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 靖:落日之河

 新用户7391BFGL 2022-01-06

02

落日之河

山东 黄 靖

  徒骇河从古老的漯水走来,流经我居住的小城,润泽着两岸万物。自从在河南岸依水势和地势修建了一处湿地公园,它就成了小城人的后花园。冬季的落日浮在开阔的绿波之上,虽没有“半缕轻烟柳影中”的浪漫,却独有其韵味,吸引着小城人的脚步。

  小雪节气后的一天,晴空丽日。我上音乐课的地方正好离徒骇河湿地公园不远,惦记着这处景色,下午刚下课,一路骑行飞驰前往。脑子里回放着刚学的旋律,心情愉悦。河边散步的游人三三两两,我瞅瞅西天边,日光耀眼的很,拍落日还是早了点,索性先沿岸逆光而行,看看能捡拾点什么美景。偶遇一群学生举着白底绿字旗帜聚在一个宣传栏前。走近一看,是抵制毒品的宣传语“远离毒品 阳光人生”。这才想起,此地也是禁毒宣传基地。这一群孩子都是朝阳。

  日光也是有脚的呀,也就十来分钟,夕阳变成一只大火球挂在西天边,马上就要搁浅到水面上的样子。倒影把水面劈开一道亮光,亮光被潺潺的水纹装饰着,又恰似一曲水袖羞怯似醉。“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诗句亦在眼前悄然绽放。我细心咂摸着“瑟瑟”这个词的含义。回想着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专家对“瑟瑟”这个词的解读。专家们认为白居易笔下此处的“瑟瑟”,有指江水“碧绿”之意,江水是半江绿半江红的。观众有不少持异议的,他们认为诗里的景色是秋季,寒凉秋风一吹,“瑟瑟”表达江水的一种状态最恰当,何况白居易在他的《琵琶行》里还有“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诗句呢。亲临此景,我对“瑟瑟”这个词有了最真切的感受。落日投向水面,近处水面熔金,一片灿烂,远处,夕阳下微波粼粼,水色幽暗,有清寒之气。觉得专家和观众的看法都准确。回到家,我查了“瑟瑟”的基本释义:形容风声或青绿色。看来我的感觉是对的。

  此刻,我不断寻找着最佳拍摄角度,一路追逐着拍下去……逆光下,水边的芦苇,岸上的白蜡树和垂柳,影影绰绰,光与影像一首小夜曲,在明与暗之间流淌,直到夕阳一点点,一点点,落到远处如黛的阴影下。不时有小鸟被我惊到,扑楞着翅膀从芦苇间飞过。夕阳是辉煌的,也是短暂的,这又有什么呢。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地平线上有一轮红日,让人们猜猜是日出还是日落。结论是悲观的人看到的是日落,乐观的人看到的是日出,我不以为然。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对立的因素,而这种对立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就如中国的太极图表现的,阳的一方发展到最为旺盛时,开始阴的形成,而阴的一方发展到壮大之际,开始阳的复生。落日并不悲哀,有结束才会有开始。世界本来就是由阳和阴组成。

  有歌声从岸的一边传来,是一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浑厚的女中音波澜不惊地在水面慢慢润开,消融在一片余晖里,广阔、辽远而静穆。据说这首歌的创作者在创作词曲之前先构思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难怪旋律中有一丝凄美的味道。柴可夫斯基说,音乐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写歌的人用了脑,唱歌的人用了心,听歌的人用了情,而有故事的人则流下了泪。我寻着歌声走近,一位女歌者在一废弃桥头旁独立,她一手插在牛仔裤口袋内,一手握着麦克风投入到歌唱中。黑色的棒球帽帽沿压得很低,落日的光线有些暗了,她的面部掩映在阴影里,看不清表情。声音美,背影也美,我本想拍一幅她的背影照,想想还是放弃了。

  宿鸟归林,落日划桨归去,我骑车返程。进入小城的中心街道时已是一片华灯初上。车流人流,车声人声,我汇入这一派鼎沸匆忙,这是人生的另一条河了。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简介


  作者:黄靖(安之乐之),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银河悦读中文网“法律人文学部落”成员,“法律人诗社”成员,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所撰写的文章散见于《民主与法制》、《检察日报》、《大众法制》、《联合日报》、《山东法制报》、《山东工人报》、《人民权利报》、《德州日报》、《德州》等纸媒刊载。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