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触摸春天的乡恋

 我的图书馆1m7r 2022-01-05

读书有感


触摸春天的乡恋

——读安子诗集《乡村之恋》有感之

文/墨吟

图:《乡村之恋》插图之一


春天有太多的故事,也有太多的诗词。当代最著名的便是由董文华首唱的《春天的故事》:“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这是对一位老人画了一个圈、从而改变历史进程、使祖国走上改革开放振兴之路的歌颂。

安子的《乡村之恋》当然没有这种大气魄,他的春天故事、春天诗句只局限于乡村,是触摸春天的乡恋。

由于这样的乡恋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因而更真实、更细腻、更贴近平民,更能引起共鸣。诚如安子所说:

贴近 再贴近

春天啊

你千万不要收回善于缠绕的手

让我一遍遍寻找

你细枝末节的温度

(《触摸春天》)

安子在诗歌创作中,大量运用拟人和比喻的艺术手法,赋予乡村的一切以生命和灵魂,使得树木花草、自然景象都变得鲜活起来,让人感觉可亲、可爱、可触、可摸。

古人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咏春名句,例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春天的田野,充满了蓬勃的生机。而在安子笔下,春天的田野却别有一番景象:

古树 村舍

仓廪醒着的梦

农人秉锄未归的身影

在烟岚蒸腾的水湄

漂浮着野花摇荡的芬芳

(《田野》)

看得出,因为诗人来自乡村,他所关注的田野,并非赏心悦目的美景,而是乡亲为了秋天的仓廪,正忙于春耕的身影。对于农民生计的关切,溢于言表。

又如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虽然写的是塞北冬天雪景,但诗人妙笔生花,联想到了江南梨花开的春景。将雪花比作梨花,可谓一绝。而安子却将梨花比作“家乡的小女子”:

没有一种白

可以让人这么一见倾心

梨花 一路走来

真的需要你像一只飞鸟儿

坐在平原最高枝头

守望着思念的温度和幸福的重量

(《梨花》)

还有,请问谁吃过这样的菜?榆钱(榆树的翅果)在“空气中浸透丝丝清甜”;槐花(槐树的花及花蕾)“朴素的清香,便溢出我口水的等待”;香椿(香椿树的嫩芽)“鲜嫩的芽弥漫着诱人的香”。榆树、槐树和香椿树留给安子的美好回忆,让他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还有,请问谁喝过这样的茶?“一张又一张沧桑的叶子,把心思一点一点染绿,我看见一个春天,站在水中,纤细,柔嫩。”。品茶品出如此味道来,可谓神矣。

再如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两首诗都写春夜和风雨,前者有声,后者无声,意境都很美。相比之下,后者思想境界高出许多,表达了诗人与农民同样的喜悦心情。那么,安子怎样写春夜和风雨呢?他说:

风掂着脚尖的碎步

滑过月上柳梢的黄昏

(《春天来了》)

雨水开始裹紧叶子

弹唱葱茏的梦想

(《江南之春》)

在这里,风和雨都拟人化了,“掂着脚尖碎步”的风是和风,“弹唱梦想”的雨并非细雨,意境也很美。诗人深知“春雨贵似油”,对于农民来说就是一年的梦想。

没有经历过干旱的人,很难有这样的感受。这一点,诗人有着痛彻心肺的记忆:

漫长的干旱

在春天透明的翅膀里

怎么也握不住一滴

来自远方的清水

为村庄里辛苦一生的父老

聚集不散的温暖

此时 谁在龟裂的路口

一再抬高脚跟

用沾染浮尘的眼泪

埋下最后一粒枯涩的种子

(《春旱》)

在靠老天吃饭的乡村,这样凄惨的景象随时都可能发生。我们不禁想起我国西南广大乡村曾经持续干旱:被誉为“山水甲天下”的美丽富饶的土地已经变成了不毛之地;蔚为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只剩下几条似小姑娘般细细的发辫,仿佛在痛心哭泣;大批龟裂的土地使得所有作物绝收,数以千万计的各族人民连喝水都成了最大的难题。央视新闻评论员说,有些地方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应该设法移民了。天哪,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乡民,你让他们移向何方?

春天最重要的节日无疑是清明,杜牧《清明》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对安子而言,最怀念的人莫过于奶奶:

今天 我在躲闪的泪痕里

紧握被岁月洗白的记忆

将疯狂的绿再次一一点亮

那些等待的日子 在等谁梳理

奶奶 你额角的白发

比我的思念更快 急速落下

(《清明祭》)

这不是对“欲断魂”最确切的诠释么?


【梅子点评】墨吟这些读书心得,是对安子的《乡村之恋》精确解读,更可谓是点睛之笔般的释意了。在这样的领读中,再来读安子,似乎愈加清明、愈加透亮了。

【润玉点评】安子,我昨天有空细细的再次看了你的诗集,特别是描写春天和人物的,好像我的家乡,好像我看到过的乡亲。写的真好,放假就去找榆钱树好好回味一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