸(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王曦(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张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审稿专家组

  • 曹旭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陈策实(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陈益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崔树德(河南省肿瘤医院)

  • 邓甬川(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邸立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范志民(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付丽(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甘露(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耿翠芝(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黄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黄韬(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黄元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江泽飞(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 金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廖宁(广东省人民医院)

  • 李惠平(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李亚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李志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刘健(福建省肿瘤医院)

  • 刘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刘运江(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刘真真(河南省肿瘤医院)

  • 马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庞达(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任国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邵志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盛湲(海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史业辉(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宋传贵(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苏逢锡(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孙涛(辽宁省肿瘤医院)

  • 孙强(北京协和医院)

  • 唐金海(江苏省人民医院)

  • 佟仲生(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王海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王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王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王树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王水(江苏省人民医院)

  • 王翔(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王涛(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 王晓稼(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王永胜(山东省肿瘤医院)

  • 吴新红(湖北省肿瘤医院)

  • 解云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徐兵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袁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杨红健(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杨文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殷咏梅(江苏省人民医院)

  • 余科达(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张国君(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 张建国(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张瑾(天津市肿瘤医院)

  • 张清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郑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秘书组

  • 王碧芸(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张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李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卵巢功能抑制已经应用于乳腺癌治疗数十年,早期辅助治疗研究证实,单独应用卵巢功能抑制能够降低5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改善生存情况。随着新的循证医学数据的出现,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召集了国内乳腺癌治疗领域的临床专家,在2018年版基础上共同商讨制定了《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年版)》。该共识建议,将药物去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作为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的首选。中高风险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推荐接受卵巢功能抑制的内分泌治疗;低风险患者推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单药治疗;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代替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的绝经前患者,需要同时接受卵巢功能抑制治疗。关于卵巢功能抑制联合方案,对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的中风险和高风险患者,或STEPP分析的较高风险患者推荐卵巢功能抑制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卵巢功能抑制联合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也是合理的选择。对存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禁忌证的任何风险级别患者,推荐卵巢功能抑制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关于卵巢功能抑制的使用时机,建议根据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化疗前的卵巢功能状态,决定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如果考虑卵巢保护,推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同步化疗,不影响患者的生存获益;如果不考虑卵巢保护,推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可以在化疗结束后直接序贯使用。已接受化疗患者不推荐确认卵巢功能状态后再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标准疗程应为5年。完成5年联合卵巢功能抑制的内分泌治疗后,如未绝经且耐受性良好,推荐继续5年联合卵巢功能抑制的内分泌治疗或5年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低风险选择卵巢功能抑制替代化疗的患者,可考虑卵巢功能抑制联合内分泌治疗时长为2年。推荐与患者充分沟通可能的不良事件,选用合适的药物去势治疗方案。合理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缓解不良事件症状,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对于接受药物去势的患者,不常规推荐在药物去势治疗过程中监测雌激素水平并根据检测报告来决定是否继续药物去势。但在药物去势后,怀疑不完全的卵巢功能抑制时(包括改变用法如注射人员缺乏该药物熟练注射经验,更换剂型,或出现某些可能提示卵巢功能恢复的生理变化如月经恢复和/或更年期症状的周期性波动时),可以进行雌激素检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无论激素受体阳性或阴性,推荐在(新)辅助化疗前和化疗过程中使用卵巢功能抑制药物保护卵巢功能,降低卵巢功能早衰的发生风险,减少生育能力损害。推荐化疗前2周开始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每28天1次,直至化疗结束后2周给予最后一剂药物。此外共识还建议,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肿瘤药物的临床试验,应尽可能纳入绝经前女性,在雌激素充分抑制的前提下,探索抗肿瘤药物对其肿瘤生物学特性和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信作者:胡夕春(xchu2009@hotmail.com)

原文标题: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年版)

原文参见:中国癌症杂志. 2022;32(2):81-95.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SIBCS
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SIBCS)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主办,每年十月在上海召开
1114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2021版CBCS指南与规范完整版

2021版CBCS指南与规范精编版

图片

2021版CBCS指南与规范小程序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