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为何如此生猛?文人也能灭国

 炫叶楓雪 2022-01-05

一般来讲,武将负责拓疆戍边,文人负责安邦治国,大家各行其事,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可偏偏有这么一人,干到后来忘了初衷,把本不属于自己的活也干了。而且干的还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活。

王玄策,河南洛阳人,一介书生,贞观年间任右率府长史。公元647年,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与副使蒋师仁一道,出使印度(天竺)。

他的这个外交使团人不多,总共就三十来人。当时的印度大陆也没完全统一,分布着若干国家和部落。王玄策此行的目的是和他们加深友谊,巩固双边关系。

作为一名资深外交官,王玄策这已经是第三次出访印度了,前几次双方礼数周全,相谈甚欢。然而这一次,出问题了。

原因是王玄策一行刚到印度,恰好碰上他们内乱。按理说这是他们印度的内部矛盾,跟别国外交官无关,顶多不谈就行了。哪知印度人不按常理出牌,把王玄策一行关进了大牢,而且,除了正副使节之外,其他人都被他们给杀了!

两国交兵,还不斩来使,何况这还是正常的友好国事访问。无缘无故被人这么敲了一黑棍,人格国格被印度人这么无故践踏,王玄策当然怒火中烧,下决心一定要给当时中印度国王阿罗那顺颜色看看。

但当时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两文官,蹲大牢,异国他乡。这仇怎么报?

好在戒日王妹妹拉迦室利公主与他哥哥一样,对大唐由衷地好感。看到王玄策一行无辜受难,就偷偷把他们放了出来。

此时若是换作别人,必定会马不停蹄回朝复命,请求太宗下令,兵发印度。

但王玄策却不这么想:打你个印度还用大唐出兵,丢不起这个人!当地的仇当地报!

结果他俩一转身,渡过甘地斯河,穿过新都斯坦平原,跑尼泊尔借兵去了。

当时的尼泊尔是吐蕃王朝的小弟,而吐蕃王朝又是大唐的新姑爷,有了这么层关系,尼泊尔国王二话没说,马上就借了七千骑兵给王玄策。

王玄策又来到吐蕃,新姑爷还算义气,借了千把人。然后王玄策又向附近附属小国借兵,总算凑了万把人。

说实话,就凭这东拼西凑的万多乌合之众去上阵拼命,其结局怎么都让人觉得悬之又悬。可王玄策不管这么多,任命自己为行军总管,副使蒋师仁为先锋,一行人气势汹汹直扑印度。

中印度国王阿罗顺那仗着自己城高池深,手上又有几万头战象。决定以逸待劳,坐等王玄策来攻。

决战在甘地斯河展开,王玄策知道如果硬刚无异于送人头,于是利用大象恐惧大火的特点,当场赠送了印度人一个火牛阵。

看到牛角冒火发疯般冲来,印度人的大象马上就吓蒙了,掉头就跑,好好的一个自以为天下无敌的大象阵,转眼就被搅得七零八落。

落败后的阿罗顺那吓破了胆,下令紧闭城门,任凭城外雇佣兵怎么辱骂,就是死活不出战。王玄策也不含糊,你不想打也得逼你打。

于是下令强攻,一时间,云梯,投石器,火把等拼命往城上招呼,双方大战三日,最后阿罗顺那首先顶不住了,弃城而逃。

这一战,王玄策斩首敌军三万余级,俘虏一万一千多人。

没过多久,阿罗顺那也被蒋师仁给活捉了回来,自此,中印度灭亡。

可王玄策还不想回去,他准备顺手把东印度也给灭了。为什么?原来在他攻打中印度时,这个东印度也偷偷帮了阿罗顺那不少忙,不但借兵给他打王玄策,后来又暗中收留了逃亡的阿罗顺那。

于是王玄策就认定他俩是一伙的,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灭了他!

东印度国王尸鸠摩怎么也没料到,帮忙会帮出灭国大麻烦。赶紧派人送去大量牛马和无数奇珍异宝,表示痛改前非,愿意臣服大唐。

王玄策这才满意而归。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人灭一国”的典故。

当然,如果你认为这就是大唐军史上的天花板,那你就有点太瞧不起唐朝了。

在当时,回国后的王玄策论功行赏之后也就被封了个区区五品。倒不是唐太宗小气,在那个猛将如云的时代,一个将军要是没有灭过一两个国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会打仗。像李靖,苏定方,高仙芝,李光弼等等,这些超一流名将,哪个没灭掉过三五个国家。

即使把档次放低一点,像侯君集灭高昌,裴行俭收复西域,刘仁轨灭百济,韦皋大败土蕃,李愬雪夜入蔡州,张巡守睢阳等,随便哪一个不是战功赫赫。

所以,给王玄策五品,一点都没委屈他。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一个朝代会出现如此多地军事奇才?唐朝为什么会如此生猛呢?

首先,是国力高度强盛下的民族自信。

那时的大唐,无论是文化,经济,科技,军事等都遥遥领先其他各国,妥妥的超级大boss。寰宇之内,大唐为尊,人迹所至,莫不臣服。各国都以能成为大唐小弟为荣。

在当时,民族自信心高涨。对内允许各种声音存在,对外接纳各种学术思潮。百姓可以自由向官员表达自己观点,外族人可以来大唐当官。女人可以二婚,佛道可以并存。

首都长安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高丽人,波斯人,天竺人等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当时日本天皇甚至哭着喊着要来长安叫爸爸,就连当时牛逼哥西夏国王,也甘愿接受大唐册封,高高兴兴改姓李了。

拿唐僧来说,他只不过是个去印度取经的胖和尚,一路上只凭一句“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就畅通无阻,所到之处受到国家领导人般地接待。

网上有个笑话,说唐僧的通关牒文上有这么一句狠话:要么让他过去,要么我们过来。西域诸国见此无不心惊胆寒,乖乖放行。其实这也侧面反应出了大唐的开放与自信。

其次是唐朝的开边政策。

唐朝与其他朝代不同,比如汉朝,汉朝是谁不服我揍谁,而唐朝是谁服了我还得揍谁。像有些朝代就不用说了,被胖揍还给人家赔钱。

唐朝的安抚工作早期做的非常出色,在唐代的诸多名将中,有不少是少数民族,甚至还有些是敌对国将领,像尉迟恭,高仙芝,哥舒翰,李光弼,李嗣业,仆固怀恩,安禄山等,他们不但能征善战,对大唐更是忠心耿耿。

有人会讲安禄山,哥舒翰,仆固怀恩后来不是叛变了吗?这个其实要怪后来的节度使制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整天担心人家造反,一心想削藩镇收回兵权,结果把人逼急真的造反了。

在唐朝以前的朝代,大多信奉“安内”国策,只要你不威胁到我,我就不会打你。还是比如汉朝,若不是匈奴单于太过嚣张,汉武帝是不会下那么大决心倾全国之力去揍他。而唐朝不同,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主动出击,为了对方早点过上好日子,趁早消灭它,比如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的设立。

最后是唐朝崇文尚武的精神。

也许是因为唐太宗本身的鲜卑游牧民族血统关系,唐朝全国上下习武成风,可以这么说,在历朝历代中,唐人的尊武情结是最重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壮士耻为儒”,很多文人墨客纷纷腰挎宝剑,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行侠四方或驰骋沙场,“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像诗人李白,他不但诗写的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他的剑术也非常高超,据史料记载,他在四川只身杀过拦抢的强盗。另外像高适,王昌龄等,诗写的豪情万丈,行军打仗同样一点不含糊。

唐朝的尚武氛围具体有多浓厚,有诗为证: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文人尚且如此,武将就更不用讲了。李绩灭东突厥,李靖吐谷浑之战,苏定方平西突厥,高仙芝血战大食,安西军硬刚阿拉伯等。

唐军打仗有点特点,就是从不关心对方有多少人马,该打就打,从不退让。陌刀队曾经以三千人重创黑衣大食两万重骑,安西军总共才两万余兵力,一路挺进中亚,与十二万阿拉伯联军打的难解难分……

正是有了这些军人的无上勇气,唐朝是唯一一个没有补修长城的朝代。

如果说这些还不足以证明大唐的铁血,那么请记住当时长安西北石碑上的九个字:此去安西九千九百里!

我想,这就是门神贴唐将,夸人讲有汉唐遗风,华人聚集地被称为“唐人街”的原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