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死瞬间的神奇自救:危急时一个无法解释的动作,让将军化险为夷

 铁血老枪 2022-01-05

在战场上,除了战争本身带来的风险外,还有很多无法意料的危险情况。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我国赫赫有名的开国少将曾雍雅先生就遇到了一次十分危险的意外,要不是他反应迅速,后果不堪设想。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人似乎有一种本能,很多情况下,人就是依靠这种本能才能够化险为夷的。

而曾雍雅将军之所以有如此的反应,也跟他之前的经历密不可分。

文章图片1

曾雍雅

险些遇到“意外”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曾雍雅家中并不是只有一个人去的,他的妻子张淑英也登上了战场,并且,两个人都有过九死一生的经历,而且还都化险为夷了。

张淑英是从抗日战争初期加入革命的,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她便前往了东北军区一八六师担任政治部干事,如果没有其他情况,她将一直在东北工作。

后来,中央一声令下,集结在东北一带的战士们开始向朝鲜移动,而张淑英也作为一名女志愿兵,负责押送物资进入朝鲜和接送伤员回国。

文章图片2

这项工作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美军经常会把轰炸目标锁定在志愿军的后勤上,因此,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1953年4月,在张淑英押送一批物资来到了46军军部的时候,在这里见到了副军长,也就是她的丈夫曾雍雅。

这个时候,曾雍雅内心虽然十分激动,可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脑海里也全部都是作战方案,根本没有时间去好生照顾妻子。

作为妻子,张淑英也知道丈夫身上的重担,便对他说:“你去忙你的,我自己待几天就走了。”

文章图片3

结果,就在第二天,不远处的山头突然传来了几声枪响,紧接着就有人大喊:“敌机已经发动空袭了!”

张淑英刚听到外面的动静,就赶忙钻到了床底下,几乎就在同时,刚刚躺过的地方瞬间多了一排子弹的痕迹,这也让张淑英感到非常庆幸。

短暂地喘了一口气,她马上意识到,这些用机枪扫射的飞机应该是侦察机,后面应该还会有重型轰炸机,因此,张淑英迅速打开了窗户跳了出去。

果不其然,身后也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还有一个巨大的弹坑。

不远处的曾雍雅将军听到了声响,连忙来到房屋外,开始扒着瓦砾和砖头块,到处都散发着烧焦的味道,他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也担心自己的妻子就在废墟之中。

文章图片4

然而,身后突然传来了一句“老曾,我在这里呢!”

曾雍雅听到这熟悉的声音,赶紧回头望去,见到了自己的妻子,他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妻子此时也对他说:“真悬,仅仅差了三秒钟,或许你就见不到我了。”

在异国他乡作战,一切形势都是瞬息万变的,曾雍雅将军本人也有过一次九死一生的经历。

一次,曾雍雅接到了通知,让他赶到平壤去开会。

来不及多想,他马上放下了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带上警卫员和参谋便乘车出发了。

那个时候,差不多也是朝鲜最为寒冷的时候,外面的气温一度降到了零下三十摄氏度,外面的还经常会吹起一阵雪覆盖住公路,吉普车走在路上,很多时候只能凭借经验和感觉。

文章图片5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车,天空中又出现了美军飞机。

和他妻子遇到的情况类似,一梭子弹接连不断地扫射了下来,子弹落在了吉普车的周围。

司机见状,也知道汽车的速度永远无法甩脱飞机,只能踩起油门向下猛冲下去,尽可能地避开大部分子弹。

不料,前方的地形更加复杂,几乎是一条急速拐弯的道路,紧接着就是一个山谷。

由于巨大的惯性,想要刹车根本就来不及了,车子就这么直勾勾地冲进了山谷之中。

在千钧一发之际,曾雍雅将军在被甩出吉普车的瞬间抓住了一根树杈,这才有惊无险地幸存了下来,其他的随行人员也被重重的甩到了积雪上面。

文章图片6

示意图

就是这么一个下意识的动作,让曾雍雅将军基本没有受伤,如果没有抓住这根树杈,那么将军很有可能就要滑下去摔成重伤甚至死亡。

大家看了这棵树的位置也感觉到非常神奇,仿佛这棵树就是故意出现在这里一般,其他几个人听到这样的话, 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而这样的生死瞬间,如果在危急时没有这个无法解释的动作,将军要如何神奇自救?

文章图片7

曾雍雅将军,向来以克服困难而出名

在朝鲜这段时间里,曾雍雅将军先后担任了四十六军、五十军副军长的职务,参加和指挥了朝鲜三八线西部的防御作战,度过了艰苦的三年时光。

在这三年里,他一共有过三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而乘坐吉普车出事的那次,则是最为离奇的一次。

这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中注定的,曾雍雅的一生就是这样,哪里有需要,人就会出现在哪里。

早在1930年,当蒋介石第一次集结重兵发动“围剿”的时候,曾雍雅是潭头区儿童团的团长。

文章图片8

此时,红三军九师按照命令已经撤退,于郡县干部和赤卫队成员组成了一支一百多人的游击队,而年仅13岁的曾雍雅正在其中。

10个月的漫长斗争中,经常出现封山、断粮等一系列问题,伤病员的数量也持续增多,一些队员吃不了苦下山了,等到红军回来的时候,这里也仅仅只剩下了五十多个人,而曾雍雅便是其中的一位。

1931年,年仅14岁的曾雍雅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别看年龄小,每次有战斗,他都愿意冲到最前面,也参加了攻打赖村、水口、乐安等地的战斗。

聂荣臻、罗瑞卿等领导人都非常喜欢这位总能出现在关键时刻的小机灵鬼,之后,如果有什么关键的任务,领导们总是能想到他。

文章图片9

1935年5月的“扩红”运动中,曾雍雅便开始担任了突击队队长的职务,在工作期间,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组织才能和宣传才能,分头下去开始做宣发工作。

经过了大家的不懈努力,武阳区扩充的红军人数超过了1000人,受到了红军总部的表扬。

抗日战争爆发后,曾雍雅来到了广灵县担任县长、书记的职务。

他刚刚来的时候,手上连一兵一卒都没有,凭借着优秀的组织能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便组织起了第一支游击队,后来的半年时间里,他更是组建起了3支游击队。

1939年年末,六百多名日军妄图歼灭“曾支队”,曾雍雅在得到了情报后很快报告给了聂荣臻司令员,根据指示,曾雍雅率人将日军全部引诱到了峡谷内,将他们全部歼灭。

这些来犯的日军并不是杂牌,而是阿部规秀中将的得力干将。

文章图片10

阿部规秀

这位得力干将就这么死了,还是被曾雍雅给引诱到峡谷内歼灭的,这让阿部规秀大为恼火,他也决定亲自出马。

当年11月初,阿部规秀率领一千多人,动用了上百辆大卡车,浩浩荡荡地从张家口出发,准备对我军根据地实施打击。

曾雍雅这边也再一次化险为夷。

他根据聂荣臻的指令,采用麻雀战的方式,不跟敌人硬碰硬,而是采用放冷枪冷炮来袭扰敌人,将敌人全部诱至黄土岭、司各庄一带。

文章图片11

这里,有我军的主力部队。

大家一起将敌人团团围住,朝着山沟猛烈开火,被誉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也在八路军的迫击炮轰击下命丧黄泉。

战斗结束以后,杨成武将军也格外满意,他对曾雍雅说:“你们支队带路带得好,部队作战力非常强,圆满完成了诱敌深入的任务。”

文章图片12

杨成武

聂荣臻元帅也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下:击毙了日军中将指挥官,这在战场上还是第一次。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为了发动内战,还专门制造了“安平事件”,想要把破坏和平协议的罪名强加于对方。

曾雍雅再次临危受命,和战友们对这件事仔细审查,才终于找到了充分的证据,还原了“安平事件”的真相,揭露了敌人的阴谋。

后来,敌人采取武力进犯,曾雍雅更是沉着应对,以两个团的兵力抵抗两个师的国民党军队,保卫了香河。

这场胜利,极大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嚣张气焰,也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胜利信心。

曾雍雅将军总是在“危险”中成长,也锻炼出了惊人的反应能力,这也许是他能够在朝鲜生死瞬间中抓住“救命稻草”的一大原因。

文章图片13

回国后,国家在总体上也安定了下来,不过,组织给曾雍雅的考验还并没有结束。

1963年11月,由罗荣桓、刘伯承、贺龙三位元帅亲自点将,派曾雍雅前往西藏工作,在当时,西藏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艰苦地区。

文章图片14

这是因为三位元帅十分相信,曾雍雅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任务,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因为他总能够化险为夷,总能够面对一切挑战。

刚来到西藏,大部分水土不服的人都会遇到严重的高原反应,而曾雍雅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了8年,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岗位当中。

这8年的时间里,他呕心沥血,为保卫西藏和建设西藏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纵观曾雍雅将军的军旅生涯,他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反应快。

看来,曾雍雅将军的反应不仅表现在战场上,还表现在自身遇到的危难中。

文章图片15

参考

[1]董宝瑞. 曾雍雅将军在西藏[J]. 文史精华,2010(10):45-53+1.

[2]郭红敏. “狼诱子”曾雍雅的家国情怀[J]. 清风,2021(09):29-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