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生就业已经是一种艰难的取舍,饭碗危机究竟该怎么破?

 朱老师作文评点 2022-01-06

一方面很多人失业,一方面上千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需要“饭碗”,在需要过紧日子苦日子的大环境下,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真的太难了,一年比一年难。
于是我们看到许多大学毕业生不急于求职和求学,而是让自己暂时处于待定状态,媒体称这种现象是“慢就业”,其实就是在家偷懒啃老。有人替他们辩解说这是大学生“错峰就业”,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用来积蓄力量,这本身无可厚非。
其实任何事情需要辩证的看待,不能一刀切,各人各个家庭经济实力也不一样,家长观念也不一样。
一方面我们承认“慢就业”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的客观趋势;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慢就业”可以让学生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了解市场、积蓄力量,正确定位;人生应有自己的轻重缓急,节奏应疏密相间。家长和用人单位,确实应该给毕业生更多的选择。
另一方面这样的“慢就业”也可能会错失就业良机;“慢就业”更需要高昂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如果年轻人盲从“慢就业”之风而宅在家里,也可能使“慢就业”成为“啃老”的“遮羞布”。
最近有一个流行词叫做“新型啃老”,意思就是说现在有很多大学毕业生不出门找工作,毕业后就留在家里用各种学习的借口啃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大学生就业已经是一种艰难的取舍,饭碗危机究竟该怎么破?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新型啃老的蔓延,复旦大学教授提出《复旦大学教授提议,毕业生最好先回家“啃老”三年,再出去找工作》(点击蓝字直接阅读)。
这是一个十分新颖又有点奇葩的观点。
在我们的印象中,毕业生的任务就是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令家人满意的工作。这也是寒窗苦读十几年后的学生们应该走上的道路。偷懒啃老都是那些没有能力的学生才会干出来的事情。
可是在看了复旦大学教授却说提出的这个观点的原因后,也觉得很有几分道理。
他认为很多毕业生刚从学校出来本就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干啥。如果仅仅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和不想变成别人口中的啃老族,慌慌忙忙找到了一份还算凑合的工作,可能跟专业都不对口,一辈子也没有成就感,会活得很痛苦。
在这种情况下,教授认为希望家长们给学生们一些时间,也不要太紧逼着他们独立生活,让学生们可以毫无负担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我明白复旦大学教授建议学生啃老三年,绝不是让学生颓废和躺平,更不是说让学生们放弃努力奋斗一直和自己的父母索求,变成所谓的躺平一族。
大家要理解这位教授所要表达的意思,其实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缓解就业压力。
复旦大学教授幽默地利用啃老这个词给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指了一条所谓的明路,但是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啃老就是光荣的事情。该就业还是得就业,不过真的很难,一年比一年更难! 
不过看到网易的一幅图(见下)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个话题大家自己去领悟吧。

高端人才流失严重,从感情上来说,我是不能接受的,毕竟,学业有成、报效桑梓是一个学子应尽的责任。所以,面对这种现象,我就在分析这些人才的心理,以及思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