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读一块石头——谒徐志摩墓II张港

 国际诗歌网 2022-01-06


读一块石头
——谒徐志摩墓

张港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只要是有过校园经历的人,就一定背过这诗,不论你学的是什么专业。

只要听了火车声,我就有了去浙江海宁硖石镇看看的想法。我总是想,那个曾经盛装过诗人徐志摩的江南小镇,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宜于生长水稻,且生长诗人,那该是什么颜色的土地?地图上的硖石是个极小的镇子,而对于我来说,那里简直就是一个首都,因为徐志摩现在还在那里。

 等不得铺位,亦坐亦站六千里,列车带我从黑龙江到了浙江海宁硖石镇。到了硖石才知道自己做了错事:读读美丽的诗就应该满足了,而到了这里,踩上这湿湿的石板,就注定很难走出这个地方。轻轻的他走了,可总是在需要休息的时间,他轻轻的来。他如雨,却不容你撑伞;他如灯,不让你闭眼。这回我才知道:最难戒除的是读诗,谁若是沾染了徐志摩,这一生,诗注定与他没完。

 无论白天与黑夜,如果我梦魇或是呓语,或是说出含混不清的词,那就定是“硖石”;说出的句子一定是:所有硖石的鸟儿全是从北国前来读诗的人——我已是硖石檐下的一只燕子。

 因为当年人们推崇新诗,为了作广告,中国航空公司送徐志摩一张机票,想借诗人的名气制造一下新闻。公元1931年11月19日,一个新闻真的爆炸了:只有徐志摩一个乘客的“济南号”飞机,如一颗巨大的流星落到地上。36岁的徐志摩,轻轻的走了——硖石,中国新诗的始发站,也成了诗的终点站。


根本就不应该再给江南一个春天,山水已经灵秀得到了极致,再加上春天,美好就会溢出,然后奢侈地流进大海。已经有了那么多背不完的唐诗宋词,偏偏这里又走出个新的诗人。沈从文、梁思成、梁实秋、蔡元培、胡适这些诗的朋友,几经转折,让徐志摩的诗魂回到故里,安息在硖石东山万石窝。十年动乱,掘坟毁骨。现在重建于西山的徐志摩墓并没有尸骨,甚至连衣冠都没有,里面只是一部《徐志摩年谱》。

最难埋葬的是诗人,有没有尸骨并不重要。当初,人们在志摩墓旁立了一本翻开的书——石头刻的。左边那页是:“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右侧那页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说得轻松,成了诗人,你还走得了么?其实现在那块石头也已经看不见了,可是诗人自己却成为一块可以永远阅读的石头。

林徽因,这个名字的本身,就是莺飞燕舞的绿水江南再加上桐叶掩盖的秋风巴黎。穿在别人身上是服装,而到她身上就是云彩,这种人,她走过的即使是石板,也会长出花来。缪斯没错,错的是爱神,爱神忘了诗是一种易爆品,禁不得碰撞。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相识就是属于诗的碰撞:1924年4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应北京讲学社之请来华讲学,讲学社的发起者,恰是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与志摩的老师梁启超。5月8日是泰戈尔的64岁寿辰,北京为他办寿,用英语演出泰戈尔的剧作《齐德拉》。林徽因饰公主齐德拉,徐志摩饰爱神玛达。于是,两个人相撞了。徐志摩是诗人加诗人,需要沸腾再沸腾;林徽因是诗人更是建筑家,沸腾的她同时需要稳定。这就已经决定了:这样的有情人不可能成为眷属。


而诗与诗对撞之火,又必定从此长燃不息。

志摩北上遇难就是想去北京听徽因关于建筑艺术的讲演。飞在云中,志摩想的一定是一种天上的声音,可是,他走了,他不能听了。志摩逝后,在硖石这个小小的湿湿的火车站台,林徽因心中有了诗句:“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 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回音”是什么?就是“徽因”么?

仍是这个小站,雾气蒙蒙,吸一口就让人感觉饱满;小雨沥沥,唇上落一滴就能陶醉。离硖石时,我才想起,忘了黄酒,忘了小吃。

 海宁县城硖石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城,对它的描述过多,得罪的会是大半个中国。有许多地方称为“北国江南”,而可称得上“江南北国”的可能只有一个海宁。这并不是因为温暖与严寒,并不是因为骑马与乘船,也不是吃米与吃面,而是海宁的豪气。名为“海宁”,却恰恰是海最不平宁的地方。自从伍子胥剜了眼睛悬于苏州阊门,钱塘怒潮,就高到了极点。最书生气的钱塘江,到了那一天就去顶撞大海;最能容纳的大海到那一天就拒绝浙江。“怒潮”之“怒”,怒者竖也,并非愤怒。波涛竖立,有水如壁,这才是钱塘潮的正确解释。柔性的人是难有好诗的,诗人全是犟种。于是,海宁就出产诗人了,诗人就成为硬硬的石头。

硖石东南30里地,就是袁花镇,那是金庸的家;硖石西南,不到30公里,就是王国维的家;硖石西北,不足百里就是沈雁冰的乌镇;硖石东北,六千里才是黑龙江我的家。

如果接近了诗,就必然远离金钱,这个错误的逻辑,反而成为诗的幸事:伪劣的自动退走了,让诗重归为贵族,诗依然为诗意的生活者独有。流通的多不能流传,流传的多不能流通。有的人就喜欢这书一样的石头。

有诗的石头,再小也是山。只因这块石头,硖石归来,我不想再去看山。

作者简介

暂无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

《华人文学》杂志征稿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侰丽恰母泰国)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美国分会会长 马梦瑶

 泰国曼谷分会会长 侰丽恰母

 桂林分会会长 何兰青

  九江分会会长 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