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孩子眼里,幸福是什么?

 古读 2022-01-06
这是根据一篇回答的内容。感谢棉小花同学的第一赞,自她妙手一赞后赞声不绝。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经过群众的审阅后,我也有信心拿来与家人们分享了。

拿自己的小确幸给别人围观,这种事我以前很少干。虽然常常心潮澎湃,情若波涛,但是表达时,不是都在杯中,就是藏在心中,总之尽在不言中。

但是,说到孩子的事情,我总是有话说,有时候还稍嫌啰嗦。不过,趁着孩子还小的时候多表达表达。等他一大,再拿他小时候的事情说,不是他不好意思,就是我不好意思。

今天就说说,孩子眼里的幸福是什么?

高考放榜后,我和天天妈对一个高考状元的成绩惊叹不已。一旁的天天突然来了一句:“等我以后高考,我一定要考个好成绩让你们高兴高兴!”

不用等以后,当场天天妈就高兴坏了,把儿子搂过来在他脸上啃了两口,“去!让你爸也高兴高兴!”

我才不啃他呢!是的,我已经有些日子不亲他了,毕竟我是个害羞的老父亲,但是高兴是不打折的。

关于幸福,我们有问过天天一个类似的问题。

天妈:天天,你觉得以前快乐还是现在快乐?

天天:呃?什么?

天妈:你喜欢幼儿园还是现在上小学啊?

天天:都喜欢。

天妈:幼儿园不用做作业,小学要做作业,你觉得哪个更好?

天天:都好!不同的时候玩的东西不一样啊。

天妈:那你觉得跟爸爸妈妈一起觉得幸福吗?

天天:嗯,幸福。

解读:当孩子觉得无忧无虑,学习没有成为他的负担,能自由地干他喜欢的事情,他就很幸福!

现在孩子9岁,大致能感受什么叫幸福,也能表达出来,那么再小一点,可能不大会表达幸福的感受,但是孩子有一次说的话,让我受到了“震撼”。

那是三年前,也就是他6岁左右的时候,在那之前他一直跟我们一起睡觉,并且坚持一定要睡我们中间。天天妈几次问他为什么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睡,他一直不肯说。

天妈:跟妈妈说说,你为什么要跟爸爸妈妈一起睡?

天天:喜欢啊。

天妈:为什么还一定要睡中间呢?

天天:有------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天妈:特别?是觉得温暖?

天天:嗯,觉得温暖。

当时,我和天妈都被他的温暖狠狠暖了一下!

解读:当孩子觉得被爸爸妈妈保护着,具有充足的安全感,内心充斥着温暖的感受,这就是孩子眼里的幸福。

3-4岁的孩子虽然不能准确表达幸福的含义,但是他们可以通过一些言语表达出情感,有时候他的话就如同诗歌一般美妙动人。

那段时间,天天妈每天晚上下班回来总会带点礼物给孩子,一颗糖、一块巧克力、一包饼干等各种小零食,多是她同事互相发的,她带回家当作见面礼送给天天。

有一次她忘了,回家时天天扑到她怀里,她才想起来,忙说:对不起!妈妈今天忘了给你带礼物了!

天天:没有关系啊,你就是我最好的礼物啊!

或许,妈妈之前跟他说过类似的话,他受到启发,脱口而出说出这样“动人”的话。

再小的话,我记得一次使我感动的经历,是孩子2岁多的时候。

那时候天天正在出牙,喜欢啃东西。有一次我把手指伸给他咬,他轻轻咬了一下便松开。

我问他:你为什么不用力咬啊?

天天:我不想你生气。

解读:当孩子体会父母对他的爱后,他也愿意见到父母高兴,彼此的关爱就是孩子眼里的幸福。

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影响儿童成长的决定性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客观环境,而是儿童对外在环境的评价,以及他们对自身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看法。

孩子对外在环境的评价越高,对他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看法越正面,他们的外在表现就会更积极和正向。这句话可以换成:一个感受到幸福的孩子就能成长得很美好。

夏丐尊在译作《爱的教育》的书序中这样说,教育没有了情与爱,就成了无水的池,总逃不出一个空虚。

我的评论区里就有一个活脱脱空虚的例子。 

一位读者留评:

这个,孩子只是不满意你们夸别的孩子,顺嘴乱说的。9岁,大概小学3年级,学习习惯如何?班级排名如何?他自己说高考考出好成绩,底气在哪里?你们当父母的心里没数吗?这样的幸福,从何而来?我母亲兄弟姐妹4个,前三个生的孩子各差1岁,最小的表弟跟我们差了10岁。当时我表妹刚考上南大,一起庆祝的时候,有长辈就跟表弟说,你要努力啊,大表姐保送华师大,大表哥考上了交大,二表姐考上南大。他哼了一声,那算什么,我到时候考北大清华。大家伙一下子沉默了。某长辈隔了好一阵才说,啊啊好,那就看你的了。
现在?职高,家里蹲,30好几的人还在啃老,不谈朋友不找工作整天上网,嘴里含含糊糊的话都说不清。幸福? 

我这样回复他:即便孩子将来没有考上好学校,也不妨碍我们现在的幸福。而且告诉你,我们孩子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学习成绩都是班级前几名,但是我们的幸福并不是建立在孩子成功与否,而是享受此时此刻的彼此关爱!持你这样的人生态度,永远不会有称心如意的时刻。

他的反驳:小学1-3年级只能保持班上前几名,你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教育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了?如果要高考考的好,谁不是从小到大保持第一的?碰到这个问题,你的反应不应该是认真的去和小孩探讨,你想高考成功,现在应该怎么做?为人是要对自己说出来的话负责的。抱着你这种态度,是不是小孩每天说些让你开心的话,就认为生活其乐融融了?你这个幸福也太廉价。 

我再回复他:是不是从小不能班级第一的孩子就没有幸福可言了?孩子有好的心愿,即便他将来没能做到,父母现在不高兴、将来不满意?!反思教育?开什么玩笑!我非常满意!不幸福的人也见不得别人幸福[捂脸] 

后面的还有两个回合的交战,我后悔打那么多字回复他,最后拉黑作罢。期间有不少网友劝我不要理这种人呢,还有人帮我怼他,说他有创伤后应急障碍。 

确实,我有点被颠覆了,觉得一个心智正常的人不会持他这种观点。依他的幸福观是,所有当下的快乐幸福都是值得怀疑的,不是天下第一的成功都不叫成功,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确保未来的成功。 

他的幸福在哪里? 

在人生最后的时刻,终于觉得再没什么好担忧的了,因为不会再有未来了,吐出这么多年来一直悬着的那一口气,墓志铭上写着:这个人幸福死了。

孩子眼里的幸福很简单,或许还很幼稚,但是他们的幸福是真实的,是当下的快乐感受。

纳博科夫说,回忆是唯一真实的资产。孩子的童言稚语是父母的财富,是大人眼里的幸福。

父母养育了孩子,孩子也陪伴了父母,父母和孩子滋养了彼此,也成就了彼此。

在飞逝的时光中,他让未来有所期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