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龙泉青瓷中的“犀牛望月”纹

 荣纳堂 2022-01-05

一元复始,旦复旦兮。

“元旦快乐”是今天的关键词,高频词。纷纷祝福语中还见到好些措辞已用上虎年了,我有些惊讶,农历辛丑年还未结束,社会的发展,是否让我们对传统的各种认知与记忆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本文主题与牛相关,为了“捍卫”辛丑牛年,我特意将此文在今天赶出来。藉以此文顺祝各位“元旦快乐”!



话说几年前和一朋友聊天,谈起宋金时期北方的耀州窑和定窑有一种“吴牛喘月”纹颇为常见,他觉得这个纹饰题材挺有意思,特地查了下,发现江西的吉州窑、景德镇湖田窑也有,所以想来问我,同时期的龙泉窑有没有这种纹饰。

收藏龙泉青瓷多年,当时的记忆里却不曾有这样的纹饰。同时觉得,和提到的这几个窑口相比,龙泉窑更注重釉色,尤其南宋龙泉青瓷,素面朝天的多,花纹修饰的少。且就龙泉青瓷的纹饰种类而言,植物纹居多,动物纹较少,程式化规范化的装饰性纹样居多,个性化表现性强的图案较少。龙泉青瓷的纹样(官器除外),尤其明代之前,一般比较简单简洁,没有过多复杂的构图。
后来发现,龙泉窑其实也有类似题材的纹饰,只是目前所见的器例是明代的。

瓷器上的“吴牛喘月”纹,最早是故宫的专家提出来的(参见杨静荣《陶瓷装饰纹样——“吴牛喘月”考》,《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02;王光尧《金代“吴牛喘月”纹样考释》,《文物世界》1999.04),并挖掘过它的文化内涵(吴牛指江淮一带的水牛,吴地炎热时间长,水牛畏热,见到月亮误以为是太阳,故喘气,是为“吴牛喘月”,杨文认为此纹系北方中原地区工匠不满金朝严酷统治的情感流露与隐晦表,其更普遍的称法是“犀牛望月”,也有学者称之为“坤牛望月”(参见郭学雷《“犀牛望月”镜小考》,《装饰》2016年.08)。这方面的考证文章挺丰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搜来一看,此不赘引赘述。

图不可略。个人不喜欢先入为主,看器看图的直观感受往往是思考的起点。

图片耀州窑青釉刻花“吴牛喘月”纹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金耀州窑青釉碗

伦敦苏富比 2010-11-10  

LOT号:180  成交价:8,125GBP

图片

宋 定窑印花吴牛喘月碟

口径13.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金~元 定窑印花牡丹犀牛望月大盘
口径25.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另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定窑白釉印花吴牛喘月图盘,口径达30.5厘米,芒口亦镶铜扣。相比耀州窑风格写意,灵动活泼的刻花,定窑的印花纹饰繁缛精美,典雅庄严,只是白釉一色,图片很难清晰地显示图案。

同是印花的还有影青器例,1991年四川省遂宁市金鱼村窖藏出土的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吴牛喘月”纹盘,口部也作铜扣处理,纹饰之精美不逊于定器。

图片

图片

口径19厘米
四川宋瓷博物馆藏

龙泉窑中类似题材的器例主要是如下图这种明代的菱花式折沿盘:

图片

图片

香港佳士得 2018-10-04
LOT号:0033

两例均为十六出菱花口,纹饰是模印的阳纹,十分清晰。

以前见过这样的盘子,一直未曾留意,并未将它和“吴牛喘月”一类的主题联系在一起。因为单看图中的动物形象,既不像牛也不像犀牛,独角,但角长在头顶上而不是像犀牛那样长在鼻子上,脖子较细长,四肢也偏纤瘦,整个身形矫健,和牛和犀牛均有出入。而且此兽身披火焰纹,似有神性光辉,其上流云托月,周围缠枝扁菊围绕,折沿上是一周如意形朵花,怎么看,也不会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之类的涵义关联。以上耀州窑、定窑、景德镇窑的相关器例图案,我的直观感受,也是一种美好,同样看不出是“吴牛喘月”的“痛苦呻吟”。

值得关注的是,金代的官铸铜镜上也有这类纹饰题材。有学者考证认为,这类纹饰中的“牛”应系朱雀七宿中的镇水神兽“井木犴”,铜镜是用来镇水的,应该称为“井宿镇水镜”,铜镜图案中除了“牛”,还有水,有星,有月,是“通过描绘生命、自然和天象之间的某种联系,来表达对国家治理、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的某种期盼”(参见朱伟《金代“星宿镇水镜”与“犀牛望月镜”“吴牛喘月镜”的关系》,《文物鉴定与鉴赏》2015.07)

图片

金代“承安二年”吴牛喘月故事铜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片

图片

南宋 吴牛喘月纹铜镜

仪征市博物馆藏

此种观点颇有说服力。我在网上找了云南盘龙江畔的铜犴图,井宿镇水之说一直延续至清代,铜犴形象与铜镜中的“牛”形也较符合。

图片

图片



瓷器上的牛月纹饰题材很可能脱胎于铜镜。尤其上述定器图案,其与铜镜的构图颇有相似处。且定窑、影青器例中,除了牛与月,也均出现了水波与星辰。

龙泉窑的图案,与耀州窑一样,只有牛与月,是从纹饰母型中剥离出来的一种简化,其内涵无疑也发生了变化,要称之为“井宿望月”恐怕不妥。尤其民窑器,一般以百姓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纹饰表达为主,即使有高深莫测的原型内容,也往往会经“改造”。


牛常见,要在瓷器上刻划牛的形象不至于相差太大。个人认为,龙泉窑牛月纹盘上的“牛”应该还是指犀牛更为妥帖。之所以与真实的犀牛形象相差大是因为犀牛一身是宝(操吴戈兮被犀甲;犀角入药),屠戮过甚,在宋代就已不常见了。一般人未见过犀牛,不知道犀牛长啥样,对于犀牛的刻划就如“犀牛望月”一词的含义(犀牛视力不好,觉得月亮是模仿它角的形状),无异于盲人摸象,观凤一羽,臆想的成分居多。

图片

元代《饮膳正要》插图里的犀牛


图片

明代《三才图会》插图里的兕(犀、兕相近)


图片

《清代彩绘西游记》井木犴咬死犀牛精图

《西游记》插图里的犀牛画得最夸张,似鹿似山羊,连牛都不像。

小说里青龙山玄英洞的这三只犀牛精分别称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民间传说认为犀牛角具有祛暑、驱寒和却尘的神异功能,这名号正取自于此。不仅如此,传说犀牛角还有“辟水”之能。

却尘犀,海兽也,其角辟尘,置之于座,尘埃不入。

                           ——南朝梁 任昉《述异记》

又有骇鸡犀、辟尘犀、辟水犀、光明犀,此数犀,但闻其说,不可得而见之。

                         ——唐刘恂《岭表录异》

犀者,南徼之外有牛重千余斤,一角在鼻端,可以为宝,有辟尘者,有辟水者。

                         ——唐玄宗注《道德经》

(唐)文宗延学士于内殿,李训讲《易》。时方盛暑,上命取辟暑犀以赐。

                           ——唐白居易《白孔六帖》

交趾进犀角,色黄如金。冬月置殿中,暖气如熏。上问使者,曰:“此辟寒犀也。”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古人所认为的犀牛,喜欢看星星看月亮,犀牛角能吸收星辰之精华,是富有神性灵性的异兽(心有灵犀一点通)。以犀牛望月入纹饰,其所传达的是一种美好寓意。

所以个人认为,上文所述的明代龙泉窑菱花盘纹饰解读为”犀牛望月“纹甚好,无须附会为“吴牛喘月”之类的含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