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减、通顺是手法,思维发散的引导与把握是文法——两首五绝改复

 梧桐树边羽 2022-01-05

接到咨询一份,问题比较简单,特作回复如下。

我们首先搞清楚他这两首作品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旅游相册作一首抬头类的配诗,就是比较泛泛的总结类作品。仔细看这两首诗,也确实如此,并没有什么实际内容。

这位朋友也只是要求在这两首作品中找出比较好的一首,并适当修改。这是比较容易的,五绝体量小,我们一起来看。

远 行(一)

山风频寄语,水浪屡传情。

诗画景中蕴,如约悦远行。

远 行(二)

千山咸有意,万水总关情。

不为贪风月,寻诗爱远行。

自然先过格式关。五绝平仄关系简单,一看便知,作者写这两首诗必然是用新韵,因为第一首的第四句“如约悦远行”中的二、四位置平仄,在平水韵中是失替的。“约”是入声字,“平仄仄仄平”不是律句,而在新韵下就是“平平仄仄平”,是典型的平起平收律句。整首作品也是合律的,两首作品格式单一没有变化,连韵脚字也是一样的。

这两首诗都是平起不入韵,押新韵“十一庚”部的五绝。第一首的第三句“诗画景中蕴”,与韵脚字撞韵,不大合适。

格式上没什么好说的,自然就看修辞和表达了,要说内容意境,因为题材限定是为旅游相册配诗,其实延展也不大,顶多抒发一下自己喜欢看天地之远,或者是扯点诗与远方的文艺情调。

我们详细来看作品。

“山风频寄语,水浪屡传情。”

看上去还不错,但如果是我,肯定不会这么写。“山风频寄语”没有问题,“水浪屡传情”就明显轻佻,会将读者的思维引偏——当然你可以说我不是这么个意思,想歪了是读者的事。但是好的诗人,是需要把控自己作品传达出来的情感走向的,特别是五绝,表达方式主要为留白,让人思考,那么你在思维方向的走势上必须要有所控制。

诗人是要表达对路上风景的喜爱,没必要用暧昧的字眼,让读者觉得有其它心思。就算是同道中人,读来也未必不碍眼。

再则要是想对仗的话(绝句不要求对仗),“山风”和“水浪”其实并不很对,当然可以理解为“山的风”,“水的浪”,但是总感觉有些牵强。这里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山、风”,“水、浪”,那么就很明显风和山是两样物事,而浪和水基本上是同一个东西,这就偏了。

至于怎么改,再说吧。毕竟五绝字少,一气呵成地修改更妥帖,我们先看后两句有没有问题。

“诗画景中蕴,如约悦远行。”

首先是出句的撞韵问题,可以不改,但是影响吟诵性。我跟大家反复说过,如何确定你的作品格律有没有问题?其实很简单,都不用去校对平仄,你大声朗读三遍,觉得不打嘴,不凝滞,就ok了。如果读到一个地方,要下意识地停下来确认,那么这个地方基本上就有问题。这里就是这样,诗画景中藏的意思是不错的,很显然诗人知道“藏”字不合平仄,才特意换了个“蕴”字,结果让吟诵性打了折扣,并不好,要修改。

再看最后一句“如约悦远行”——这一句同样存在表达问题。首先“如约”,如谁的约?还有就是末句中动作状态安排太紧密,文法上会不顺畅。“如约”+“悦”+“远行”,咱们不说主谓宾要齐全,但是这么多表达状态的词挤在同一句中,会让读者思维停顿——五个字,说的事太多了,要清减一些,才会流利。

还有个比较严重的吟诵问题——“约”字、“悦”字和“远”字同声母,韵母相似,三连读非常不爽气,这里必须要改掉。

这些问题,咱们都只能说是小诗病,撞韵、挤韵、意象堆积——你甚至可以说没问题,但是必然会影响整首作品的成色。

我们随手改一下吧,以通顺好读为标准。

远行(一)

山风频寄语,水雾亦传情。

天地生诗画,邀君去远行。

注意这里三四句的修改没有逐字逐词地摆弄,而是大概承其诗意,自行组织的,主要是解决通畅问题。这里原本是要用“约我去远行”,表达一种天地美景,不可不远行的意思,但是“我”字失替,就用了“君”,至于文学作品中的“君”,是称呼“你”,或指代自己,就灵活看待了。

其实还可以加强第三句的情感链接,天地生如此美景,要如何才能领略呢?我们使用孤平拗救,另写结句。

远行(一)

山风频寄语,水雾亦传情。

天地生诗画,欲知须远行。

第三字“须”做出首字“欲”导致的孤平拗救。

这两首作品就不但在新韵下合律,因为去掉了“约”字,即使在平水韵下也合律了。

相比之下,第一首(改动作品)更注重自我,而第二首(改动作品)则有些讲道理的味道,至于哪一首适合配旅游相册,就看自己喜爱了。

我们再来看诗人的第二首作品。

远 行(二)

千山咸有意,万水总关情。

不为贪风月,寻诗爱远行。

这首诗格式上无论新旧韵都没问题,我们直接看内容。

前两句依然采用对仗的修辞,也算精巧。诗人使用了“咸”字,这个字其实就是“都”的意思,肯定会对部分阅读者产生理解不能。当然也可以,但是没必要——“都”、“皆”不都是这个意思嘛,又都是平声,并不会影响平仄,而且大家一看就懂,何必呢?

“千山皆有意,万水总关情。”

即使从音调上也比“咸”字(阳平)突然变软要气势高一些。

后两句依然和第一首一样,第四句显得拥挤、突兀。“寻诗爱远行”,我们不需要把“悦”啊、“爱”啊什么的,表达得这么拥挤、明白,让读者读懂你的诗,自然体会你的“悦”,“爱”不好吗?

五绝之妙在于清淡、留白。

把“爱”字去掉即可,不必大改,仍然用过渡词“去”。

远行(二)

千山皆有意,万水总关情。

不为贪风月,寻诗去远行。

没有像第一首大调,因为两首作品翻来覆去,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没必要浪费时间,理顺表达就可以了。

总的来说,大问题没有,但是我们创作,还是要在各方面要求稍微高一些。这也说明这位朋友于格律已然毕业,只需要在表达方面清减自己的思维——既然喜欢写绝句,特别是五绝,一定要保持思路清晰、简单,要想得多,但是不能都在二十个字内拥挤着表达出来。

写五绝,我们只需勾勒出一个思维方向,让读者跟着去想就行了,但是要思路线性,保证读者的想法不偏离诗人要表达的意思。

以上为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