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学棋4年,却输给学了1年多的娃!这12个学棋误区一定要看!

 Karl 2022-01-06


最近有朋友向我抱怨,孩子在各个围棋兴趣班辛辛苦苦学习了四年,却刚刚升到业余2段,甚至在下棋的时候输给了隔壁家只学了1年的孩子

家长和孩子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难道我的孩子没有学习围棋的天赋吗?”但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家长和孩子进入了学习围棋的误区,即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还是无法取得高效的进步。

所以老师总结出了学习围棋的12个误区,帮助陷入困境的家长和孩子重整旗鼓。


01

老师讲的内容越多,孩子涨棋越快!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围棋进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句话不无道理,也由无数的成功事例所证实。于是家长们便陷入了第一个误区:对于“量变”这件事,并没有正确的理解

家长们以为只要积累足够多的知识点,就能够达到“量变”的临界点。因此,他们会更关注老师教授的内容多不多,并且认为在一节课中,老师所指出的问题越多越好。

但其实,老师所说的变量,所指的是一种经过反复积累形成的能力,这个能力从输入到理解,再到应用的过程,也就是涨棋的过程。

孩子的理解能力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更加有限,如果强行灌输太多的知识点,很有可能无法被孩子吸收,甚至学得越多、忘得越快。这也就是老师对家长们强调的“少即是多”
就算老师在一局复盘里指出二三十处问题,孩子听到了,也大有可能一个也没记住,或者记住了却不理解。所以我们的老师,只会讲几处最典型的问题,给孩子们细致地分析,确保他们能够理解透彻。这样哪怕只有三五个问题,长期积累下来,孩子们也会得到长远的进步。


图片


从大脑的结构来分析,我们也都知道人的记忆是有周期性的,当记忆周期过长,就会忘掉前面的知识,对于孩子来说,这就更正常不过了。看上去学了很多,但是其实什么都没能学会,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贪多嚼不烂”的错误。

即使孩子的记忆能力超群,记住了老师教的所有知识,因为综合能力的原因,他也会因为无法在头脑中整理出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出现可怕的混乱。

孩子学围棋的早期,要避免单纯的知识堆砌,而应该进行系统的学习,否则就会进入越学越糊涂的状态。很多家长都曾感觉,孩子好像越学越不会下棋了,也正是这样状态的体现。

最后总结一下,所以“量变”的概念,指的并不是学的知识点更多,而是更加系统,这其中包括对于某一个关键知识点进行反复训练、提升、理解和熟练。

我曾经见到许多家长给孩子报很多课,不停的学新知识,让老师更多的复盘讲解,这真不是好的学习方法,实际的效果也肯定会非常差。

我认为,业余2段以前的孩子,一周能学习6—10个的新知识点是理解极限。学的越多反而适得其反。

图片

02

学习围棋知识没有逻辑顺序,认为学过就能提高。



除了上面所讲的事例,最近我还发现,有些家长在让孩子学习的时候不太有主见,由于不了解孩子所学的知识,甚至有人会将级位的课程和2段的课程放在一起学。

这也并非全部是家长的问题。各地的线下课堂,受限于他们的教研能力和师资水平,常常会有不同水平的混合班,甚至所有班级只使用一套教学体系、教案和教学习题。以这种学习方式,孩子不要说进步,不退步就已经难能可贵了。

刚刚步入围棋生涯的孩子好比是初学数学的小学生,而学习高水平的课程对他们而言就像是直接接触到了微积分,就算能够死记硬背,孩子也不懂得如何去应用。许多家长总是希望老师让孩子学习超出自身难度的定式和题目,无疑是在揠苗助长,得不到丝毫的锻炼。

在围棋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一定要本着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若是强行学习与自身实力不匹配的知识,不但让孩子无法驾驭,还会降低孩子的信心,打击对围棋的兴趣。所谓循序渐进,就是根据实际水平来学习相关知识,一步一个脚印,这才是学习围棋的王道。

家长要明白,在学习过程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贪多,更不能贪高。生硬的为了学习而学习,不但课程学不明白,甚至还会成为进步的阻碍。

图片


03

投入时间越多,进步就会越快。



这个误区不但出现在围棋的学习中,几乎每个人在上学时都深谙此论调:“一天学他个十个多小时,只要泡在书本里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即便是围棋这种很需要训练的项目,也要找到恰当的学习方式,遵循最适合自己的训练量。在训练当中,一定要注意保持预习——学习——理解——复习——实践的全套学习流程,缺一不可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却不懂得总结和思考,那么就会事倍功半。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便是这个道理。

在短期内进行太多的训练,非但效率不高,更会身心疲惫,导致孩子自我反思能力下降,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事实证明,马拉松的方式才最适合孩子学习围棋。在我看来,只要保证每天1小时以上的学习,从一年级初学启蒙,到小学毕业时,也一定会有业余5段的实力

图片




04

对手越强越好,跟高手下棋就能涨棋



总有些家长过分迷信孩子与更强的对手对弈,就会得到更大的进步,但这其实是另一个致命的误区。

水平差距在2子以上的对局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即使你发挥出了自己百分之百的实力,还是无法战胜对手,甚至被一边倒地压制。这样的对弈非但毫无质量,没有复盘的价值,更严重的是会使孩子产生挫败感,损害自尊心和自信心。

有些家长总是希望让孩子与老师对弈,这其实也是效率很低的。老师和孩子的差距太大,虽不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但也只能落个草草收场。

水平相近或者稍强于自己(差距在让先之内)的对手,其训练效果才是最好的。

刚刚接触围棋的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则是让老师多传授一些围棋知识,进行题目的练习,效果要大大强过上面所说的两种方法。

学围棋的关键,是要让孩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保持努力学习,谦虚低调的状态。无论对手强弱,认真去下都能让自己有提高。太刻意的挑选对手,其实是成本高,效果差的一种方式。

最后说明一点,无论对手水平高低一,对局的态度是最重要的,胜不骄败不馁,是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具备的素质。

图片


05

小课越多应该进步越快



我看到许多家长总在抱怨,为什么我孩子上了那么多一对一小课,找了xxx职业老师,怎么还下不过对门老王家里一周就上两次大课的孩子啊?难道是我的孩子不适合下围棋吗?

在这里,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对于初学者来说,报过多的课程也可能起到反作用,并非是报课越多越好。

上小班课虽能针对孩子的问题来指导,但是真正经验丰富的老师,已经能总结出某个级别孩子普遍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教学。没有什么比系统性学习更能快速提高了,报太多的小班课,这个老师灌输一种知识,那个老师又灌输了另一种知识,孩子又怎么能很好地消化和理解呢?更何况小班课老师但凡有一人不能从孩子的角度来考量授课内容,对孩子来说也只是徒增负担。


我建议在业余3段以下的孩子,如果家长不是时间和钱无限多,最好是系统的学习知识点,不要刻意的去追求小班课。这个水平阶段的孩子,其实不存在太多个性化问题,尽管孩子的棋风和优缺点各有不同,但遇到的问题实际相差无几。

图片


06

复盘是最好的训练方式



在围棋教学当中,最为家长认可的学习方式就是复盘,家长宁肯多花钱,也要找到高手来给孩子复盘。

但对于业余3段以下水平的学员来说,复盘虽然有用,但效率其实并不高,原因有以下几点:

1、水平比较低的孩子,记住棋谱很困难,复盘时候许多都是瞎摆,而且多数无法说出实战的想法,老师复盘很难找到症结所在。


2、孩子所下的全是问题,导致老师找不到重点,都讲等于都没讲,复盘后孩子一头雾水,不知道学到了什么。


3、这个水平段孩子的发挥非常不稳定,所以孩子对局当中暴露的问题并不一定是他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4、老师很难做到教学针对性,因为太多关系胜负的问题都归因于“计算力”的不足。这也是复盘没办法解决的。


低水平孩子(业余3段以下)根本不需要进行详细复盘,最好的方式是通过专题教学,科学系统地提升知识能力。

按照正确的路径学习,打好基础,结合习题和关键点的对局点评来进行提高是最快的方式。低段复盘不必太多,最好的方式就是听课学习知识点,然后让老师看自己的对局,进行关键点评,这样的进步效果是最好的。

图片


07

能自己看书学的不用老师教



现在市面上,不乏各种教材书籍。可能有的家长认为,买了书自己就可以学习,不需要再让老师教了,却不知道自己陷入了新的误区:以成人的角度来教育孩子。

例如一本教授定式的书:“这个棋双方至此大致两分,下面进入乱战的局面”,“此局面白棋稍好,但黑也可战”,“这个棋非常复杂,结果白棋应该不亏”“这个场合下,黑棋选择这个变化还不错”。

细心的家长可能已经意识到问题了:孩子该如何理解书中的描述?什么叫乱战局面?黑也可战是什么意思?白不亏?那到底是亏了还是便宜了?这个场合指的到底是是哪种场合?和另外一个场合一样吗?成年人理解起来尚且有门槛,何况是上小学的孩子?

让小学生自学定式,就像是古时候私塾教授学童背诵三字经千字文,死记硬背当然也能背得下,可他们真的能读懂其中的道理吗?

定式的精髓在于其变化中蕴含的棋理,每一手棋中,当中饱含的思路精华,以及实战中应用的场合与技巧。背诵的东西终究要由实战来检验,死记硬背反倒不懂得变通,而这些,是只有老师才能进行指导的。


所以,10岁以下、4段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自己看文字很多,变化图很复杂的围棋书(除非你是天才),还是更多跟老师学习知识点比较好当孩子年龄和水平都有提高后,按照老师的意见,去看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书才是正确的进步方式。

图片




08

低段位学生打谱能带来提高



有些心急的家长常常问我,孩子应该打谁的棋谱?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只能摇摇头。很多职业棋手也都是到了高段才开始打谱,低段位的孩子打谱,其实就是在摆石头而已。我认为,业余4段以前几乎不需要打谱。

水平较低的孩子,无法完全品味出顶尖棋手的思想,自然也不可能运用到自己的棋局当中。所以低水平的学生,还是要扎扎实实做好计算力和基本功的训练,和老师学好与自己匹配的围棋知识点。

图片


09

家长指导老师教学



有些略懂一些围棋的家长在跟着孩子听了几堂课之后,就按耐不住自己焦急的心情了:“老师你应该教他xxx,而不是xxx……”家长们以为自己出于好心,但却不知已经陷入了另一个误区。

毕竟大多数家长都并非专业的老师,对于孩子的围棋学习只持有片面的了解。而负责任的老师在对孩子的学习过程进行规划时,往往会考量多个方面,让孩子进行各项的学习。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跟从主观判断,看到别人在做题,就让老师给孩子多出题,就会打乱老师的教学部署,让孩子的学习不再系统,反倒徒劳地增加训练负担。

既然家长们在挑选老师的时候已经进行过多方面考量,也应该相信自己选择的老师,把孩子的教学放心地交给老师。家长应该做的是监督与陪伴,如果自己会下棋可以和孩子切磋,但千万不要指导老师。

图片


10

只看段位,不看水平,为了升级升段不择手段



最近还有一些个例,某些家长想让孩子短期内升段,就怂恿老师给孩子教点别人不会的飞刀(泛指骗招),试图投机取巧。

我非常不赞成这种做法,且不说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飞刀”,因为一切招法都有其破解之法。就算真的有,小小年纪的孩子也根本无法驾驭。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本就违背了围棋的本质,也是一种应当受到谴责的错误价值观。


孩子在比赛前真正应该做的事,只有踏实做题,认真学习。而老师只需要多做一些心理疏导,让孩子不要紧张,正常发挥。

围棋的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中间的比赛和成绩都仅仅是一些小插曲。升段只能是目标,但绝对不能是目的。

图片


11

只要做题就能涨棋



这句话并不是一个完全的误区,因为在学棋初期,的确是一个真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初学者阶段,死活和对杀基本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所以就要多做题,增强计算能力。

但这只是业余1段之前,1段对于学习围棋的孩子来说,需要经历一个至关重要的转变。因为从这个阶段开始,要依靠全局的效率来分出胜负,这就涉及到强弱,目数等许多新的概念。达到这个水平后,只做题就显得不够了。

这时,孩子们就要及时吸收一些新的概念。定式,布局,中盘,手筋,行棋步伐等许多概念都要了解,提高对围棋的理解,而不是继续闷头做题。

图片


12

死记硬背能涨棋



这是一个陈旧的概念,就像前面多次提到的那样,“背死活,背定式,背棋谱”。令人惊讶的是,至今还有很多地区实行着这种落后的教学观念。


但只要仔细一想,就能明白,以上的三句话并无道理。背诵的棋型大多不会出现在实战中,只有锻炼计算能力,选择合理的定式,才能在实战中百战不殆

打棋谱已经是很低效的学习方法了,背棋谱更不可能学到什么知识,其效率比打谱还低,是事倍功半的学习方式。老师和家长千万不可让孩子这样学习。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多学习知识点,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多多思考其中的道理所在。这样坚持下去,必然会得到更好的收获。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