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雅安上里古镇

 zzm1008图书馆 2022-01-06
来自话题
#文字记录旅行中的美
2.0万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上里古镇

临邛驿站上里镇,依山傍水景色美,

田径竹屋青石桥,深巷民舍吊脚楼,

红军长征过境地、南方丝绸昔日路,

二仙飘渺无踪迹,千年榕树历史悠,

碧峰松涛植被葱,原始生态招客游。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上里古镇位于四川雅安市雨城区境内,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这里东接名山、邛崃,西接芦山、雅安,坐落于四县交接之处。这里是当年红军长征北上时的过境地,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所谓的昔日南方丝绸之路,是指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已出现。它以四川为起点,经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也称“蜀身毒道”,与西北“丝绸之路”一样,”南方丝路”曾对世界文明也作出过伟大的贡献。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上里古镇居于两河相交的夹角内,民间传为“财源”汇聚的宝地,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石板铺街,还有“十八罗汉朝观音”的18座山丘和以“二仙桥”为代表的8座古石桥,历史悠久、风格各异。2019年1月,被认定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古镇的入口,有一块石碑,上雕刻“水墨上里”几个大字,从石桥过去,便进入古镇的街道。上里古镇的“石桥”挺多的,据说一共有十多座。走过入口这座石桥,在桥头左边石壁上能看见上面刻了不少字,仔细一看原来是红军石刻的标语,还有一块石碑,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经上里时,在这里驻扎了半年之久,在镇内留下的数十幅石刻标语,现在这些标语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革命历史文物了。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离这座平桥不远处有一座连拱石桥,是古镇上著名的“清代立交桥”了,这座建于清乾隆十四年的“连拱石桥”,桥上、桥下东西两端各有一人行道,桥上、桥下皆可通行,故称为“清代立交桥”,桥下有一石刻的龙头,估计是用来镇水的龙王。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古镇沿河黛瓦木屋错落,石桥、石碑、石塔散布其间,老街、广场石板铺就,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两条小河上的石桥和它周围的景致。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镇上一家取名“上里巴人”的餐馆站前有一副对联,“古镇山骈山邓山芦山名山,罗绳三十里上里中里下里”估计上里、中里、下里的来源便是如此。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据说,古镇街道以“井”字布局,源于取之不竭的含义,又有取“井中有水”防止火患之意。因镇里镇外树多林密的缘故,镇上的人就地取材,房屋多半做成木质阁楼,密密地横织着,填补着井字的空白,井字纤细的横竖线条便成了窄窄的街道。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小镇有一座二仙桥,是清代建筑的单孔石桥,桥下流过的是茅溪河,向东延伸。据传说是人们在庆贺新桥落成时活生生见到两位和尚模样的神仙,因此而得名。这二仙桥比江南那些古镇石桥更具野趣,桥上石缝中长满蒿草藤蔓,桥畔淡色花丛相伴左右,很有味道。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二仙桥西边近处是依河而建的古磨坊。站在这里,静下心来,似乎能听到远古传来的磨盘碾谷的声音。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古镇沿河是古时的茶马驿站,现在是客栈、商铺、茶楼,节次鳞比。主街沿河畔自下而上,层层石阶延伸不久,再侧伸出两条横街。清一色的吊脚楼,逐水而生。置身巷中,两旁青瓦相对,那些瓦当想把阳光盛起来留在檐上,可阳光还是从墙壁上偷偷溜走。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小镇有几家小酒馆,可以在小溪边喝茶,可以在小酒馆喝酒唱歌,吃吃烧烤,也可以在路边小店吃各种小吃,很多好玩的东西!这里的红烧肉非常让人震撼,一大块一大块的,然后像小山一样堆在一起,各家店都卖手工哒哒面!总的来说,走走看看玩玩这个古镇还是不错!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古镇上中心的“卫守府”就是韩家老院。韩家是上里古镇的地位显赫的家族,韩家大院建于清道光年间,耗巨资百万,聚上百位能工巧匠,历时近十载而成,属于悬山顶穿斗木结构建筑和联体式四合院。门前是石板广场,门口横细流,正对溪流。自下院卫首府大门入,过木质镂花屏风,穿石板走廊,跨高门槛,入武魁堂屋,堂屋挂“武魁”横匾,堂屋大门两侧挂木雕对联一副,联曰:“武安四海礼待桑梓;魁佑一方德被后人。”自上院武魁堂大门进入,穿过石板走廊,跨高门槛,到了踩草梭镖堂屋,堂屋挂“踩草梭镖”横匾,堂屋大门两侧挂木雕对联一副,联曰:“青山绿水神仙府;文字武功国士家。”上下两院由一石板走廊一道石门相勾连,由“纵三横三”九个天井相连通。院里的布局分明,处处可见精美的木雕。值得一说的是大院的木窗,雕刻精细,内容丰富,造型多样、精美。可惜,现在这些院落基本都破旧败落了。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临河处街中有一古戏台,戏台下石墙上有很多群雕,让人看着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仿佛置身世外。一组组石雕,就是一个个故事,为你诉说着古镇千年的历史。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宁静优雅的小镇,平常又美丽的小河,古朴的建筑,风格各异、错落有序,宛如一幅古老的画卷,引来了众多写生的人,也为小镇增添了一道风景线。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古镇不大,大概两个小时就能逛完,与江南古镇和成都周边的其他古镇相比,这里透出的是乡间的感觉,即不著名,也没有游人如织,有踏在青石板道上体味着历史的沧桑的感觉,也能让人享受着田园风光的怡悦。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漫步在这倚山傍水,田园阡陌,诗情画意,风景秀丽;错落的吊脚楼,参天的古树,青石板小路,潺流的清溪的小镇上,真是朴实自然,寂静徜徉,陶醉在这山水掩映中的田园里,多么安宁、惬意、祥和!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二0二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