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刹 | 《般若•空华》No.6

 苇杭工作室 2022-01-05

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梵天的佛教造像艺术便随之传入东土,借着岩壁的坚固,镌刻下信仰的永恒,佛教的睿智与慧悟亦融汇其中,以“润物细无声”的艺术力量渗透,使芸芸众生在“观相”中或渐悟或顿悟。

“影画合璧”是一种将影像与绘画相结合的全新表现样式。艺术家将手工的自由挥洒与摄影的客观记录特性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立于绘画和摄影的第三种艺术语言,巧妙地使得每一幅影像都成为独一无二的限量版。

本期“一刹”推出王虎2017年以蓝晒法创作的系列作品《蓝印梵痕》。作品选用四川境内的佛教石窟造像为素材,让我们从全新的形式美感受古老的影像被赋予的独特韵味,感受“身为入世、心而出世”的禅宗法理。

从无相亦无像走向“托形象以传真” (慧皎《义解论》),大乘佛教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着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佛之慈悲。不同地域的人们将自身文化中对理想形象的种种期待赋予了佛像,由此诞生出异彩纷呈却又殊途同归的佛像艺术群。

作为佛教观中的世界本体,佛本身已经完全自足,他不需要通过“普度众生”来实现自身价值。然所谓“应他之机,缘所化现”,佛经中的一个“应”字,将这种源自悲悯的俯就众生的特质表达得淋漓尽致,是神圣的俯就。人与神之间遂产生了奇妙的互动。

禅宗之“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思维方式与艺术审美的直感体悟十分相似,而禅的心灵状态似乎又正是一种审美态度。

虽然这世间存在着能理悟“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人,也有慧根者能于拈花微笑之际顿悟一切因缘际会,然,众生根器深浅有异,为众生说法,有时必须“托形象以传真”。

即使是它最终升华为纯粹的、自由的精神,它也仍然是从感性之火中升华而来的。而且激发感情需要某些可感、可触、可见的事物。精神化是伟大的理想的目标,而形体化是必要的手段。(保罗·韦斯、冯·沃格特:《宗教与艺术》)

在大乘佛教中,菩萨即“求大觉之人”,他不是逃离现世,去追寻自身的拯救,而是不仅上求菩提,还要下化众生:走进世界,帮助每一个人获得彻悟。佛像本身,也正在这俯就与回应之中,成就了自己超越于任何语言表达之上的慈悲之美。

当人们面对由“美”来诠释与彰显的“真”的时候,他们必然会为那在感悟美的情感过程中遭遇的舍身之爱及无限慈悲所感动,而生发欢喜之心。那一刻,心性显现,人即是佛。

……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得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宗白华:《美学散步》)


摄影师简介

王虎,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山东淄博自由摄影师,知名策展人,全景影像青年摄影师培训基地主讲师。2007年以来,陆续参与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和凤凰国际摄影双年展,推出中国佛教石窟造像系列、观念摄影、民俗摄影等主题个展,并为诸多摄影师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策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