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宇宙

 读书作乐 2022-01-06

距2029年5月19日北京工体(鸟巢)

个人演唱会还有

2745天 


要为真理而斗争,欢迎回到2049。

公元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横扫全球,一时间,很多正常的社会活动陷入停摆,一场危机主宰了人类世界。但百万年的历史无数次证明,任何危机都从未阻挡人类前进的脚步,每一次危机,都会成为全人类进步的阶梯。于是我们再一次直面挑战,在克服危机的同时,也在从危机中寻找机遇。2020年夏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迎来了毕业季,由于防疫规定,毕业生们无法像往年一样举办盛大的毕业集会,于是他们平地起高楼,重新创造了一个校园,只不过这个校园不在加州,也不在美国,而是存在于虚拟世界——沙盒游戏《我的世界》中,在这里,他们以虚拟的方式,完成了毕业典礼,虽然走出传统略有遗憾,但这种打破常规的全新模式,也必将使他们终身难忘。也是在去年,美国顶流说唱歌手特拉维斯·斯科特,在游戏《堡垒之夜》中,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虚拟演唱会,最终有1230万人参与其中,打破了《堡垒之夜》在线人数的历史记录。

虚拟世界中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2020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典礼

特拉维斯·斯科特

斯科特虚拟演唱会

而随着两大活动的成功举办,很多人开始思考一种全新的可能,长久以来有一种观点都认为,人类存在于一个虚拟世界之中,是由更高级的智慧利用代码模拟出来的,马斯克就提出,人类生活在真实世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对此,受制于意识的局限,我们无法证明,也无从证伪,只能对这一说法持开放态度。但不论真相如何,我们都不必因此感到乐观或是悲观,因为终极真理永远无法洞察,即便我们现在被告知世界并非真实,也是无力回天。但至少,人类毕竟是作为一种拥有智慧的存在,既然如此,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也创造一个虚拟世界,它不仅是此在世界的延伸,更是平行于此在世界的另一番天地。在这里,我们制定自然法则,掌控宇宙运行的规律,在这里,我们建立全新的社会关系,塑造更为良性的生产关系。或许在这里,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或许也是在这里,当某一天,未知的巨大风险袭来之时,人类文明的火种将得以延续。所以很多年后,当我们再度回忆起2020年时,我们想到的也许不只有肆虐的疫情,还有一个新纪元的开始,这就是元宇宙元年,而它真正的起点,则可以追溯到30年前。

1992年,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出版了科幻小说《雪崩》,在这部小说中,斯蒂芬森构想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超现实主义的数字空间,他将其命名为Metaverse,由单词meta和universe组合而成,其中meta的意思既是指本源,也含有超越的意思,所以Metaverse不只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更是一个超脱于现实的宏大宇宙,元宇宙的概念就此诞生。此后没过多久,元宇宙便被搬上了电影荧幕,1999年,《黑客帝国》和《异次元骇客》相继上映,充满奇思幻想、精彩纷呈的虚拟世界,让世人为止惊叹。2009年,电影《阿凡达》上映,伴随着IMAX技术的运用,一个更为磅礴的虚拟世界,突破了人类想象的极限。虽然这些电影在宣传的时候,都并没有强调自己是在构想元宇宙,但是正是通过这些潜移默化,世人逐渐对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中,产生了向往和思考。而到2018年,一部真正以元宇宙为主题的电影终于问世,这便是《头号玩家》,它仿佛将我们带入一场梦境之中,看完之后只有八个字:大开眼界,天马行空。

尼尔·斯蒂芬森

雪崩

异次元骇客

阿凡达

头号玩家

现代社会,技术的迭代总是飞速发展,可能所有人都没有预想到,荧幕上的元宇宙,会如此快速地走进现实生活,继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毕业典礼和斯科特的虚拟演唱会之后,资本之手开始向元宇宙发起冲击。今年3月份,元宇宙第一股、世界最大的多人在线创作游戏——罗布乐思Roblox,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上市第一天,市值便超过了380亿美元,目前它的总市值已经达到了450亿美元。7月份,社交巨头Facebook宣布,要在五年内,转型为一家元宇宙公司,上个月28号,Facebook更是直接把名字改成了Meta,其开创元宇宙的野心可见一斑。8月份,又一大巨头——芯片巨头英伟达突然宣布,已经斥资数亿美元,推出了为元宇宙打造的模拟平台Omniverse,翻译成中文就叫全能宇宙。至于国内,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也是不甘人后,纷纷加入到元宇宙的竞争之中。

罗布乐思

Meta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去预测元宇宙,是否会主导人类未来的生活,甚至我们也不能确定,它是否会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但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我们总要对所有的可能性敞开心扉,融入到人类科技发展的洪流之中,为即将到来的未来做好准备,正所谓:未来已来,只是还没有平均分布。欢迎收看大型娱乐节目回到2049《元宇宙》。

什么是元宇宙?一言以蔽之:元宇宙就是人以【数字身份】,在【完全独立】的状态下,去【自由参与】和【共同生活】的,【多种可能】的数字世界,发展到极致,将对生存进行【重新定义】。当然这一言有点长,再重复一遍你体会一下:元宇宙就是人以【数字身份】,在【完全独立】的状态下,去【自由参与】和【共同生活】的,【多种可能】的数字世界,发展到极致,将对生存进行【重新定义】。可以这么说,放眼全世界,没有比我这个定义更精准的,没办法,这就是智慧。

这其中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数字身份”,这很好理解,元宇宙不是现实世界,不是物理世界,而是一个数字世界、虚拟世界。既然如此,你想参与到这个世界,载体就不可能是肉身,你也塞不进去,而是要借助一个数字身份,是一串代码。这么听起来,元宇宙也没有什么高端,似乎和现在的互联网没有什么两样,比如说你在B站申请一个账号,起名就叫“科学精神晚期患者”,这就是你的数字身份,然后你用这个身份作为载体,在B站这个虚拟世界中,将我猛烈批判一番。在其他网站也是如此,你拥有一个数字身份,或是社交、或是买东西、或是叫外卖、或是发视频、或是叫一个上门按摩。那么元宇宙到底和今天的互联网有什么不一样呢?

这就要说到第二个关键词“完全独立”。你可以思考一下,今天你在网上流窜的时候,你的数字身份是不是完全独立的?也就是说,数字身份是不是独立于你的真实存在?我想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比如说你用注册的账号在外卖平台叫一份饭,那么最后谁是干饭人?是虚拟的数字身份吗?显然不是,干饭的是你这个具体的人,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说你在外卖平台中拥有独立的数字身份。还比如黄博士用微信和女神聊天,在对方的脑海中,她必然知道和她聊天的不是一个虚拟身份,而是一个正在拿着手机、露出猥琐笑容的普信男。所以,如果黄博士在聊天过程中,对女神进行了骚扰,那么最后承担责任的,也不是这个名叫“黄小帅”的数字身份,警察当然可以采取措施,对黄小帅的账号进行封禁,但最后吃牢饭的,还是黄博士这个活生生的法外狂徒。

所以在今天的互联网上,虽然我们拥有各种账号,顶着不同的账号,我们也拥有着不同的身份,但事实上,所有这些数字身份,都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要依附于一个个真实、具体的人,它们只是人的现实行为的某种延伸,说破天只是一个服务于人的工具。不过元宇宙并非如此,元宇宙中的数字身份本身,既拥有实实在在的权利,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在这个世界中,数字身份并不依附于现实的人,元宇宙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法则,如若违背,最终受到惩罚的,就是数字身份本身。你可能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别着急,一会儿我就告诉你,此事干系重大。

元宇宙的第三个关键词,就是“自由参与”。直观感受是,我们今天在各个互联网平台也是很自由的,只要我不违法,只要我爱祖国、爱人民,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已经享有了充分自由度。事实确实如此,但这个自由,还远达不到元宇宙的级别。你可以仔细思考一下,今天的你在互联网上真是自由的吗?其实不是。就比如吃饭,美团饿了么上有成千上万的商家,各种风味的菜品一应俱全,但我今天啥也不想吃,就想吃屎,如果放在现实世界,这很好办,我上哪不能找一坨屎?人屎不好找,狗屎还找不到么?但是你去美团外卖上点一坨屎给我看看,它压根就没有这个选项。但是元宇宙就可以,黄博士这个小人在这走来走去,突然他看见了潘博士的小人,于是黄博士就说,我给你5个比特币,请你给我一坨屎,然后潘博士就照办了,这就是元宇宙高度的自由,当然不论是产出还是消化这坨屎,参与者都不是潘博士或黄博士具体的人,而是他们在元宇宙中的数字身份,这也正是元宇宙数字身份的独立性。还比如说打游戏,王者荣耀,里面有很多角色供你选择,但我今天就想扮演蔡徐坤,对不起,做不到,因为腾讯没有开发。而在元宇宙中,这就不是问题,大不了我这个数字小人,自己做一个背带裤,再加上一件黑色高领T恤,然后再把头发梳成中分,这不就妥了么。这就是元宇宙,我们可以深度参与,创造自己的行为模式。

第四个关键词是“共同生活”。什么叫共同生活,就是在一起搞,今天的互联网,其实在互动性上,已经做到了充分开发,比如说你现在看我的视频,你可以实时发弹幕,既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和其他人互相撕。甚至今天我们看足球篮球比赛,如果你愿意花钱,转播方都会给你提供不同的机位。但是不论如何,今天的互联网生活,其实本质上都是一种“旁观”。元宇宙就不一样了,在元宇宙中你看一场足球比赛,这不只是纯粹的看,而是一场一群人的共同体验。如果你去现场看过球赛或是演唱会就会知道,单纯地在屏幕上看,和花好几百块钱去现场看,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所以元宇宙要带给我们的,正是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这里虽然虚拟,但其实就和真实的物理世界一样,我们可以实现实时的、真实的、充分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说白了,元宇宙就是再造了一个“真实”世界,让你模糊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打破物理空间的束缚。就像扎克伯格所说:元宇宙不是我们在手机或电脑屏幕上看到的互联网,它是一个我们参与的、可以置身其中的全新世界。

今日互联网充分的互动性

元宇宙的第五个关键词是“可能的世界”。这就是重点了,啥意思?意思就是说,目前我们还不清楚元宇宙最终的形态,它有着多种可能,整体上看,大致就是两大类,一是狭义的元宇宙,二是广义的元宇宙。所谓的狭义就是说,把现实世界投射到虚拟世界之中,这样的元宇宙,有可能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其实这件事现在已经在缓慢发生,像是在疫情期间,很多学校把课堂搬到了网上,在虚拟世界中,老师也是为人师表,没有一边抠脚一边敲键盘,学生也是聚精会神、坐姿端正,而且学生与老师之间,也可以像课堂上一样充分互动。当然未来的元宇宙,肯定要高端很多,它要比现在的互联网,映射更为充分,要素更加完备,场景也要更加真实,体验更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发展到极致,也有可能完全取代现实世界,以后所有的人类活动,就全部在元宇宙进行了。

当然也许有一天人类突然感觉,当下这个世界实在没意思,科技锁死、生活无趣、人心不古、世态炎凉,社会也充满病态,完全不值得留恋,那么我们也可以创造一个超脱于现实的世界,这就是广义的元宇宙。它不是对现实物理世界的映射,而是纯粹建立在数字世界中的虚拟时空,与现实世界没有关系,所有的法则和关系,在广义元宇宙这里,都将获得重建,比如说电影《头号玩家》中的虚拟世界,就是如此。也就是说,对于狭义元宇宙来说,现实世界是必要的,甚至也继续处于主导地位。但对于广义元宇宙来说,现实世界就不是必要的,发展到极端情况,物理世界也就无所谓了,一坨肉在这躺着插根管子,维持基本生存,再搞个脑机接口,整个人就活在虚拟世界中。更极端的观点则认为,物理世界不存在也没问题,咱们就作为一个代码,活在虚拟世界中,个体的荣誉感、成就感、幸福感,所有作为一个人的物理感受和精神感受,全都可以在元宇宙得到实现。

除了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之外,狭义元宇宙和广义元宇宙还有一点不同,这就是数量上的不同,由于狭义元宇宙是对现实世界的映射,所以它发展到终极阶段,就必然只剩下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融合的虚拟世界。但在理论上,广义元宇宙可以有无数个,不同的元宇宙有着不同的法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甚至可以建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元宇宙,你就是上帝,你就是造物主,你就是这里的商纣王。

好了说到这里,请你再回忆一下第二个关键词“完全独立”,说数字身份在虚拟世界中,既享有权利,同时也要承担责任和义务,如果违背了虚拟世界中的“法”,受到惩罚的也是数字身份本身。你可能会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无所谓,无非就是封了账号,网络世界就是法外之地,哥们我在现实世界中还是春风得意。但你要知道,在元宇宙时代,元宇宙的重要性将非同小可,这就是最后一个关键词“重新定义”,对生存重新定义。刚才说到,当元宇宙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它不仅会成为现实世界的巨大延伸,甚至会完全取代现实世界、超越现实世界。也就是说,现在存在于现实中的很多社会活动,乃至生物行为,未来都将在元宇宙进行,如果你的数字身份遭受惩罚,必然是你难以承受的。

打个比方,说未来某一天,什么学校、补习班,在现实世界不复存在,全都搬到了虚拟世界,你提高知识水平,只能在元宇宙进行,比如说给你分到元宇宙第三小学,如果你不遵守元宇宙学校的规定,导致自己被开除,那么请问,你还可以去哪里提高知识水平?虽然受惩罚的,只是一个数字身份、一个虚拟账号,但其实你已经丧失了受教育的权利。更进一步的,如果虚拟世界完全取代或超越了现实世界,你本身的肉身,只要在那个已经衰落的现实世界中,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就足够了。那么在事实上,虚拟世界就已经成为了现实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中,如果对你的账号进行封禁,无异于在今天的时代,对你肉体的消灭。毕竟人的本质,就是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消灭了你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属性,你还得瑟什么?只能沦为行尸走肉,那真是生不如死。

好了以上就是元宇宙,一个最为基本的解释,无非就是六大要素:虚拟的世界、独立的身份、自由的参与、共同的生活、世界的重塑,发展到极致,便是对生存的重新定义。把这些理解透彻之后,你就会明白,虚拟世界与今天的互联网是不一样的,不是你叫个外卖、看个视频、买个东西这么简单。但是这里面我们还没有排除一个特殊选项,这就是游戏。

你可以对比一下,今天的游戏其实和元宇宙非常像:虚拟世界这当然没问题。是独立身份吗?当然是,游戏中你的行为,不管是去杀怪物,还是被其他玩家反杀,展开行动和最后承担责任的,都是数字身份,而不是你这个人,不是说你在游戏里把黄博士打死了,现实中的公安局就得把你抓起来,黄博士的复仇,也是在游戏中完成。至于自由参与,游戏也没有问题,当然大部分游戏,有着角色的限制,不过已经有很多游戏,拥有着极高的自由度,像是现在十分流行的我的世界和罗布乐思。再者对于游戏来说,共同生活这个要求就比较低端了,早在十几年前,我们干魔兽世界的时候,那是耳麦一带,谁也不爱,进去副本几十号人互相沟通、团结协作,叮咣五四一顿乱干,我跟你讲,比现实中群殴黄博士还要爽。那么游戏是对世界的重塑,甚至可以对生存进行重新定义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游戏世界有自己的法则和运行规律,它有可能和现实世界很像,也有可能截然不同,总之它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虚拟社会。当然了如果你的游戏账号被封禁,在今天,这并不会影响你的现实存在,但对于某些人来说,游戏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或许他在现实中失意落魄,自己的价值只有到游戏中才能实现,如果游戏账号不复存在,极端一点的,感觉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了。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游戏就是元宇宙的初级阶段,元宇宙就是游戏的高级阶段?

我的世界

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其实通过刚才说的,你应该可以发现,元宇宙虽然虚拟,但其实本质上,等于是重新创造了一个现实世界,那么我们把现实世界和游戏世界做个对比,二者究竟有着怎样根本的区别?答案就是:游戏是中心化的,而现实世界则是去中心化的。

在游戏中,存在着三大基本要素,一是身份系统,二是价值系统,三是运行系统。这很好理解,每一个玩家都有一个身份,这是参与游戏的前提。你打一个小怪,得金币50,打一个大怪,得金币100,打一个超级大怪,得金币1000,然后你用金币,可以和其他玩家交易,可以购买游戏道具。至于RMB玩家,也可以通过充值获得金币,比如说10块钱100个金币,这就是价值系统。毫无疑问,元宇宙的构建,也必然拥有这两大要素。但二者的区别正在于,游戏世界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它存在一个超级权限,这就是所谓的“中心”。

比如说王者荣耀,这个中心就是腾讯的游戏开发部门,原则上说,你游戏角色的生死大权,完全掌握在腾讯手中,它其实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对你的账号进行封禁,或是删除所有信息。当然了现实中,腾讯不会这么干,就算这么干,你也可以去法院告它,不过不论你怎么告,这都是现实世界的问题,回到游戏世界中,腾讯还是那个绝对主宰,更何况,你听说过深圳南山必胜客吗?身为互联网上的个体,其实我们十分脆弱,都要谨言慎行,那是如履薄冰。这是身份系统的中心化,价值系统也是如此,一块皮肤卖多少钱,一个装备卖多少,现实世界的钱与游戏世界的钱,二者之间是怎样的兑换比例,所有这一切,都是游戏运营商的主观决策,它说多少就是多少,你爱玩不玩。运行系统就更好理解了,你想从0级升到100级,必须完成游戏安排的一系列任务。

但是现实世界和元宇宙,就不是中心化,而是去中心化。当然你可能会说,现实世界怎么没有中心,每个国家都有政府,有首脑有元首,放眼全球,还有一个唱高调的联合国,这不是中心么?是。但此中心非彼中心,我们说的去中心化的意思是,世界的发展并没有一个提前写好的剧本,说英国国王在17、18世纪就写好剧本了,安排一场鼠疫祸祸伦敦,然后让一个叫牛顿的小子去乡下避难,再叫一个苹果kucha砸牛顿头上,后来又安排一个名叫瓦特的哥们,说你给我搞个蒸汽机,我要称霸世界啦!现实世界的发展,是各种偶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哪怕个人意志可以左右一时一地,也无法洞悉人类社会的运行趋势,智慧如马克思,也只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至于身份系统和价值系统,也是如此,也是去中心化的,没有一个绝对主宰可以不用负任何责任、无任何理由地决定你的生死,也无法决定全社会的价值体系,不论是道德价值,抑或是经济价值。当然了在帝制时代,理论上说,皇上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剥夺你的生命,但皇上就是绝对主宰么?他本身也是历史偶然性的一部分,就算皇上今天把你宰了,你也有反抗的余地,比如说你儿子将来把他宰了,有道是: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江山轮流坐今日到咱家!而在中心化的游戏世界中,面对游戏运营商,你是无力的,世界是它造的,规则是它定的,说法是它给的,哪怕遭受你所认为的不公,也只能认命。

元宇宙也和现实世界一样,它没有绝对主宰,没有事先写好的剧情,更没有游戏打通关那样的终点。所有元宇宙的参与者,都是社会与历史的创造者,无人可以洞悉整个元宇宙的发展趋势,这就是它独特的魅力。至于如何在元宇宙中实现这种去中心化,这就需要一种全新的数据结构,你也肯定知道,这就是区块链技术。什么是区块链,过去我们曾经做过专题节目,今天再简单解释一下。其实本质上看,区块链就是一个账本,是一种全新的记账模式,我们将其称为“去中心化节点构成的分布式账本”。打个比方,黄博士找潘博士借50块钱,潘博士怕他不还,那怎么办?好办,现实世界的解决方式,就是找一个作为中心的节点,比如说银行。潘博士把自己的50块钱存到银行,黄博士到银行贷款50块钱,二人之间虽然没有达成明面上的借贷关系,但事实上,在银行的过渡之下,借贷行为还是实现了。黄博士去借钱,不必低三下四,过一段时间,潘博士想取走自己的50块钱,银行也会支付几分钱利息,两个人都十分方便,也很放心。

区块链

但是这种中心化的记账模式,虽然安全系数很高,但也不是全然没有风险,万一银行黄了呢?要知道,银行也只是一个以经营为目的的公司,它完全有倒闭的可能性,潘博士把钱存进银行,本质上也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就有风险,很有可能血本无归。那么潘博士借给黄博士50块钱,该如何避免黄博士赖账呢?解决办法就是去中心化。现在潘博士把50块钱给了黄博士,记录这笔借款的,不是潘黄二人自己,也不是银行,而是全世界所有人,70亿人,每人都作下了一个记录:某年某月某日,潘博士借给黄博士50元钱,黄博士承诺在某年某月某日前归还。这就是区块链。可以发现,在这种情况下,黄博士不论是想赖账,还是想篡改、伪造账本,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无法和70亿人达成共谋,这就叫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如此一来,账户的安全就得到了充分保证。

回到元宇宙,也是如此,我创建了一个身份,记录这个身份的存在,以及它产生的所有行为,并不是一个处于中心位置的管理员,而是元宇宙中所有的人,如此一来,就不存在一个开发者或是管理者可以消灭你的身份,复制你的身份,或是毁灭你的价值,所以元宇宙的身份系统,是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之上的。除此之外,元宇宙的价值系统也是如此。在今天的游戏世界中,一件道具值多少钱,完全是开发者的主观定价,你爱买不买,但是到了元宇宙,由于不存在绝对的中心,所以定价这件事,就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那么一样东西或一种行为,我们该怎么确定它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到底价值多少呢?在现实世界,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就是三个字——稀缺性。有稀缺性,就可以产生交换价值和交易价值。高稀缺性价值就高,低稀缺性价值就低。比如说黄金为什么要比空气值钱,LV的包为什么要比鸿星尔克的包值钱,就是因为黄金和LV有着高稀缺性,还比如说我为什么唱歌可以赚钱,你唱歌就不能赚钱,原因也是我独一无二的唱功。

在现实世界,这套法则可以良好地运行起来,但是到了虚拟世界,就变得不再容易。比如说我在虚拟世界画了一幅画,名叫《黄娜丽莎》,看起来它是一幅画,但本质上,它不过是一串代码,既然是代码,就可以无限复制。别人只要搞到一样的代码,那么不论从任何角度看,他手中的《黄娜丽莎》都和我手中的《黄娜丽莎》,是一样一样一样的,极端情况下,元宇宙中的人为了获得利益,会复制出无数《黄娜丽莎》,最终导致它一文不名,那么我的付出不就打水漂了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办法同样是区块链。具体的看,这又是区块链中的一项新技术,名为Non-Fungible Token,意思是非同质化代币,简称NFT。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我也很难说清,专业性非常强,简单来说,它就是元宇宙里的数字版权,是数字物权的一个合约。有了这个东西,元宇宙中的数字物品,就具有了不可分割、不可复制的特性,哪怕你在视觉上,搞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东西,人们也知道这是盗版。现在NFT技术已经获得了应用,这就是目前美国非常火的NFT头像,一个模模糊糊的小破头像,价值动辄数万美元,为什么这么贵,原因就是无法复制。

NFT头像

所以去中心化的存在,是元宇宙得以运行的首要前提。目前来看,最符合这种设定的,就是游戏罗布乐思,因为它正是采用了去中心化的发展方式,十分接近元宇宙的初级形态,所以称它为元宇宙第一股,并非夸大其词,更不是什么炒作概念。可以设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当沉浸式的游戏体验,与罗布乐思这种游戏完美结合之后,元宇宙时代将真正到来。当然我们着急,我们想预知未来,我们想提前做好准备,那么一个真正的元宇宙,到底何时才会到来呢?要想预测,现在我们不妨站在历史的起点,来思考一下到底怎样创建一个元宇宙。很简单,就和把大象装冰箱一样,统共分三步。

这第一步,就是首先你得有个冰箱,对应到元宇宙,冰箱就是基础设施。理想中的元宇宙,可以同时容纳百万级、千万级,甚至是亿级数量的人,同时在线开展活动。这要比现在的吃鸡游戏,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所以依靠今天的网络基础设施,肯定玩不转,现在这个网,玩儿个吃鸡都能卡。支撑元宇宙的运行,必须要有强大的电力系统,超低延迟的通讯网络,超强算力的云计算,还有全新的开放的网络协议。当然有这些还不够,这些固然可以支撑元宇宙的运行,问题是你自己的设备带不动,所以基础设施还要包括各种硬件。

说起这个硬件,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目前很火热的VR和AR,刚才也讲到,沉浸式体验应该是元宇宙的一项重要特征。所以这个硬件,就不可能是简单的屏幕,至少也得是《头号玩家》中的VR头盔,更高级的技术就是《黑客帝国》里的脑机接口,反正就是越沉浸越好。不过现在也有一种相反的观点认为,并不是感知越沉浸,我们距离元宇宙就越近,像是Decentraland、The Sandbox,还有CryptoVoxels,这三个公认的早期元宇宙,人家就不用借助沉浸式设备,直接就在电脑上干。有人认为,如果过分强调沉浸式体验,有可能会让人的认知产生混乱,就像《盗梦空间》一样,小李子的老婆最后疯了跳楼了。当然了如果有一天,肉身不再重要,人可以变成代码活在虚拟世界中,这就另当别论。除了沉浸式体验之外,我们的设备也要具备强大的算力,专业说法叫“边缘算力”,这就不用解释了,芯片产业还是要继续努力。

Decentraland

妥了第一步各种基础设施和硬件解决之后,现在就要搞第二步了,把大象装进去,这个大象就是各种场景和应用,有了这些东西,我们才能在元宇宙中展开行动。关于这一方面,那想象就可以天马行空了,现实世界有什么,都可以搬进去,现实世界没有的,也可以凭空创造,现在让我去预测元宇宙会有怎样的应用场景,我觉得意义也不大,总之超乎想象。

最后一步第三步,把冰箱门带上,基础设施、软件、硬件全都搞定之后,二者一结合,元宇宙的时代就此到来。目前来看,人类已经开始了初步的探索阶段,而且卓有成效,底层的区块链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软硬件供应商,也纷纷加入到激烈的竞争之中。Facebook就豪言,要用五年时间,开启元宇宙的时代,它的这个说法也不是毫无根据,因为现在NFT的市场规模,大约是200亿美元,而全球GDP高达80万亿美元,如果说元宇宙时代到来,那么NFT的市场规模,至少也得搞个万亿美元,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到达元宇宙的临界点,差不多就是五年时间。

当然了即便元宇宙已经创立,这也仅仅是个开始,因为现实世界中的各种问题,在元宇宙也必然存在,比如说我们该如何在新的世界中建立共识,这应该是一个美好的元宇宙,还是一个暴力的元宇宙,这应该是一个能者多得、不劳无获的元宇宙,还是一个绝对平坦、按需分配的元宇宙?元宇宙最终的目标,究竟是创建一个怎样的世界?这还只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价值观、伦理,等各种问题,都需要人类进行持续的探索,而且还要考虑到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反向影响。所有这些,目前我们都无法做出合理预测,那就干吧,正所谓: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好了今天的最后,我们要回到一个本源性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元宇宙?关于这个疑问,很多人给出了不同的解答,有人提出,人类可以在元宇宙中,衍生出全新的职业,从而创造出全新的价值。有人提出,人类可以在元宇宙中,探索现实社会的发展模式,从而创造更美好的人类社会。还有人提出,人类可以在元宇宙中,达成更高效的协作,从而推动文明的进步。这些回答固然有着现实意义,未来也很有可能达成实现,但我认为,它们其实都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我的答案是,元宇宙,就是文明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且这个答案,或许早在1950年,就已经隐约闪现,虽然当时还没有互联网,甚至第一台计算机ENIAC,也只诞生四年时间。

1950年,在一次闲聊中,意大利科学家费米提出,原则上看,宇宙是无穷大的,恒星尚且数不胜数,行星更是不计其数,在这样的宇宙中,智慧生命绝非地球独有,外星人一定存在,但另一方面,它们又在哪里呢?为什么外星人从来没有到访地球,甚至都未曾与人类建立任何联系。这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70年间,对于费米悖论,无数人给出了无数解答:有人说,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毁灭于核战争;有人说,宇宙是一个黑暗森林,任何文明都不敢贸然暴露自己,否则必将万劫不复;还有人更为极端,认为费米的假设是错误的,智慧文明在宇宙中少之又少,面对浩渺的宇宙,文明之间产生交流的几率几乎为0。

那么你是否想过这样一种可能,比人类文明高级的外星文明普遍存在,但他们对外部世界并不感兴趣,全都躲在家里打游戏。这种解释看似荒诞至极,但却细思极恐。因为小至一个城市,大至一个国家,乃至更大的星球文明,任何一个文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空间的扩张,否则资源必然耗尽,最终灭亡。而空间扩张的第一种方式,毫无疑问就是走向太空,但或许不论任何文明,在太空扩展之路上,都会遭遇必然的技术瓶颈,这种瓶颈可能是燃料,可能是材料,也有可能是生命体自身的极限,不论为何,都导致走向太空存在着一个极限。而当到达极限之后,空间扩张的唯一方向,便只剩下虚拟空间。

在这样世界中,空间得以无限延展,甚至肉体的存在变得不再必须,但即便如此,生命仍在生息繁衍,价值依然在不断生成,文明依旧永续发展。或许今天的人类世界,也正是这样一种虚拟文明,只不过受限于算法的极限,我们依然要继续向内寻求,去创造并探索一个全新的元宇宙。这会是一个更好的世界吗?我们不知道,但该来的总归会来,一旦来了,就必须接受。而此刻,站在历史起点的我们,也只能报以乐观的期待,当有一天,人类文明走进了元宇宙,我希望,在那里,我们不再有俗务的纷繁;在那里,处处是梦里高尚的灵幻。在那里,心情可以编织,编织成温柔且宜人的湖畔;在那里,信念也在生长,生长成绵延而坚固的山峦。你,会在我的临川,默默地为我们劳作,那永不着凉的菜饭;我,会在你的彼岸,静静地为我们打造,那即将远航的风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