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都县实施水利扶贫 引来脱贫攻坚活水

 zqbxi 2022-01-05

2017-09-01讯:四年前(2013年),为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国务院启动苏区振兴发展对口支援工作,水利部出台《水利部对口支援江西省宁都县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2013-2020年)》,确立“以贫困县(乡、村)为主战场,以民生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工作思路,重点在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破除水利事业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水利项目贫困户受益机制等方面落实对口支援举措,形成了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极大地提升了宁都县贫困地区的水利发展能力。四年来,宁都水利建设进入快车道,累计投入达11.71亿元,年均增长56%。

一是以项目为载体改善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条件。

围绕解决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用水难问题,在县城,分两段对梅江河实施五河治理防洪工程,投资1.2亿元建设永宁水利枢纽;在乡镇,基本完成78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5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6个引调提水工程,连续两批次争取并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基本打通了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改善灌溉面积近40万亩,受益人口50余万人。同步实施山洪沟治理、山塘整治、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以及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增强贫困地区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围绕解决贫困地区农民安全饮水难问题,通过城镇自来水管网延伸、乡镇水厂改造扩容、新建农村水厂等措施,建成集中供水工程258处,分散工程3530处,其中千吨万人工程21处,百吨千人以上工程21处,有效解决了41.1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投入9134万元建设肖田好支桥水库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为20年以来新建的第1座水库,是单体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建成后可解决灌溉面积1.33万亩,为0.8万人提供安全用水。得益于一大批水利项目和工程的落地实施,阻碍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人口生活改善的用水难、饮水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以改革为手段破除水利事业发展体制机制障碍。

在全省县一级率先出台了《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决定》,承接实施了全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管护机制、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赣州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等试点项目。完善产权制度,对全县2220座(处)小型水利设施明晰了工程产权,发放产权或使用权证书;健全管护机制,县级层面设立团结水库管理局,成立县水库堤防管理中心和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心,乡镇层面成立走马陂水利枢纽工程管理站,建立小型水利工程村管护协会289个,全县搭建起了分级负责与多种模式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扭转了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局面;实施水价改革,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156个,推进农民用水自治,通过改善灌溉条件,降低农业用水成本,有效提高农民种粮收益,减轻农民负担,推动农业节水和环保。扎实推进“河长制”,县内梅江河、琴江河、琳池河、东江河、黄陂河、青塘河、固厚河等河流已建立覆盖到乡镇、村的“河长制”。建设水生态文明,积极融入农村清洁工程,推行清水行动。团结水库被评为赣江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黄陂镇和2个村获江西省水利厅批复为水生态文明“一镇两村”建设试点,小布镇大土楼村获第一批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称号。通过实施改革创新举措,理顺了全县水利事业发展机制,为各类水利工程、水利项目积极发挥脱贫攻坚助推作用扫清了障碍。

三是以水电工程为试点建立水利项目贫困户受益机制。

宁都县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量10.5万kw。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125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54万kw,占可开发量的52.3%,近三年平均年发电量1.55亿度。依托丰富的水电资源,根据2016年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关于申报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试点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精神,宁都县将永宁水电站列为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试点项目,探索建立农村水电工程贫困户受益机制。工程建设中,优先聘请贫困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增加贫困户收入,电站投产后,每年将中央投资和省级投资收益6%(年收益高于6%的据实缴存,低于6%的由项目法人补足6%)存入县级人民政府指定扶贫资金专户,专项用于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村基础设施等公益性事业建设。当前,电站工程建设已全部完工,待供电线路搭设完成后即可上网供电,预计年平均发电量1200万度,按每度电0.35元计算,年产值可达420万元。小水电扶贫工程试点项目的实施,让更多贫困人口在小水电开发中直接受益,实现了“造血式”、可持续的水利扶贫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