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年女性如何不变黄脸婆?【聪聪冲鸭】

 聪聪冲鸭 2022-01-06

人到中年了,看着变秃的发际线变粗的腰,心里还是很忧愁的。

尤其是一边创业一边学习一边带娃熬夜的,这种烦恼更是跟窜天猴一样直接窜到了太阳系。

我是庸俗的人,一直很爱美。

我比我姐、我身边的很多朋友爱美多了(否则也不会有段时间去快时尚公司干活了),为这,我妈从小到大没少打我,总怕我长歪楼了。

如果有钱了,美容院的高价会员卡、美容仪这些收割智商税的东西一定会有我的一份子。

但是我又懒。

懒得化妆,懒得日日出门捣鼓不同的穿搭,所以作为一个分色号功力不及李佳琦万分之一的大直女,我只能琢磨着有什么自然办法延缓下地心引力了。

最近看了赵丽颖的照片,突然理解——

中年女性变美的归宿其实没有其他法门,只有一个办法:提升你对生活的掌控力。


小赵同学这几年的气质是肉眼可见的上升,眼神沉稳,腰背挺拔,往那一站气场2米8。

是读书带来的功劳?

不谈学历歧视,谈事实。

一个学历中专,早早出来打拼的人有多少会读书、爱读书、肯读书呢?

很多人都谈过一个问题,说小赵的演戏努力拉满,灵气拉胯,尤其是从古偶跨越到正剧以后这个对比更明显(粉丝别撕我,这可不是我说的哦)。

但灵气是什么?

是你对生活的感触也是你对剧本人物的深层体悟,这是讲究阅读理解的。

所以,小赵气质提升,有多少看书带来的功劳?想来是谈不上的。

是运动带来的功劳?

这个肯定有。

但是娱乐圈是个女明星都没不运动的,运动狂魔张钧甯、陈意涵、杨丞琳都肉眼可见青春永驻,体态保留的很好。

但形象改变的多,气质改变的少。

每个女明星都是从土妞,但真正让我觉得气质有明显变化的还是小赵和吴昕。

主要还是反差太大。

可是这个反差的背后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对生活掌控力的跃升。


02

很多人都知道,我是工作五六年,人近30了开始归零考研。

考研的动机并不是我头脑发热的决定,而是真真实实在脑海里徘徊了很多年,最后觉得实在等不了了,才破釜沉舟。

触发决定的扳机有很多个,但其中有一条——就是我隐隐感觉到,我对生活的掌控力提升了,也就对考研的成功有更大的胜算。

这种感觉哪里来的?

来自于工作成绩,也来自我日常跑步带来的质变。

先说第一条,工作成绩。

我前4年的工作经历其实很单薄。

当时没人带,自己也不懂,没追求,加上当年的信息传播程度远没有今天扩散得广,只能跟着领导按部就班地干点杂活。

领导强,我怂;领导不强,我更怂,就傻傻拿着几千块的微薄薪水,长年累月做着一只比螺丝钉还小的废材。

危机感?
个人成就?
弯道超车?

不存在的。

虽然想赚钱,但不会居安思危、不想逼着自己学得太辛苦也是真的。

结果就导致这样浑浑噩噩过了好几年,成长很有限。

但是等我到广州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我见到了更大的世界,竞争性更强的环境直接倒逼着我快速成长。

我开始一下进入了快车道,疯狂地开启学习-测试-输出的模式。

我一年之内报了很多班,几乎把所有的工资都投进去;也疯狂测试各种裂变模型、文案写作方式,开始试着调配其他部门的资源,引导他们按照我的需求做产品设计、海报设计、功能设计、话术设计……试着从上到下,给大老板,给各部门做品牌宣讲,最多的时候从方案到落地细节,一周连续对内对外讲了十几场,就为了解决沟通问题……

所有的这些,没有人带我,都是我自己摸索的。

是我感觉到,我要做成一个事情,就必须测试用户喜好,必须计算投入产出比,必须得到其他部门的协助……

于是,我就开始主动向上沟通,平级沟通。

幸运的是,虽然我待的公司都不是以市场部为主导的,但在我向上要资源的过程,领导层对我都是包容>苛责,一路开绿灯,其他部门的很多同事也从一开始的不理解慢慢过渡到乐于主动配合。

我就这样在“干中学”的过程中做了很多以前没做过的尝试,慢慢探测出自己的潜能和边界。

这样的探测过程会不会遭遇失败?
会。很多。

比如我们精心设计了好多钩子的800字文案可能抵不过律师2句话;或者裂变结果不符合预期,转化稀烂;又或者老师招不到,做不了资源吸引……
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失败。

但和失败相比,你更明白——自己真切地在成长,你的能量也比自己想象的大。

有了这样的认知以后,你对不确定未来的恐惧就会化为更周密的分析。

你会仔细思考——

  • 怎么才能在不确定中增强你的确定性?

  • 这个过程需要你做哪些步骤?

当时顺着这样的思路,我觉得考研能增强我对未来的把握,于是就义无反顾地裸辞了。
(虽然现在也看不出来考研对我的加持有多少,但这已经是当时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出路。不鼓吹大家都裸辞考研,这是典型的学生思维。但是我自己受限颇多,跨出的这一步对当时的自己意义重大。)

03

再说第二点,跑步。

我提到过——我是高危孕产妇,这是事实。

我身上背着3个病灶——地中海贫血,甲亢(目前差不多甲减了,也挺麻烦的),还有一个属于隐私不方便提及但一直限制我过度努力、随时可能复发并转化为癌的病症。

这3个病症说严重,和癌症、血友病之类比绝对绝对算不了啥,因为你走出去正正常常,看起来活蹦乱跳,不妨碍你日常干活;

但说不严重吧,却也麻烦。难治还吊着你的命,你几乎报不了合适的保险,而且到生娃的时候就显出不一样了。

因为地贫和甲亢在怀孕过程中都容易引发大出血、胎儿缺氧之类的问题,而我还恰好2个都有,还多了第3个病症。

所以算是比较麻烦的孕妇,麻烦到我隔了好几个月回去签字,没见过我的护士都听说过我。说——啊,我知道你,你是那个病好多、很麻烦的孕妇……

我在怀孕过程也确实遭遇了一些事情。

比如先兆性流产、胎盘增厚要做羊水穿刺、胎儿缺氧靠吸氧保胎等等,我一个没落,全都有。

一路到临产,各种一言难尽。

因为这些,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什么生活的斗志,觉得自己根本做不成啥事。

总觉得老天发了张烂牌,从家境到身体,对自己的限制太多太多。

但当我坚持跑了一段时间的步之后,想法就发生360度变化了。

为什么呢?

因为我开始意识到,这些限制很多是自我设限的枷锁。

地贫是基因缺陷(地贫在福建和广西挺常见的,25%的比例吧),如果有地贫的人血小板是镰刀型的,供氧量比普通人少很多,基本上也就告别了你成为长跑运动员的可能。

我在整个成长期800米都是掉队的,边吐边跑,边跑边吐,拼了老命也就跑个掉了一圈半的倒一。

这辉煌战绩,大学毕业10年了同学都还记忆犹新。

后来知道我能跑5公里以后,我室友下巴都磕掉了,还拿旧事挤兑我。

但现在的我就是能跑2-5公里了(其实能跑10公里了,但嫌耗时长,日常跑步保持2-5公里)。

不但跑步姿势规范,抬腿有一定高度,速度有保障,而且频次也不低,基本维持着一周跑4-5次的自然习惯。

这在以前的自己是不可想象的。

可是工作了五六年后我却逆势做到了。

当时的感觉其实很懵圈,但更多的是惊喜。

于是跑步,就从“保命丹”的地位慢慢上升成了我的一个自然习惯。

每当我感觉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候,就会换上装备,跑一圈,再吹吹风,发个呆,这已经成为我很自然的习惯。

后来,我就总结出经验——

一个人要想增强生活的掌控力,一要有成绩,二要运动。

成绩哪里来?

靠你一个项目,一件事情,一个一个累积推动出来的。

推动的过程,你会遭遇各种挫折,但没关系,失败也在进步,每推进一步,你的业绩本上就都多记下了一笔,而这些都是你安身立命的底气;

至于运动,除了多巴胺带给你的生理兴奋外,更多的是让你找到一种当下的专注、持久的耐力,以及对生活反向控制权。

所有的运动和工作一样,都会经历一个痛苦的缺氧爬坡的过程。

如果你跑过了3公里、做出了一点成绩,都说明你在用你自己的专注、忍耐、定力跨过了这段不舒适。

说明你成功地从生活手里抢过了方向盘,终于从咸鱼变身成了主人。

而要增强生活的掌控力,其实就是不断增加这样一种抢夺方向盘并成功的剧目,目越多,你的掌控力越强。

这也是为什么底层上来的明星即使不读书、气质的蜕变也那么明显。

因为她们成长的路径注定要更频繁地抢方向盘,抢成功了,就是顶流,抢失败了,就是退圈。

而我们看到的女明星,无一例外,都是幸存者偏差,是抢成功的幸运儿。

普通人没那么多戏怎么办?

只能给自己加戏,一直加戏。

通过不断地运动和实干,不断地克服你的惰性,克服你的优柔寡断,克服你的自我设限……一边克服,一边加戏。

最终,戏加多了,也就自然成了戏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