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念独善,一念兼济》——神圣的俯就(上)

 苇杭工作室 2022-01-05



佛教在发展壮大的道路上,是作出了多次屈从、妥协和改变的,对教义,对人主,对国情,对民众……用一个美妙的词来描述叫“俯就”,用更美妙的词来描述叫“神圣的俯就”。

一如河流东汇成海之前,要经历漫漫长路,这条路上任何一种艰难险阻都可能导致其断流枯竭。为了最终能奔向广阔的大海,遇山绕行,遇壑缓流,不辞细水,终成其大。我浅薄地总结了一下,起码有五大“俯就”:小乘生大乘;无相至有像,佛陀变菩萨,沙门敬王子,佛像世俗化。其中最美丽的俯就,莫过于菩萨的诞生。

在众多的犍陀罗雕像之中,数量最多的两大类型,就是佛像和菩萨像,他们之间很容易区分,形象大不同。两者之间的迥异,令我好奇地冒出一个接一个的问题。

佛像无论如何演变,面貌有着固定的相好特征,辨识度极高,如头顶的肉髻、不露鼻孔、眉间白毫、基本的手印、规定的量度等,着衣则多为通肩长袍或袒右肩袈裟等有限的几种服饰,无额外的装饰,走的都是简约路线;而菩萨则令人耳目一新,且不说在两千多年的流布过程中,其在不同地域衍生变化出的千姿百态,单比源起之时,菩萨就孑然走的是华丽路线。

犍陀罗菩萨的长相,比起有着一张超凡脱俗完美希腊王子脸的佛陀,更具有世俗性,像雄赳赳的年轻武士,是长期健身的有着健美身材的肌肉男,还留着两撇胡髭(记得二十年前,当我第一次听人说菩萨是长胡子的男身时,别提有多震惊!当然啦,那时候对“犍陀罗”更是闻所未闻)。跟佛陀着袍不同,菩萨穿裙,袒露上身,仅用一条布从左肩搭裹于右手上,颈部饰有颈圈、项链、臂钏、璎络等物,形体健壮,身材粗短,姿态有力,头发浓密,发型翻卷。

菩萨的装束、面目和体态,无疑是当时犍陀罗地区民族特征和艺术手法的完美体现,他们都是尚未脱离尘世浮华王侯般的人物。相比已经悟道的佛陀的离世远遁,菩萨更接近世俗世界,也更有亲和力。菩萨形象活泼而华贵,酷似贵霜时代印欧混血的风度翩翩的王子,极具颠覆性和异域感。

同样是传法的神圣人物,工匠在创造之初,为何设计了完全不同的造型?衣着简约,箪食壶羹,远离物质,崇尚精神,才更接近修行呀,为何菩萨要佩戴那么繁复隆重的首饰装饰?衣着如此阔气华丽,想必每餐也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才适配吧?而这样的贵族生活又必得有仆人若干伺候才能维持吧?如果每天专注于打坐冥想修行,那身上的肌肉又如何得来的呢……这样想下去,觉得菩萨跟咱世俗常人没啥两样,跟我想象中居易行简的修行得道之人相去甚远。

(待续)


  撰稿  |    

  撰稿  |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