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优宝 英国有一档著名的竞技节目叫做《天才儿童》,可以看作是国内少儿版的《最强大脑》。一对中国母子曾在这档节目中大放异彩,年仅11岁的儿子不仅表现出了超群的记忆力、心算能力,还有着非常迅捷的临场反应力。

然而他们很快便遭到了英国媒体的质疑,媒体一边倒地认为,这个孩子表现出来的各种才能并非真的天赋异禀,而是被他的妈妈一手打造出来的。甚至有媒体这样写道:在大家的刻板印象里,“虎妈”教育下的中国孩子,除了应付考试之外,什么都做不好,也就是高分低能。 普通人才相信天才
时隔两年后,一部名为《你好未来人类》的教育观察纪录片再次跟踪拍摄了这个“天才”少年的现状。导演先来到了男孩就读的英国伯明翰高中进行探访,这是当地最好的公立学校。

据任课老师说,已经13岁的男孩目前发展得很全面,橄榄球打得好,音乐也不错,会小提琴和钢琴,成绩很突出,跟同学之间相处也非常好。看上去这就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标准学霸,只是有不少老师对此却颇有微词。 原来,男孩妈妈一直觉得学校里教的内容跟咱们国内孩子学的课程比,太简单了。因此她给儿子制定了一套单独的课程表,并且为了随时考察儿子有没有掌握,妈妈还一直坚持和儿子共同学习。
其中一位老师还说到,她曾让班里的孩子们在课堂上说出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并说出为什么要去选择这个职业。大多数孩子的答案令人啼笑皆非,唯独男孩给出了明确的理由,他想当一名医生,甚至还说出了具体的科室职位。 他说自己从小就在接触与医生相关的知识了,家里也随处可见有关医学的书籍、玩具、电影。甚至妈妈已经带他去过了伯明翰大学,跟着教授做生物科学实验。对于这些男孩并不反感,妈妈用了各种资源从小开始引导他对医学产生兴趣。
但此时导演却有了一个疑问:父母高度参与孩子的教育,这样真的好吗? 为此,她找到了耶鲁著名经济学教授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从教授的视角给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答案:“其实,全世界的父母在育儿方式上都在改变,而且跟中国父母育儿方式的相似度也变得越来越高,都在向中国家长靠近。”“各国家长花在育儿上的时间,从1987年开始,近40年的时间里,持续上升。”
普通人才相信天生之才,精英阶层直接创造天才,听起来的确颇有些资本主义特色。 不过这个导演可不死心,她邀请了这对母子回国参观,其中一个行程是到清华大学的幸福科技实验室。导演对母亲说,如果想要更好地了解孩子,那么让他来做个测试吧。

 测试很简单,通过设计好的各类问题来采集人的心电、脑电数据,从而进行学习能力、潜力等方面的测试与分析。结果再次令人赞叹,男孩的空间感知、工作记忆能力都达到了顶级,数学能力和想象力也达到了优秀,几乎是一个没有任何短板的小孩。但一组异常数据很快引起了大家注意,男孩潜意识层面的紧张度,也达到了顶级,人们也才发现,男孩双手的指甲不知从何时起已经被他啃光了。

最终实验结果表明,男孩内心积压了过多压力与焦虑,因此他并不幸福。据妈妈说,男孩从很小开始就喜欢咬手指甲,一直到现在也没改掉这个毛病,但她对此并没有感觉任何不妥。男孩一直都很听她的话,就像她明知道孩子非常喜欢编程,甚至自行深入学习了几种编程语言,但每次她问起孩子,男孩都会坚定地说自己未来要当医生。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提出一个叫“假性自我”的概念,这个概念形成于婴幼儿时期。如果孩子按照自己的感觉来,就会形成真实自我,如果是淹没在父母的意志和感觉中,就会形成虚假的自我。基于假自我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一旦别人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变化,这个假自我会很容易就崩塌了,失去了自己原本的情况,没有了思想的灵魂。
他陷入了与“完美”自我的激烈冲突当中,分不清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出于欲望还是妥协,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心甘情愿还是在取悦父母。这种“优秀”的孩子,内心通常格外脆弱,当他被一个更强大的存在打败,感受到幻想与现实的落差,便会永远产生一种“我不够好”的自我匮乏。
 前不久有一则新闻,一个已经成家立业有了2个孩子的男人,深夜打电话报警:我把我妈杀了。那天晚上9点,两个孩子有点困,男子妈妈见了,便不停地唠叨,催着男子快点带孩子去睡觉。 旁人觉得只是不足挂齿的小事,却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想起这20多年的经历,母亲每时每刻都在插手自己的人生,吃饭要管、睡觉要管、结婚要管、生子要管……原以为成家后能够挣脱,没想到母亲的控制欲,丝毫没有减弱。
父母过度地介入就像一场连环车祸,它所造成的影响,会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就像那个开车撞飞了外卖小哥的30岁男子,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报警解决问题,而是靠在妈妈怀里大哭:“让警察别抓我,我不是故意的。”

没有自由选择过的孩子,长大之后也会失去选择的能力。他们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能力应对眼前的困境,更找不到自己未来前进的方向。 最近和几个好友聊天,发现十几年的学校教育没有让我们认识自己。各自都是在后来人生的某一阶段突然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大家都是要求孩子听话、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其实每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人生脚本,父母们应该尽量提供一个环境,让孩子从每件小事开始自己做选择。只有在一次次地选择中他才能逐渐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天赋潜能。选择自己所爱,做自己所想,一步一个脚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