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 此处静谧 书一方清 远 诗.人.档.案 本名:罗秋红 笔名:碧云冉冉 出生年代:六十年代出生 居住地:湖北武汉 职业:音乐教师 代表作:《天空是万物的故乡》、《母亲的木箱子》、《黑夜是饱满的》、《一个卖鱼的诗人》 一句话诗观:诗歌是一只最美的“精神孔雀”。 诗.人.印.象 读完罗秋红的这组诗,才发现,一个人活着的方式很多。我宁愿相信,母亲从来就生活在她身边,从来没有离开过,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只不过是活着的方式变成了任意形式。也就是说,只要一念起,母亲就会在心中活过来,并产生想要的交流。在此,无论声音、笑容、梦或者物,母亲都能以另一种形态出现活着。 罗秋红的这组诗满含深情,对母亲的怀念以细致入微的细节表达,丝丝入心,感人肺腑。那种隔空对话,达到了心与灵的交流。这些纯自然的,如星辰日月,如风随行,遍布于罗秋红生活的各个角落,俯首即是,母亲在任意时间点的复活,变成了一种新的“生命”方式。母亲是神,是佛珠,是歌声,是快乐小鸟……时间让悲伤褪色,但却让思念更浓烈。新的空间里诞生了一种高于现实的维度,诗人在那里获得了“奇迹”。然而,诗人也是奇迹的创造者。罗秋红在诗写时,让自己完全抽离于高处,以一个诗人的身份来写一个叫罗秋红的女儿对母亲的怀念,新历和亲眼目睹过去、现在、将来发生的,在同一空间里交汇,才使这些诗具有一种真情实感的活力再现。写母亲或怀念母亲的诗何其多,可以说是佳作林立,但没有一首是相同的!但主题只有一个!罗秋红的这些诗也是一样,这些诗属于罗秋红专有。 罗秋红用独具个性化的语言和细节生动再现了对母亲的思念,让永恒的主题呈现了旺盛而强大的新生命力。真情真实是感动的力量源泉,是诗的命门,罗秋红纯熟的掌控,在组诗中发挥了强大作用。读者在感动中完成了一次心灵旅程。其实,母亲并没有远去,一直在身边。仿佛诗人以此特别的怀念献给所有逝去的母亲! (一面镜子对罗秋红写给母亲的组诗进行评论,组诗分别是:1、《母亲遗像旁的陶罐》2、《母亲的木箱子》3、《妈妈微笑可爱的模样》4、《我们去看皮影戏》5、《那些叫喳喳的小鸟》6、《果然看见南天门开》7、《夏天的栀子花》8、巜我不敢看人间所有悲伤》。 【诗评人简介】:一面镜子,实名,王勇,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四川人。业余爱好分行文字,也写诗评,喜欢自由安静写作。 诗·人·访·谈 1:您为什么选择写诗? 罗秋红:写诗能让我看见花朵转动的姿态,当我真正沉淀下来,我能以星星闪亮的姿态与神明交谈,那感觉很妙很妙! 2:您对当今诗坛有何看法? 罗秋红:诗坛现状有点“乱”,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在各玩各的。这种现象可能与体制有关 我觉得一个真正的诗人应该理性看待一些问题,不要过份挑剔,更不应陷入颓废和沉沦。 3:您的日常生活及职业与写作的关系? 罗秋红:我平常生活很简单,除有时去上古筝课外,其余时间都是散步、读书、写作,有时写不出来就去弹琴,或者去外面逛街。 4:您的家人如何看待您的写作及您的诗人身份? 罗秋红:家人一开始不支持,后来知道反对也不顶用,就保持沉默了。 倒是有几个好朋友欣赏我,并认可我的诗。 5:您的诗写主张是什么?或者您认为诗写的方向是什么? 罗秋红:我认为诗歌首先应该接地气,写出来的东西应该让人产生精神上的愉悦感。感官层面应该放到正能量方向,因为“艺术对人的思想是建立在审美快乐基础上的”。 6:您喜欢什么样的诗? 罗秋红:我认为个人精神境界决定诗歌的内在精髓,我还是喜欢接地气的好诗,我不喜欢那些盲目模仿西方流派技巧的某些诗句,我觉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与外国人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心灵的节奏永远不能脱离“慧根之地”,应该围绕“慧根之地”建构崇高的人生境界。 诗·评·诗·论 我眼中的诗歌样子 文/罗秋红 我认为诗歌的样子应该与艺术形象的感觉能力、审美能力有关;应该与文字之外读出的“情感操练”有关。在文字之外的“情感操练”中应该还有 创新意识,但是“创新意识”也不能脱离最本真的源头。 我这里所说的“本真源头”就是说你不要用力挖掘某些“欧化语法”,甚至崇洋媚外。 你是中国人,在语法上应该有汉语所带来的逻辑性,不仅如此,还应该有东方文化的速度感或者接通“创新气脉”所探寻的某种生命力道。 我个人认为一个好的诗人,除了要掌握语言技巧,除了要具备敏感的潜质和内心的悲悯,还得要有音乐节律中的本真自然的思维走向。在平仄韵律上,应该懂得语句之间互相衬托,以及呼之欲出的“心灵秘史”里跳出来的音韵快感。 让人读你的诗在潜意识里能够看见“意象组合”焕发出的张力和弹性。因为诗情与诗意的领悟,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必由之路。 “音乐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能直接地进入人的感官,直接参与人的心灵。”而诗歌也恰恰具备这方面的特质。尽管现代传媒使诗歌大众化了,变成了一种现代大众文化的阅读形式,但正如歌曲一样:也有好听、耐听、节奏优雅的作品;也有不好听、甚至低俗不合情理的作品。诗歌虽然跟歌曲创作有一定的区别,但诗的气质、姿态以及所显露的意境却常常与音乐营造的意境有相同的一面。 一首真正具有价值的好诗,绝对不缺乏音乐的穿透力;绝对有词性和词序超出常规运用所带来的昂扬节律;绝对有意象与情思不期而遇的匠心独运的韵味。这种匠心独运,蕴含着弦外之音,其节奏就像交响乐一样,具有超越普通情感的生命情态和灵动跳跃的传情达意。这种灵动的画面能够唤醒被世俗遮蔽的灵性。能够引导我们体味韵律技巧、文本特殊的情调意味。 好的诗歌与花样流派、追逐潮流以及某种标新立异的格式毫无关系。它只与精神世界、审美趣味、个人修养有重大关系。只与家庭背景、遗传基因、成长环境有重大关系。 莫言说过:“一个作家因为审美意识不同,因为出身不同,所积累的生活经验也有差异,这种差异往往决定他的创作风貌。”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心胸狭隘,甚至具有人格障碍,那么他的文字必然会给人阴冷、狠毒的感觉;反之,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没有物欲和虚荣,只有云淡风清的姿态,那么他的文字必然会散发一种人情的冷暖。一种触动乡音所产生的“同甘共苦的情感呼应”。 好的诗歌是什么样子?我也说不具体。总觉得好的诗歌就像音乐一样,经过50年,甚至100年你再听,它仍然好听。仍然给你独特的审美享受和合乎逻辑的音律美感。 诗歌之所以到今天没有给它以确定的定义。就因为它始终是一种重要的文本类型,而且常常看成“涵盖一切文艺样式的审美本质。”诗歌与物质、与金钱没有多大关系 博尔赫斯说:“诗并不是外在于我们的某种东西,诗就埋伏在玫瑰色的街角,随时准备向你扑来”。 是啊,一只飞虫,或者街角的一朵野花,都可以催生嗅觉、味觉的触感,这种触感会让你看到“经筒”渗透迷人腔调所拓展的澄澈境界。诗意从哲思中荡漾出敦厚的情思,有时甚至会带给你酣畅淋漓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搭建的诗意与物质没有任何关系,只与与人的性情、人生遭际或者暗藏的“诗性元素”有重大关系。 若要判断什么是好诗,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标准。因为每个人的审美情趣都不一定相同,所以古人才有“辨于味,然后可以言诗”的说法。我认为一首好诗,除给你语义传达的兴趣,给你合乎逻辑的推断,更重要的是要给你奇妙的“动机因素”,给你激发灵感的想象翅膀。当你读它时,你常常觉得灵感的火苗在你面前晃来晃去。就像一幅动静相宜、清新淡雅的水墨画,你只要多看几眼,总会在赏心悦目中升出新鲜的旋律意境。只要你足够的沉淀,你甚至会一下子找到与众不同的灵感火花。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王安忆在谈到诗歌欣赏时说的几句话来,她说:诗,难以定义,它好像没什么特征,我们往往只能用“不是什么”来说明它是什么… 她的这段话虽然有点偏向她的“主观意识”,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诗歌本来就是一个比较“玄”的东西,谁也不能给它帖上同一个“标签”。 不管怎么说人的情感之弦总会有相同之处,一首好诗一定会有颤抖的音节;一定会有想象世界里遨游的情愫;你一定会在百鸟鸣唱里感受到舒缓的情思;在星际弧线里感受到一种斑斓的“知性美感”。而这种“知性美感”我认为只有胸襟博大的人才能获得。虽然诗歌不能拯救人生,但至少要具备摆脱物欲的勇气,如果没有这种勇气,那你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诗人,你只能戴着戏剧面纱,写一些庸俗的、散乱的东西,而这些l散乱的东西如空中楼阁,只能给人“摇头晃脑”的感觉。 2018年3月26日于武汉 诗·人·作·品 黑夜是饱满的 时间的玫瑰把它抛到 玻璃之外,它在广阔的 夜里,与露珠同道。 以水的姿态读万物: 读落叶的印章 读石头的脊梁 读旧年的坚果 也读隐秘处那几点渔火。 害怕渔火飘走,黑夜把自己 变成蜘蛛,躲到墙角边 寻觅感官里的,雨巷迷宫。 此刻,黑夜在雨巷迷宫里 咯咯咯笑着,它的笑容 也是饱满的。 (原载《诗歌月刊》2021年第5期,总第246期) 咖 啡 躲过麻雀的尖叫 躲过拜金主义摇响的喧嚣 在某个角落里冲一杯咖啡 一个影子磕碰你的杯沿 冥想从里面游出来 为沉默的诗句打造 小宫殿。婴孩时期的月亮 自封为王,为你找回 那么多你爱吃的 茴香豆和芝麻糖。 此刻,琴声粘合夕阳扯出的 小贝壳。圆润铺开 仙女的棋盘 海浪气息,顺从蓝色丝绒引领。 一杯咖啡的甜味,缝补了 贝类邮戳里的缺口。 (原载《诗歌月刊》2021年第5期,总第246期) 春天是一件明亮的乐器 春天是一件明亮的乐器, 总是替万物叫醒沉睡的河流。 灵巧手指挑拣着魔法: 把雨丝弹奏成会跳舞的五线谱; 把柳树长长的辫子,作为 风哥哥的腰带,春光中 “起舞弄清影”。 这时候,小燕子也飞出来 对着它们喊:“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而远处堤岸上,飘飞的风筝, 也追着明亮的乐器喊: “春暖花开,阳光洒满你窗台” 乡村郎中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乡村郎中用草药练习飞翔 手上的银针,不受硬件限制。 一针扎下去便撑起荷锄丈量的希望 那时的乡村郎中, 是穷苦人的守护天使。 土医、土药、土方法,把一根根病了的枝桠扶起。 大医院七、八百才能解决的问题,他只收你5分钱, 便让你起死回生。 你夸他“医术高超”,他看着你然后就抿嘴一笑; 你夸他“创造了奇迹”,他看着你 还是抿嘴一笑。 可爱的郎中,手上没有行医标志,心里却装着 祖传秘方和“大医精诚” 每一根草,都煽动鹰的翅膀 懂得天象秘密的人,经常 在鹰的翅膀里,细细打量 小草的踪迹。 世界很小。小草也很小, 很小。但鹰的翅膀 很大,很大。 当一场暴风雨,狂摇树冠 拖出枝叶间隐藏的“烤火棍”时 大树也倒下了,花儿也放下怨念, 向狂风妥协。 唯有小草,顽强地挺起腰杆 抱紧“鹰”的镜子。心里满是 “春风吹又生”孕育的 神机妙算。 此刻,一阵狂风刮来 迅速剪断了那棵歪脖子树的 根须。而树下的 “每一根草,都扇动鹰的翅膀”。 用不屈不挠抵抗凛冽处 那股蛮力。 注:首句出自徐敬亚的《高原狮吼》 前世的名字 当你用尽心机诋毁我时 我弯得像石头缝里的 一棵小草:长出蓝色瞳孔 长出小虫子的清澈 我忘掉现在的名字, 我 长出前世的名字。 陌生的蚂蚁是我诗句的恋人 陌生的蚯蚓,为我搬来 土地的厚重纹理。 石头与小草双臂的魔术 是伟大神仙献给灵感 长出新芽。 而千里之外,一棵小草 举着白玉兰的台词 一声不吭跑进我 前世的名字。 寂静 寂静的夜晚,学盲人的 样子,以最好的姿态 抚摸一块小小的鹅卵石。 冥想铺成的遂道里 有蜻蜓踩着醒着的河流。 一只小木船冲破时间与空间 为我找回熟悉的杨柳岸 感官神经遭遇家乡的 鱼肥虾美。 而雁鸣却摁住 一块石头的呢喃。 饱满的孤独承接 寂静的恩惠,引发一支 白鸽,穿过篱笆的裂缝 掀起精灵搅碎一首诗的幽梦。 关于天空的话题 乌鸦对布谷鸟说:天空是一个大坟场 上面的星星是磷火,上面的云朵 是濒临绝境的人,躲在棺椁旁 写下的诗句。而闪电则是 魔鬼焚烧诗句,诗句带着火焰, 匆忙向地面逃窜。 布谷鸟对乌鸦说:天空是一只 被搁浅的大船,上面的星星 是船上的吊灯。上面的云朵 是一个旅客为流浪的人 留下的汤丸子。 而闪电则是流浪的人 烧烤汤丸子,结果炉子意外爆炸…… 猫头鹰从棺椁旁冲出来 对乌鸦和布谷鸟说:你们 都没有说对,其实天空是 一只鹰用意念写下的草稿, 它找上帝去修改,上帝 一直没有时间修改。 〈原载《汉诗》总第五十一期〉 摆地摊的小贩 摆地摊的小贩住进属于自己的楼房, 是想象的; 认为城管自身醒悟, 成为自己的靠山,是想象的; 虎视眈眈的两个儿子, 一下子找到漂亮的媳妇,是想象的。 摆地摊的小贩,看到城管 将小贩活活打死,不是想象的; 看到申冤的人 一个个被关进疯人院,不是想象的。 摆地摊的小贩,最后想象: 那个打死人的城管, 出门被车撞死,司机逃逸 最后一条野狗为他收尸…… 摆地摊的小贩,这个想象 终于得到验证。 去找天国的摇滚节奏 连续几天写不出东西 终于知道诗人们自杀前 甩下的问题。 一定是看见鸟儿从头顶飞过 却不知“鸟”字怎么写 模仿一个醉鬼,在月光下 喝酒,却被一个新生婴孩的 哭声打开了出路 月光下,找灵魂,却看见苏东坡 为一个迷失的灵魂,补漏洞。 月光下,找肉体,却看见肉体 陷进秃鹫的脊背。 谦逊的诗人。落魂的诗人。 抱着苍凉古琴,纵身一跃 咣当,她看见一束光 照亮天国的,摇滚节奏。 《诗人样本》推介当下最活跃 最具特色的一线诗人 力塑当代诗人群像 - END- 投稿须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