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是否想过,那些令人费解的商业现象背后的“迷因”是什么?

 昵称22998329 2022-01-06
图片

你可能之前没听过“迷因”这个词,但“迷因”无处不在:蜜雪冰城那句“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实际上是源自于19世纪70年代诞生的美国民歌《哦,苏珊娜》;“小镇做题家”“内卷”这些社会学词语短期内传遍全网,引发了共鸣;实力派演员于和伟在沉寂了十几年之后,却因为一段魔性跳舞的短视频重新蹿红。

这些不断传播的基本单位——《哦,苏珊娜》的旋律、某个社会学名词、某些影视片段,就是一个个“迷因”。

撰 文 | 范米扬 《迷因电波》栏目主理人
责 编 | 施 杨

▪无印良品与共产主义

沙县小吃里的汉斯·瓦格纳

从伊斯兰到乔布斯:商业天才背后隐藏了什么

原研哉就是日本武士:日本设计的封建生态

创新者的黄昏:设计师的差点让乐高破产

现代世界的来源之“办公室进化史”

大家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这些选题涉及了商业、设计、品牌、传播、文化的相关话题。如果想要总结一下这些内容的特点,我们想用“迷因”这个词来描述最为准确。事实上,《中欧商业评论》在今天上线了一档全新的播客栏目,名字就叫:迷因电波。

图片

“迷因”是什么意思?

“电波”的含义比较直接,指的是电台,也就是这档播客节目。我们想重点介绍一下“迷因”的含义。“迷因”翻译自英文单词“meme”,这个词由英国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1976年所创造。这个词的本意是“模仿”,道金斯用它来阐释生物界某些基因片段的广泛传播,同时他又将这个概念延伸到传播学领域,指代某些文化现象的广泛传播,这些现象包括旋律、流行语、图像、理论和思想。

你可能之前没听过“迷因”这个词,但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中“迷因”的影响中:蜜雪冰城那句“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实际上是源自于19世纪70年代诞生的美国民歌《哦,苏珊娜》;“小镇做题家”“内卷”这些社会学词语短期内传遍全网,引发了共鸣;实力派演员于和伟在沉寂了十几年之后,却因为一段魔性跳舞的短视频重新蹿红。

而这些不断传播的基本单位——《哦,苏珊娜》的旋律、某个社会学名词、某些影视片段,就是一个个“迷因”。“迷因电波”这个播客栏目想关注的,是商业、设计、品牌和文化中的“迷因”,也就是从我们日常流行的“设计品”中寻找某种文化母体,这些设计品可能包括了数码产品、生活用品、服装、建筑、城市、软件和游戏等。

举例来讲,爱马仕的某款卫衣产品,是以三千年前埃及图坦卡蒙墓穴中的的法老艺术品为设计灵感,而某快时尚品牌对这件卫衣又进行了二次改装,将其变成一款普通人也能消费得起的产品,甚至流传到某个三线城市的大街小巷。

沙县小吃的某款椅子非常常见,但是实际上它是丹麦设计大师汉斯·瓦格纳的作品,瓦格纳的设计风格曾经受到明朝家具的影响,而就大师本人的文化追求来讲,又可能追溯到北欧灭世神话中的“诸神黄昏”。

图片

沙县小吃里的牛角椅

在这两个案例中,获得广泛使用的卫衣和椅子,都成为具有“迷因属性”的产品。而那些大众流行品牌,他们的商业本质就是通过设计这个工具来制造大范围的流行。

图片

我们研究四个方面的“迷迷之因”

当然,不必执着于“迷因”一词的学术定义,栏目本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元的。在我们前期的规划中,播客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大的方面:

  • 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

这一部分我们称之为“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这部分内容也是跟“迷因”这个主题最为接近的,也就是探究日常用品和事物背后的发展源流和脉络。比如我们第一期节目的内容,就是讲现代办公室的来源和演化。在下文中我们有更具体的内容介绍,大家也可以直接在文章底部进行收听。

  • 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交错纠缠

像苹果、耐克这类偶像品牌历来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但是目前多数对品牌的阐述都是从市场和营销层面来说的。在“迷因电波”的节目中,我们会超脱开这个层面,更多关注到品牌与社会学之间的关系。

在我们的节目中,其中有一期就是讲为什么非裔美国人喜欢抢劫耐克的门店,这跟耐克发展初期那种关注种族问题的品牌策略不无关系。在另一期节目中,我们聊了“无印良品”和“共产主义”之间的纠缠,讲述了无印良品创始人的隐秘精神世界。

图片
堤清二与《消费社会批判》

  • 迷因背后的know-how分析

Know-how指的是事物发展背后的核心原因或技能,因此这一部分内容的内容也为理论化,“干货”也会更多。还是以我们某期讲乐高积木的节目为例:在“设计思维”被各个国家提倡的今天,乐高却在十多年前就裁掉了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设计部门,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会在这期节目中进行讲述。

  • 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所谓虚假神话,就是市面上流行的一些看似有道理的商业故事或者鸡汤。而我们想要做的,就是对很多流传说法进行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探究那些商业传奇背后的真相。

比如,人们常用马车和汽车来比喻消费者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但是实际上,通用、别克、凯迪拉克、克莱斯勒等多个主流汽车品牌都是由马车商参与创立的。乔布斯经常被人们尊崇为慧眼如炬的天才,但是实际上,乔布斯有多次商业判断是完全错误的——这其中就包括iPhone的多点触控。


图片
第一期:“办公室”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

在第一期的节目中,我们会从多个角度来复盘现代办公室的产生。清朝官员李鸿章去美国考察交流,被纽约曼哈顿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所震,这些摩天大楼的用途,其实就是早期的大公司用于职员们办公。

图片

点击图片调转至喜马拉雅平台订阅收听


二战之后,郭敬明小说中常常描绘的那种玻璃幕墙大厦开始出现,这些办公楼成为白领们“上等人”的象征。而进入70年代,企业界也开始出现“铁饭碗”的概念,以IBM为代表的公司喜欢追求员工形象整齐划一,这也为电影《黑客帝国》的场景提供了灵感。

图片
城市玻璃幕墙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催生了一批新的商业巨头,而赫尔曼·米勒公司的两个关键产品的,奠定了我们今天办公室的雏形。

图片
赫尔曼·米勒行动办公室产品

本期节目从健身房、摩天大厦、管理学、IBM等多个不同角度,横跨150年的时间轴,讲述了现代办公室发展的源头和脉络,欢迎大家收听!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