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赛尔纤维专题将具体以:(一)Lyocell纤维发展的历史沿革;(二)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能;(三)Lyocell纤维用浆粕的生产方法及主要性能指标;(四)纤维素在NMMO溶液中的溶解机理;(五)Lyocell纤维的制备工艺及影响因素;(六)Lyocell纤维制备溶剂回收;(七)Lyocell纤维的性能及应用;(八)Lyocell纤维发展的前景展望展开。 本期将具体介绍Lyocell纤维制备溶剂回收,敬请持续关注~ Lyocell纤维核心技术在于溶解,而产业化的成败则在于溶剂回收。 首先是浆粕自身带来的杂质,包括低聚合度的纤维素纤维、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等有机成分和铁、镁、钙等无机杂质,这些杂质会有部分残留在凝固浴中,尤其是可溶性物质; 其次是生产过程中添加的抗氧剂、助剂等各种添加剂; 再就是溶剂、添加剂、纤维素在受热的过程中,产生的分解反应产物,尤其是作为溶剂的NMMO,因为其自身化学性质活泼,使用量又大,当它和纤维素在一起时,容易发生一系列副反应,这些分解产物具有很大的活性,对体系的危害性极大。 当采用直接过滤的方法时,由于Lyocell纤维的凝固浴存在一定量的胶状和半胶状物质,胶状物质很容易堵塞过滤网,进而大大影响了过滤的速度和效率。 当采用直接进行离子交换的方法来除去杂质时,由于杂质较多,会使树脂使用寿命缩短,这也意味着需要频繁再生,进而大大增加了回收的成本。 较为合理的工艺是利用絮凝剂,首先去除大量固体物质,而后,进行离子交换,去除溶解性物质,最后再蒸发提浓,这一方法已经在工业化生产中得到了应用。 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去除溶液中的阴离子,使溶液脱色; 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去除溶液中溶解的吗啉、N-甲基吗啉、铁和铜等阳离子性杂质。 并流流程的特点是溶液和二次蒸汽同向依次通过各效。以四效为例,溶液从一效进入,分别经过二效、三效和四效,浓缩液从四效排出。外来的蒸汽也是从一效进入,一效产生的二次蒸汽作为二效的加热蒸汽,二效产生的二次蒸汽用于三效的加热,依此类推,四效排出的蒸汽通过冷却器冷却成水,不凝气体通过适当的措施排放。 这一流程中前效的温度和压力都高于后效,而溶液浓度则是逐级提高。因此,物料可以借助各效间的压力差流动,辅助设备少,温度损失小,操作简便,工艺稳定性好。其缺点是随效数的增加,二次蒸汽的温度不断降低,溶液的黏度不断增加,结果使传热效率不断降低,这意味着要达到一定的传热效果,必须使用更大传热面积的设备。 ![]() 逆流流程中,溶液与二次蒸汽的走向相反,即蒸汽从一效到四效,而溶液是从四效到一效。由于一效中的溶液温度和黏度最高,四效中的料液温度和黏度最低,因此,它不具有自发流动的动力,需采用强制的方法。仍以四效为例,物料从四效进入,通过泵被强制顺序送入三效、二效和一效,浓缩液在一效排出。蒸汽的路径与并流工艺相同,外来的蒸汽从一效进入,一效产生的二次蒸汽作为二效的加热蒸汽,二效产生的二次蒸汽用于三效的加热,依此类推,四效排出的蒸汽通过冷却器冷却成水,不凝气体通过适当的措施排放。 逆流流程中,物料的温度会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逐步升高,温度升高导致物料的黏度下降,其结果是各效溶液的浓度和温度对黏度的影响大致抵消,各效传热条件基本相同,故无需因为传热系数的降低而增加传热面积。其缺点是辅助设备多,因各效都是在低于沸点下进料,必须设置预加热器,故能耗较大。 ![]() 溶液通过循环泵在换热器(管内)和分离器间循环流动,正常运行后,待处理的料液通过进料泵按一定的比例进入循环系统。 开车时,首先用生蒸汽给换热器加热(蒸汽走管外),使管内的溶液加热沸腾,产生二次蒸汽,二次蒸汽经MVR压缩机压缩,压力、温度升高,热焓增加,然后送到换热器当做加热蒸汽使用,使料液维持沸腾状态,加热蒸汽本身则冷凝成水。这一过程往复循环连续进行,当产生的二次蒸汽经压缩后足以加热料液蒸发时,就不再需要生蒸汽。 这一技术使二次蒸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回收了潜热,提高了热效率。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工艺需要,要合理设计和利用MVR技术,需要考虑压缩机容量,当一台压缩机不能一次性完成浓缩负荷时,可以使用两台压缩机,因此,要考虑如何合理分配各级的蒸发量。此外,还需对冷凝水等尚有一定温度的物料进行热量回收,以达到进一步节能的目的。 ![]() 资料来源: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