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缘巧合下,我从《内经》被删掉的4万多字中,找到肾囊肿的方子后,才突然明白:中医江河日下,其实是有原...

 tnj660630 2022-01-06
机缘巧合下,我从《内经》被删掉的4万多字中,找到肾囊肿的方子后,才突然明白:中医江河日下,其实是有原因的。

恩师一辈子无儿无女,他临走前,把我叫到床前说:能教你的我已经全部教给你了,没有给你的,就只有这一本书了。

我心想:中医治病,最忌讳生搬硬套,区区一本书,有这么重要吗?而且还是随处可见的《黄帝内经》。

但是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为什么呢?

其实,我们今天读现存的《黄帝内经》,老感觉前言不搭后语,前后意思矛盾,其实这不能怪岐伯黄帝,跟他们没关系,因为上古医学流传到现在,一共经历了三次浩劫。

第一次,是楚霸王项羽进了咸阳城烧杀抢掠,烧光了先秦时期的所有文明积累,上古七家医学的其中六家在这场中华文明大浩劫中永远地消失了。

第二次,八王之乱接着五胡乱华将洛阳抢了个底朝天,幸好造纸术的发明普及了书本,但就算如此,《黄帝内经》也丢失了数百年,再出现时,已经有很多内容曲解了内经的本意。

第三次,乾隆时期修订《四库全书》,《内经》的很多篇幅被改的面目全非,让内经原文在经历之前几次大换血的情况下,再一次曲解了。

而恩师给我的,就是乾隆之前的《内经》,一代代流传,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

于是我没事就翻,发现如今留存的《内经》,相比我手中的,至少删除了4万多字。

后来有一次,我遇到一位病人,肾囊肿3年,试了很多办法,都没有用,最后经朋友的介绍来找我。

我检查他的情况时发现,患者平时腰酸,腰痛,身困乏力,口干,舌质淡苔白,脉弦。

开了好几个方子,患者都说之前用过,我问他:你是不是也懂中医?

他说:我哪里懂什么中医?只不过久病成医罢了,你开的这几个方子,我都吃过很多次,都记下来了。

这时,我突然想起患者的症状和《内经》中描述的“积证” 非常相似,究其根本,就是身体内的水湿太多,排不出去导致的。

拟方:桂枝,泽泻,茯苓,猪苓,泽兰,麦芽,鸡内金,甘草。

没想到的是,患者用了半个月,十四剂服完,腰酸、腰痛等症状没有了,我让他再服14剂,一个月后,去医院复查B超,之前10.8cmx5.0cm的左肾囊肿已经不见了。

这是什么道理呢?

结合前面说的,囊肿就是水湿太多,形成的水泡,一个就叫单囊,多个就叫多囊,西医的穿刺手术,就是把这些水泡刺破。

但是把水泡刺破,只能治标不治本,想要治病,就要把身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去。

在这个方子里:

桂枝为君,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可使邪有所出。

泽泻为臣,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通利下焦湿浊。

茯苓、猪苓为佐,增强利水渗湿之力。

泽兰为使,可活血通经、利水泄浊。

甘草为引,调和诸药,使药力咬合在一块,发挥更大作用。

麦芽、鸡内金为使,健脾化痰,行气消积,脾健津自行,痰湿水饮自化。

一个人时,我经常会想:现在很多中医,治不好病,其实也是有原因的,上古留下的典籍,被改的似是而非,且不说《内经》,这几年出版的《药典》,不讲医理药性,居然讲起了成分。

如果论成分,人参叶子所含的人参皂甙比人参还多,但是如果舍弃人参,用人参叶子治病,岂不是贻笑方家?

我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觉得:好方子不应该藏着掖着,帮助更多的人,才能发挥它的价值,如果大家互相提防,中医离灭亡就不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