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朱文峰《中医诊断学》全集收藏版

 菜菜800 2022-01-05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它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诊,诊察了解;断,分析判断。“诊断”就是通过对病人的询问、检查,以掌握病情资料,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病变的本质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

荐!《中医诊断学》全集收藏版

V:岐黄宝库

想收到更多精彩内容推荐,请随手长按点赞并留下你宝贵的一言

已按顺序排列,点击文件名即可播放。非常适合收藏和方便翻阅。

第01 讲 绪论: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第02 讲 绪论: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学习方法

第03 讲 问诊的方法和意义

第04 讲 问诊的内容

第05 讲 问现在症:问寒热(一)

第06 讲 问现在症:问寒热(二)

第07 讲 问现在症:问寒热(三)

第08 讲 问现在症:问汗(一)

第09 讲 问现在症:问汗(二)、问疼痛

第10 讲 问现在症:问头身胸腹、问耳目、问睡眠

第11 讲 问现在症:问饮食口味(一)

第12 讲 问现在症:问饮食口味(二)

第13 讲 问现在症:问二便

第14 讲 问现在症:问经带

第15 讲 望诊概述 全身望诊:望神(一)

第16 讲 全身望诊:望神(二)

第17 讲 全身望诊:望色(一)

第18 讲 全身望诊:望色(二)

第19 讲 全身望诊:望色(三)

第20 讲 全身望诊:望形体

第21 讲 全身望诊:望姿态

第22 讲 局部望诊:望头面

第23 讲 局部望诊:望五官(一)

第24 讲 局部望诊:望五官(二)

第25 讲 局部望诊:望五官(三)、望躯体(一)

第26 讲 局部望诊:望躯体(二)、望四肢

第27 讲 局部望诊:望二阴

第28 讲 局部望诊:望皮肤

第29 讲 局部望诊小结

第30 讲 望排出物

第31 讲 望小儿指纹 舌诊概述(一)

第32 讲 舌诊概述(二) 望舌质:舌色(一)

第33 讲 望舌质:舌色(二)、舌形

第34 讲 望舌质:舌态、舌下络脉

第35 讲 望舌苔:苔质

第36 讲 望舌苔:苔色 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意义

第37 讲 闻诊:声音、语言

第38 讲 闻诊:呼吸、咳嗽

第39 讲 闻诊:心音、胃肠异常声音 嗅气味

第40 讲 脉诊概述(一)

第41 讲 脉诊概述(二)

第43 讲 正常脉象 病理脉象:浮脉(一)

第44 讲 病理脉象:浮脉(二)、沉、迟、数脉

第45 讲 病理脉象:虚、实、洪、细脉

第46 讲 病理脉象:滑、涩、弦、紧脉

第47 讲 病理脉象:结脉 脉象鉴别 相兼脉

第48 讲 病理脉象:真脏脉 妇人脉与小儿脉 按诊的手法与意义

第49 讲 按诊的内容

第50 讲 八纲证候概述 八纲基本证候:表证

第51 讲 八纲基本证候:里、寒、热证

第52 讲 八纲基本证候:虚实辨证、阴阳辨证

第53 讲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一)

第54 讲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二) 八纲辨证的意义

第55 讲 病性辨证概述 辨六淫证候(一)

第56 讲 辨六淫证候(二) 辨阴阳虚损证候

第57 讲 辨气血证候(一)

第58 讲 辨气血证候(二) 辨津液证候(一)

第59 讲 辨津液证候(二) 辨情志证候

第60 讲 脏腑辨证概述 辨心病证候(一)

第61 讲 辨心病证候(二) 辨肺病证候(一)

第62 讲 辨肺病证候(二)

第63 讲 辨脾病证候

第64 讲 辨肝病证候(一)

第65 讲 辨肝病证候(二)

第66 讲 辨肾病证候

第67 讲 辨腑病证候(一)

第68 讲 辨腑病证候(二) 辨脏腑兼病证候(一)

第69 讲 辨脏腑兼病证候(二)

第70 讲 六经辨证概要(一)

第71 讲 六经辨证概要(二) 卫气营血辨证概要(一)

第72 讲 卫气营血辨证概要(二) 三焦辨证概要 经络辨证概要

第73 讲 诊断结合运用(一)

第74 讲 诊断结合运用(二)

第75 讲 诊断结合运用(三)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