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蔺相如到底怕不怕廉颇(五千年的点滴)

 金色年华554 2022-01-06

这就说到将相和,负荆请罪的典故了。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上又保住了赵国的尊严,功劳大大滴。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也是上卿,按说级别一样。但就像现在,同样是局级领导,但还有个排位的顺序问题,这个在当时也有。同样都是上卿,蔺相如的位置就比廉颇靠前。

这下廉颇不干了,直接放话出来,说我身为大将,攻城野战立有大功,可这个蔺相如就是个耍嘴皮子的,狗掀帘子——拿嘴对付。可这家伙位置在我之上,我怎么能够甘心位居这样的人之下。别让我看见蔺相如,看见他我就让他好瞧!

这话就传到蔺相如耳朵里了,蔺相如就总躲着廉颇。上朝时打请假报告,这样避免和廉颇站在一起。站在一起的话蔺相如总是站在比廉颇靠前的位置,怕刺激了老头儿。如果两个人都出门,在大街上碰见,蔺相如也总是让人驾着自己的车往回退,躲避廉颇。现在邯郸市还有一条回车巷,就是以这个典故命名的。

图片

这下蔺相如身边的人都觉得我们这位大人太窝囊了,我们跟着都抬不起头来。得了,我们辞职不干了。都想辞职走人,蔺相如一看,就跟他们说:“你们说这廉颇跟秦王相比,哪个更厉害?”大伙说那应该是秦王厉害啊。蔺相如说对啊,跟秦王那儿我都不怕,都敢当面跟他叫板。我为什么会怕廉颇呢?主要是因为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两个人掐起来了,到最后两败俱伤,秦国可就不怕赵国了。所以我这么做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私人恩怨就放在后面了。然后廉颇听说就惭愧了,就有了“负荆请罪”的典故。

蔺相如说自己面对秦王都不怕,还能怕廉颇吗?要我说,他怕,真怕。当然,首先是蔺相如的胸怀,这个是肯定的,出于保持赵国稳定的考虑。但同时,他也是真怕跟廉颇碰上。他不是连秦王都不怕吗?一个人身处虎狼之穴都不怕,倒怕自己国家一个武夫,没道理啊。

请按住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您的转发是对我最大的肯定,谢谢各位的鼓励和支持

咱们先来看看蔺相如面对秦王时候的表现。先说完璧归赵,秦昭襄王说拿十五个城跟赵国换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去了。到那儿把和氏璧往上一献,秦王拿着欣赏了好半天,然后给宠臣和后妃们着看,就是不提交换的事情。蔺相如就明白了,这就是想把东西吞了,还不想出价。

蔺相如知道这时候不能硬往回要,就跟秦王说:“您别看和氏璧这么好那么好,但是它也有毛病,我指给您看。”秦王没反应过来,就给他了。然后蔺相如拿着和氏璧,作势就要砸了它。跟秦王说:“在赵国时我们就琢磨着秦国可能想要空手套白狼,我们不想因为一块和氏璧就影响了两国邦交,所以我还是来了。结果到这儿发现您还真是不想交出十五座城,就想白得一块宝贝。对不起,我知道我可能回不去了,那我就先砸了这块和氏璧,然后我自己也一头碰死,绝不会让您得逞!

图片

秦王一看,心说你死了不要紧,和氏璧可就没了。赶紧赔礼道歉,当场拿出地图来给他看这十五座城。蔺相如一看,也缓和下来,跟秦王说:“这个和氏璧可以给您,但是赵王拿出和氏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您也得照方抓药,斋戒沐浴之后,我才能交出宝贝。”秦王一看,五天就五天呗,你还能跑了不成?就答应了。

蔺相如倒没跑,他让手下人带着和氏璧跑了。他看出来秦王就不想拿城交换和氏璧,这个买卖做不成,所以自己留下来。五天以后,见了秦王,说:“您可能不知道,秦国自从穆公开始,名声就不怎么样,说话就从来没算过。”其实这个话有点儿不实事求是,秦穆公在他那个时代的诸侯里面算是最讲信用的了。蔺相如主要是为了说话的气势,他接着说:“我怕上您的当,到时候跟赵王没法交代,所以派人先把和氏璧送走了。这么着,您这儿先把十五座城交割完成,我们那边马上派人把和氏璧送回来。您想这个问题,秦国比赵国强得多,您赖我们的账,我们干瞪眼没辙,我们要赖的账,您直接派兵就来打,我们也得照办不是?所以我们不会赖账。您要是真的生气了,那就把我宰了吧,上刀山下油锅我认了。

秦王一看,这就是一个混混啊,没辙,杀了他,和氏璧也拿不到手,还白白和赵国坏了关系,得不偿失。得了,放你走吧。

后面还有个渑池之会,秦王让赵王弹琴(鼓瑟),然后让史官记录下来准备显摆。蔺相如是个不吃亏的,抱着坛子(缶)就让秦王敲,说那话意思就是你要不敲,我就拿这坛子直接给你开了,最多老子这条命不要了,但这个距离我要砸你,你那些侍卫绝对过不来,我肯定砸你一个实着的。秦国实力再强,秦王对着眼前站着的亡命徒也没办法,只能敲两下,蔺相如又给赵国找回场子了。然后秦国找赵国要十五个城给秦王上寿,蔺相如立刻找秦国要咸阳给赵王祝寿,这就是两家打嘴仗了。

咱们看看蔺相如为什么不怕秦王,当然首先必须肯定蔺相如的周密安排和搏命的勇气。但同时还有三个因素在里面:一是他进行的是外交活动,有一定的外交礼仪和规范在里面,不是跟黑帮火并似的抡刀就砍,秦国再强也要讲一点规矩,而且赵国实力不弱,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二是秦王有他的利益判断,比如蔺相如说和氏璧我送回去了,你煮了我吧,秦王明白煮了他也得不到什么,还坏了名声,所以他能完璧归赵;三是蔺相如站在了能够威胁秦王生命安全的位置,他可以把命豁出去,而秦王不敢,这个其实就是所谓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再看看如果蔺相如在大街上遇到廉颇会是什么情况。除非蔺相如低三下四地哀求,否则廉颇是不会轻易放过他的。如果蔺相如真这么做了,他也就没办法再在朝堂上混了。如果不这样做,廉颇肯定不会让他轻易过关,面对武夫,用言语打动他真没百分之百的把握,那些成竹在胸的,不是手里有降人的物件就是带着功夫高手,否则在那种局促的情况下,说不好就要动手。廉老将军不会去进行价值判断,他就想找找蔺相如的麻烦。真打起来,蔺相如那些卫队估计起不到什么作用。还不说廉颇就想要他的命,就是只想揍一顿,没轻没重的说不定蔺大人就能魂归那世。蔺相如拼命也没用,廉颇和秦王不一样,如果动武,蔺相如威胁不到廉颇,廉颇秒杀蔺相如,蔺先生不会有任何机会。死了基本就白死了,如果他真死了,廉颇会受到什么惩罚?看看《三国演义》里许褚杀许攸能有什么后果,不过被曹操说两句而已。在人主眼里,臣子的价值在于其可用性,蔺相如的可用性消失了,不能再多损失另一个大臣的使用价值了。反正如果他们在大街上遇到,蔺相如的颜面或者身体总会有一样受损失的。

说上面这些,并不是要嘲笑蔺相如胆小怕事还说谎话掩饰。这其实是一种智慧,面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这才是明智之举。明知道会出现的情况还往上冲,那不叫勇气,也不叫胆量,就叫缺心眼。连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保护,还能干什么,当然,一些大是大非,家国大义的问题除外。其实蔺相如这么做,正是考虑到了家国大义,两个人能保全,不伤和气,还能使国家强大,两全其美。

图片

有人可能会说:“那你跟那些人实话实说嘛。”怎么说啊?“我就是怕他,咱们快跑。”那不跟当面认怂一样吗?适当掩盖一部分真实情况,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这个不应当叫做撒谎,至于如何把握,还要看具体情形而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