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隔离日记|第七天: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磨砻砥砺 2022-01-06

图片

不知道这双鞋还能再跑几个三公里

12月28日   周二   多云间晴

第七天。今天是我酒店集中隔离的第七天了。今天过完,隔离期过半。是快了,还是慢了?

下午一点四十分。我拉上两层窗帘,只保留一盏台灯。我想让自己被黑暗包围。可当我重新又坐到电脑跟前,当我打出“西安隔离日记,第七天”这几个字眼的时候,我并不清楚我下来要写些什么。我知道我不会一直在酒店住下去,也不会一直继续这样的记录和表达。七天后,我要么回到家里,当然如果不排除后几天我被感染病毒可能性的话,我要么进入更高级别的隔离区。

昨天妻子朋友圈转发我的第六篇日记时说,我希望第十四篇日记是老刘的最后一篇隔离日记。我理解她的意思。因为就在前两天,她的一位同样在酒店隔离的朋友,在十四天隔离期就要结束的前一天,所在隔离酒店的医务人员被确诊为阳性,所以,她仍然需要继续隔离十四天。家里只留着她不会做饭的老爹和一个上网课的孩子。前几日还可以帮他们叫些外卖,这几天外卖肯定是没有,也不知道是怎么生活。

在我们身边,在当下的这个城市里,不但有肆虐的病毒,有默默隐忍为抗疫工作努力奔跑的人,也有不听管控麻木不仁心存侥幸的流窜者,有为了生活和居所担忧不已的外来者,也有在家整日喝酒吃肉的隔离者。疫情在变化,政策在变化,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的情绪也在变化。

外面警笛鸣叫,居家的人们按照“史上最严管控政策”正在排队测试核酸或者排队买菜,我能做的就是住在一日三餐不愁的酒店里写些不疼不痒的文字。熬。我们的城市需要熬,我们每一个人也都需要熬。熬过去就是回归一切,就又是抗疫胜利的欢呼,又是民众满满的骄傲。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又哪里有胜利之说呢。抗疫紧要关头,而作为一个集中隔离者,我能做的只是记录,真实地记录下一个隔离者在这特殊时期的生活点滴和所思所想。

图片

做完核酸,距离吃饭的时间还早,准备再跑三公里。

早上醒来,先看一个读者的留言:感谢你记录了特殊时期的疫情状况,我每天都会去看你的日记,昨天把你一段文字发在小区业主群里,得到大家的认可。

另一位读者留言:独处或许让人更加沉稳,不荒废时间的独处会让人感觉特别充实,这段时间的所见所想或许也是人生中特别珍贵的东西吧,谢谢老师。您的文章带给我特别的力量。谢谢为这座城市努力的每一个人!

隔离日记写到了今天这个份上,无论好坏都是要坚持记录。固然我得到了很多鼓舞和认可,我给一些人带去了温暖和力量,可这些都不是我最初的发心。我希望在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里,我能写出一种细腻而真实的感受,独立而深刻的思考,能彰显出文字的力量、思考的价值和人的精神。我知道我的拙劣的记录距离我的初心还有很大距离,但我在尝试,也在努力。

我宁愿去描述我生活在隔离区的每个细节和每一分钟思考,我也不想去通过激情澎湃的词藻、动人心弦的情节和生动感人的故事去献媚或者哗众。这只是我一个人的,微不足道的记录。我希望我能贴着地面去写,这地面是我隔离生活的地面,是我情绪变化的地面,也是我独立思索的地面。这是我文学练习的实验,更是一段特殊时光的真诚记录。

为了尝试着改变,我今天特意调整了写作的时间,改到了中午以后。我不想再要那种上班状态记录的感觉,我想让自己放松些,文字也随性些。我希望让文字自己流出来,而我不过是一个满脸胡茬认真码字的人。

早上是七点的闹钟叫醒的。这两天的睡眠基本正常,早上醒来有种进入某种日子的感觉。似乎松懈了,也踏实了。毫无无目的地刷了一会手机,最新的新闻我是昨晚基本都已经看过的了,回复了一些朋友在日记后和朋友圈里的留言。开了台灯,坐起来摸过书的时候,看到群里已经有接龙汇报体温的消息了。正常的汇报体温是上午九点和下午四点,但医务人员通常会早提醒。这个点大家肯定都是还在睡觉。我一边胳肢窝夹住了体温计,一边翻书。心里希望自己是群内第一个汇报的人,看了几次却三十六度不到。可能是我坐起来看书,上半身没穿外套,本身温度就低。又过一会,三十六度一,群内第一个汇报了。

图片

酒店的隔离餐荤素搭配营养口味一直也不错

刚看了一会书,走廊里的广播响了:所有隔离人员注意,早上八点从六楼开始进行全员检测,请大家提前打开一码通,备好身份证。急忙起床穿衣,打扫卫生,刚收拾停顿,医务人员就来敲门了。

做完核酸,距离吃饭的时间还早,准备再跑三公里。大约是睡的太晚,身体不是很轻松。一边跑,一边瞅着楼下的警车。从昨天(27日)零时起,管控升级之后,一大早警车就一直停在楼下。所有过路的车辆和行人都要盘查,甚至包括公交车和垃圾车。疫情防控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所有人都不能马虎。

我一边跑步,一边听着走廊里的广播声。六楼、七楼、八楼、九楼、十楼、十一楼、十二楼。我原本以为隔离的酒店只到九楼,是从一到九楼。原来上面还有这么多,前几天没有叫到是因为没有隔离人员入住。我边跑着,边注意听着广播里的声音。当我跑到门后的时候,突然响起了急促而响亮的敲门声。我着实被吓了一跳.

这是送早餐的人。刚来的那几天里,送餐的时候,除了敲门还会说声取餐。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只剩下敲门声了。大概送餐的人也已经疲倦了敲门和喊取餐,就索性只是敲门了。但还要保证这敲门声,必须要让屋子里的人听到,所以敲门声也就变得响亮而急促。在一人独处一室的一天中,这种突然响起的三次敲门声,可能会带来一点惊醒的意味,尤其是屋内的人在若有所思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

做过核酸采样的人就可以先吃早饭了,没有做过的要等采样之后再吃。走廊里的广播也在不停地提醒。当我坐下来开始吃早餐的时候,广播里的声音叫到了十三楼、十四楼、十五楼、十六楼、十七楼。我将十七的数字发给了妻子。坦白说,我有点震惊了。

记得二十二号的中午,工作人员把房卡和体温计交给我之后。用对讲机说,八楼入住已满。我确实就住在八楼最靠里面的房间,我的对面是贴有封条的安全通道。假设说,我入住的那天八楼以上还都没有住人,那么就是说,这七天以来楼上住满了九层人。如果每层人数也按八楼的十二人算的话,也就是我入住六天以来,楼上住满了一百零八人。虽然,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测,因为我不清楚楼上的房间是不是跟下面一样多,但我还是感受到了些许震惊。这只是一个隔离酒店,全市算下来数字就很庞大了。吃饭的时候就刷到新闻:27日核酸检测全省新增阳性病例180人。这是让多少工作人员又忙了一宿。情况非常严峻,所以再严格的防控措施都不为过了。

吃喝之后就是拉撒。早上如厕的时候,大便通畅了许多,而且基本形成了十点钟前后的规律。我想跟这两天跑步,和特意吃了来时带的苹果喝了纯奶有关系,当然,酒店的隔离餐荤素搭配营养口味一直也不错。昨晚还意外地供应了三个小橘子和一小盒酸奶。我拿着酸奶盒,站在窗前,咂了很久。

图片

我拿着酸奶盒,站在窗前,咂了很久。

其实我原本吃饭是没有那么在乎的,那天看了上海张医生的视频: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怎么办?讲到了轻度和重度的区别,轻度到重度的转化比例,重度的死亡率,以及病人提高免疫力的核心。他强调了要多吃鸡蛋喝牛奶补充蛋白质,还要保持心情放松、大便通畅。

虽然我们这种酒店集中隔离的人,不可能都感染上病毒,确诊为阳性,但毕竟我们身处污染区,有初次筛查阳性的人在这里待检,确诊后从这里转到医院,也有在这里检测几次之后确诊阳性的,包括在这里的医务人员和酒店工作人员都有被感染和传播病毒的可能性。多数的轻度病例都可以通过治疗得到痊愈,也只有约百分之十五的重症才可能死掉,但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被感染,而且谁都有被传染的可能。我们现在把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管控和居家隔离,就是为了排除这种可能,力争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我最近偶尔会在朋友圈发一下日常生活的图片,我要告诉大家,不能大意,注意防护,其实病毒离你并不遥远。常有朋友留言说,你这环境好,一日三餐营养丰富,还送到跟前。吃吃喝喝睡睡,美得很。我常常无言以对。不是所有人的生活都仅仅在乎吃吃喝喝睡睡的,虽然吃喝睡依然重要。每一个隔离的人,都不是来贪图酒店的环境和一日三餐的。当你一个人隔离十四天,每天核酸检测汇报体温,每天几次楼道里都是刺鼻的消毒水的味道,等待投食的当当的敲门声,明明核酸检测阴性却每天打开红色的一码通,工作人员在与你接触时会有意保持很远的距离,楼下无论白天晚上不时响起急救车和警车警报声,试想那个时候,酒店的环境和一日三餐还是问题嘛。

很多事情就好比围城,里面的人觉得外面好,外面的人觉得里面好。不过,突然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有一处独立空间,对我们每一个人自我休息、学习和思考,也是很难得的一个机会。

图片

让我自己也停一停,养一养身体,等一等灵魂。

一个朋友在朋友圈发问:如果疫情之后,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她自己的回答是,要买一个大大的冰箱,里面装满各种各样的肉。一个朋友在我图片下留言:病毒教会我们意识到独处、思考、还有自由的可贵。远在南方的大姐,给我发来消息:我们离得远,也帮不上忙,只希望家人都没事,一家人平平安安就好。

妻子晚上留言:儿子这两天自己上网课自己提交作业,评上了两次优秀作业,带劲了。上课自觉,健身跑步,还帮忙做饭、洗衣服,拖地,你明天有时间打个视频,表扬一样。

当志愿者的朋友给我说,在小区忙一天很累的,他们小区有一单元是发现阳性病例最早封闭的,每天为了这一单元人的吃饭,起码需要三个志愿者忙碌一个工作日。因为小区周边都是超市和果肉蔬菜市场,卖菜相对方便。每天两个志愿者在外面搬运,一志愿者在里面用平板车拉上楼。每天拉进去的都有很多肉和酒,很多业主就在家里喝酒烤肉。

一个姐姐说,这几天做了不少针线活,还有明年的规划。疫情面前,我们都太渺小了。明年我退出现在的圈子,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房子都找好了,就在翠华山下。

一个居家隔离的朋友说,疫情历练的还有我们的心智和坚定的意志,我10天吃了三颗白菜,50颗大枣。这种收获是安静,宁静,心静。生活成本并不高,疫情以后会更加珍惜后半生。

疫情当前,城市生病,也给了我们每一个人自我休养和自我思考的机会。当城市被迫停下来的时候,让我们自己也停一停,养一养身体,等一等灵魂。每个人都对自己问一句:我们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