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湖湿地,我们美丽的家园》 地方教材编写方案

 华政书馆 2022-01-06

《网湖湿地,我们美丽的家园》

地方教材编写方案

一、教材编写目的和意义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不可小觑。

湿地文化是人们近年来所关注并加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理念。湿地文化是一个人为的过程,是人类在利用湿地、改造湿地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物质文化是源于湿地环境之中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它与湿地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精神文化是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文化

阳新网湖湿地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和特色文化,是人类与湿地长达千年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给现代人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一张色彩斑斓、美丽和谐的织锦,需要我们备加珍惜。

因此,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基于阳新文化的湿地文化、自然教育素材,以丰富地方课程资源。研发地方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土、爱乡情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学校教育和校外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为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推进课改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教材编写背景

编写《网湖湿地》校本教材,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在人文学科的教学中注意开发和利用地方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要求教师将地方教材与国家统编教材一起配合使用。通过地方文化知识教学引导学生从人文的角度去认识当地的社会现实、社会热点问题,使教学真正服务于当地社会发展;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乡土文化的访问、实地考察、研讨等多种形式,增强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对青少年的感染和教育。乡土文化教学已经成为地方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

3地方课程的开发,还能够充分展示地方文化魅力,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事关文化的传承

2、现有丰富的课程资源。

我们世代生活的家园——阳新,是一座的文化城,翰墨飘香,千古继胜,名流俊杰,鸿儒重臣,薪火相传,弦歌不辍,留下了极为丰厚的文化遗存。内涵深厚的文化资源与秀美的生态资源相互交融,使阳新获得了百湖鱼米之乡的美誉。

网湖湿地具有集水域、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资源。这里有壮丽的水域景观,良好的自然和水域环境,也有夺目的人文景观。明代以前就有文人墨客涉足此地观光游览, 网湖泛区正好地处“三国旅游线”上,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历数保护区内及周边人文景点,东有“长江锁钥”半壁山,吴国太守甘宁墓,岳飞取铜制兵器的封三洞铜矿,矿冶重地――丰山铜矿;南有坡山碧云洞“苏学士洗墨池”,窈窕深遂而内藏“犀牛”、“云鹤”、“松月”、“石床”的飞云洞,古景“宋山樵唱”的宋家山;西有宝塔湖内文峰塔;北有湖中岛道士山、碧螺山。

这些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为我们编写地方教材、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教材编写原则

本教材的编写强调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可行性的有机统一,校本研发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材内容可在阳新浩瀚的人文、古迹、风俗、特产和网湖湿地文化中发掘和选择,材料的选择应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既要突出思想情感、价值观教育,也要体现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使教材真正成为国家教材的有益补充。

2、创新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材的编撰结构与教学方式,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实践,使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其创新潜能和实践潜能均能达到良好的培养和挖掘。

3、知识性、趣味性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教材编撰的形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趣味性。将知识童趣化,寓教于乐,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4、课内外结合的原则

教材编撰的板块体例,应注重课内外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互为渗透,课内习得的知识通过课外实践物化为学生的运用能力与良好习惯。

教材编写内容

1、书名:《网湖湿地

2、内容架构

本书将作为58年级的地方教材使用,教材内容包含:序言、目录和个单元的主体课程。大单元版块分别是“魅力阳新”多彩湿地”“走进湿地”“特色物产”“文化湿地”“湿地之痛”保护湿地”“美好家园”。每单元含若干课时,有单元导读。每课后有资料链接和作业。(见2:《网湖湿地,我们美丽的家园》编写大纲

五.教材适用范围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全中小学五、六、七、八年级学生。

六.教材编写体例

1. 课文主体:以感性生动的文字,对课文主题进行描述,提供基本的知识性文字介绍,同时配上丰富图片,以呈现图文并茂的视觉效果。

2.“阅读加油站”:在主体课文的基础上,以富有趣味性的学习内容,对主体课文进行提升和深化,充分挖掘课文的内涵。

3.“知识驿站”:提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知识链接。这个小栏目的设计要求是有趣、好读,从另一个小侧面增强课文的故事性、可读性,同时也是对课文主题的拓展和延伸。

4.“我思我行”:结合课文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些以学生日常生活为背景的可感的、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体验和思考,以达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目的。比如可通过上图书馆看书、上网查资料、问师长、问同学等方式来获得答案;或让学生围绕本课主题,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观察、体验、思考,谈谈感受。

结合课文的学习内容,以社会实践为出发点,设计一些简单的活动类小栏目,引导学生对某一知识或现象,进行“查一查”“填一填”“写一写”等调查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将获得的信息、数据、体验、感受进行加工整理,然后以文字、图画、表格等形式表达出来,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材编写特点

1、趣味性:教材表达形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图文并茂,从感官视觉上能吸引学生,达到趣味盎然的效果。

2、可读性: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力争做到文章通俗易懂、短小精悍,主题鲜明,观点正确。同时,易于理解和运用。

3、针对性:教材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4、实践性:教材中要凸现教育实践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每篇课文后面可增设“想一想、做一做、填一填、写一写”等小栏目,使其具有直观性、实用性、实践性。

八.教材编写机构

成立教材编写小组,注明编写章节,分工合作,责任到人。

编委会(待定)

顾问: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编委

 编:

副主编:

执行主编:

编写小组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排版与美术设计:

 影:

具体分工: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九、编写工作流程

1、第一步制定方案。(2018年1月)

2、第二步完成资料与图片的搜集。(2018年1—2月)

3、第三步进行资料分配及编写分工。(2018年3月)

4、第四步交初稿。(2018年4月)

5、第五步审核稿件。(2018年6月)

6、第六步核对并最后定稿。(2018年7月)

7、出书,教材进校园。(2018年8月)

十.其他

     1.印数:50000

     2.开本:787mm×1092mm

     3.字数:150千字

     4.印刷:铜版彩印

本书编写组

2018年1月2日

1:经费预算:________________元

  1.资料费32640元:(拟编辑小学本和中学本,每册按102个页码计,每个页码用图片3-4幅和500字的资料,每页付有关单位或人员资料费40元计,204×4×40=32640元)

  2.打印及材料费14256元:每页(彩色)按照5元计算,初稿及送审稿按照3次计算,每次打印6册,即204×5×3×6=18360元)

  3.交通费和差旅费5000元。

4.出版社编辑管理费:____元×50000册  

  以上4项共需经费________________元。

2:《网湖湿地,我们美丽的家园》编写大纲

《网湖湿地,我们美丽的家园》编写大纲

2017年12月15日

前言

概述湿地,教材编写目的和意义,教材导教导读,编写过程等。

第一课  走进湿地

认识湿地,诠释湿地定义、类型、功能价值等。

第二课  美丽家乡

简述阳新县概况,从生态、红色、人文简述,重点讲述阳新生态资源,突出湿地资源。

第三课  华中自然瑰宝

讲述网湖湿地的地理位置、由来、组成等,抽象概述网湖湿地的美丽。

第四课  生命的源泉

围绕湿地之水,讲述网湖湿地的气候、降雨、地质构造、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以及衍生生命(动植物)的概述。

第五课  绚丽多彩的湿地植物

概述网湖湿地丰富的植物,重点讲述湿地植物的类型、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植物功能与作用。

第六课  丰富多姿的湿地动物

全面讲述网湖湿地的动物资源,包括浮游、底栖、两栖、爬行、脊椎(鸟、兽、鱼等)等动物,重点讲述保护野生动物(非水鸟)。

第七课  湿地精灵

重点讲述网湖湿地的水鸟,包括水鸟种群数量、生活习性、候鸟迁徙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水鸟)。

第八课  生命共同体

讲述网湖湿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湿地与森林相连续复合生态系统,讲述生态系统组成、食物链等基本知识。

第九课  迷人的自然风光

讲述网湖湿地的自然风光,包括山体、植被、水域、鸟类、生态系统等自然风光、自然景点,以及如何欣赏自然风光。

第十课  人文湿地

讲述网湖湿地的人文景观和人文风情。包括名人遗迹、重大设施、传说景点等人文景观,因湿地形成的民风民俗、传说典故、民间艺术等人文风情。

第十一课  我们的骄傲

讲述网湖湿地的保护意义和价值,包括生态、经济、社会的价值,增强保护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第十二课  湿地之痛

讲述网湖湿地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面临的威胁。包括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环境污染、生物削减、外来物种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开发建设、人为活动等造成的威胁。

第十三课  保护在行动

讲述县政府保护采取的措施,包括成立保护区、整治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湿地、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保护。

第十四课  自然的守护

讲述自然保护区的定义、功能、作用,以及保护要求,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成立、历史沿革、保护体系、发展建设等。

第十五课  我们在行动

讲述工作人员、社会人士等湿地保护者做的保护工作,重点讲述学生应该如何去关心、保护湿地。

第十六课  我们的家园更美了

讲述通过一系列保护,描绘网湖湿地美好愿景,激发学生保护热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