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是写公众号这一年

 突突101 2022-01-04

2014年注册公众号,15年开始比较频繁的更新,已经过去六七个年头了平常没什么感觉,一细算时间,也挺长的。总有人问过相关,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当中有没有想过放弃做这个事的价值和收获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对我来说其实挺难回答的,在我的认知里,一般这样的问答环节该是发生在那些成功人士身上,面对自己常年耕耘所积累的财富或名望,或是云淡风轻地讲着一些经验所得,或是洋洋洒洒兜售着远大理想。你说,我一个写公众号的,搞了这么多年,粉丝将将过万,平均阅读量不过千,我怎么回答上述问题呢?回答得太随便呢,这么多下来的平庸结果果然是有原因的,因为你是随便玩玩嘛,回答的太认真呢?未免又显得太傻,毕竟这么用力还是如此不堪。

有个读者在17年给我留过一条言,他说:“…这两年看你写影评,专栏,写得勤快又无人问津,有点担忧你坚持不下…” 到现在4年多时间了,我一直记得,这条留言肯定了我的努力同时又揭示了现实,也有人这样和我说:你明明写的很好,为什么阅读量却一直不高。类似这样的留言真是让我哭笑不得,那些不同意我观点的讨厌我内容的,他们骂我其实对我一点伤害也没有,倒是这样的关心,让我有些伤感。

你明明写的很好,为什么一直这么冷冷清清呢?朋友们,原因很简单。第一,我写的当然没有那么好,我很清楚,我自己在写的时候,无数次有过那种明明知道怎么写可以更好但我写不出来的懊恼。第二,我也知道怎么样运营一个公众号可以做的更好,粉丝数、阅读量全面开花,写热点嘛,疯狂地写、偏激的写。我的本业就是做新媒体,我当然知道怎么弄数据可以更好,为什么不呢?不是我心高气傲,而是《闻香识女人》里的那句台词: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但我从不走,为什么?因为他妈太苦了。我的才华支撑不了我一鸣惊人,我的努力程度又远远未够,所以这样的结果不足为奇,我个人也是能接受的,就让事情慢慢的顺着时间走下去,而我也保持平常心,持续写下去

言归正传,还是来和各位同步一下我写公众号这一年的情况吧,过去的2021年,我一共更新了97篇文章,总数目有所下降,但今年我基本没有更新过《接下来看什么》这种观影预测文,剥除这部份仍有近100篇算是个不错的成绩。我印象当中阅读量最高的一篇,是《关于吴亦凡事件的十二句》,恰好印证我前面的话,试想,如果这一年我都写这样的选题,保持更高频率,那么数据肯定要比现在好很多吧。此外阅读量还可以的应该有《告别2021》、《世间已无吴孟达》、《你好,贾晓玲》之类的。

去年公众号后台更新了自己的内容数据统计功能,无法再拉取长时间的阅读总量,所以我没有办法得知2021年的阅读总量。但我有一些观察,随着各种短视频平台的持续火热,公众号整体活跃下降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在我的公众号里,许多差不多同样角度同样水平的文章,相比过去几年的阅读量及互动量有极为明显的下降,我倒并不是伤心于数据随着大盘下滑的某种无能为力,而是许多曾经常见的熟悉面孔,在2021年再也没有出现过了。我在生日那天更新的文章《30岁了里说这几年越发有种感觉,身边同行的人越来越少,我所指的并非只有现实中的朋友、同学,也有互联网那头读过我的公众号的你们。

写公众号这一年里,让我最具有微小成就感的,是六月底到8月初那段时间,我持续更新了一个多月。我个人最喜欢的几篇,也是那段时间所写的《暴雨的意义》、《夏天,夏天》等。想来那段时间心比较静,不太计得失,只是纯粹想着要更新这个动作而已。很多时候,还是想的太多,还是在意的太多,不知不觉事情就增加了重量。2022年,希望自己至少在这里,在写公众号这件事上,可以变得更从容更自由一些。


题图:

来自《你永远比那些家伙年轻》剧照

一部日本电影,听名字似乎像个青春片之类的,但其实故事里包裹了许多残酷的议题,包括虐待儿童、儿童丢失等事件,也包含性侵、中少年自杀等议题,片子总有些近年来日本片中独特的丧丧的气息,同时又有些暖色调,可以一看。

经由对我的公众号的阅读,不知道你这一年有什么印象或感想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