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浣墨散文集(二)

 竹溪浣墨ling 2022-01-07

沉淀生命,过程花开

携带晨曦儿淡定,步登考场从容。十年磨砺挽长弓。旗开风顺矣,箭箭必高中。
一考终身非可定,英雄出处焉同?踏平四方策青骢。王者风骨在,处处可凌峰!
——《临江仙·致吾儿》
淅淅沥沥的雨,掠过夏花的枝头,撷一抹痕香,轻叩红尘。天空,凝重的乌云似乎正在堆积着一场更大的新雨。
时光的脚步,已然吻上一七年六月十八日的额头。
这一天,天刚蒙蒙亮,我便从租屋的床上一跃而起。折磨近一个月的痔疮大出血、巨痛,已然好了许多,我终是可以从容行走红尘。儿之高考,已由本月八日隆重谢幕,那么,今天,是无论如何都要从这顺德大良“兵撤”乐从那个家了。这美丽如玉的大良,我是无福清享的,与她流年不合间,衔灾背难,可以如是令我整月无一日间隙地,外伤内疾不消停,本好端端“铁骨钢身”的我!
匆匆漱洗完毕,赶忙跨过头一天就收拾好的满屋横七坚八的行装、包裹,一头扎进雨后清晨的温润中,惬意地享受着于晨曦中扑面而来的清爽,步行横穿大半个大良,去把我那停泊在N华里外的车儿开回来。行过多个城市,惟见大良如是可爱,可爱到常常让你开个车儿绕城十几圈,就是不给你个停泊安放之隙。
趁雨声初歇,新的雨点未撕破天幕前,十八岁儿子如山的身躯,拎着我的电脑,横抱着日常所有的琐碎,穿越晨曦,箭步走向早已候在大门口待命的车儿,我背着我的古筝,牵着我的狗儿,大步追随其后……
时光如水水无言,秋叶夏花倏忽间。
犹记得,一六年九月五日,当儿子踏入高三的最后一学期时,我毫不犹疑地作出了一个决定:放下世界,抱上我的电脑、背上我心爱的古筝,牵上我心爱的狗儿,去到儿子的身边,在他高考的跑道上,倾全力地陪他左右,伴他起跑,蓄力,飞翔……
斯日起,我便开始了大良孤旅的征途。
岁月如花,如玉琳琅。
握一把时光,于掌间细数,却都数成如今回眸时生命的过往,惟剩身后一行行平平仄仄的足印,落满这一段时光,一个母亲与儿子生命与精神对接的音符,成忆……
大良的风,曾笑过我:大夏天的夜晚,竟然奇葩地穿着一套冬天最厚重的棉衣、棉裤。是的,我穿着最厚重的棉衣,恍惚着提汤抱果,急匆匆地奔向下晚自习的儿子。见面时,沉溺于高考白热化时光里的他,抬头轻问:“怎么穿成这样啊?”我淡笑:“一点重感冒罢。”望着他抹着油乎乎的嘴,争分夺秒地绝尘而去的背影,于他面前谈笑自如没事儿一般的我,强提一口气,晃悠悠,晕乎乎地回转租屋,便是一场浩大的昏睡,再无有爬起的意识;大良的泥土,曾吻过我伤脚滑落的点点血花,那是因满提鲜汤、果品,跛着伤脚追赶儿子下晚自习的铃声,因走得太吃力、匆急,导致伤口新裂开落的;大良的空气,曾见证过痔疮折磨近一个月人不人鬼不鬼的我,面容惨淡地咬紧牙关,于高考前夕,于朦胧夜色中,一日不落地丈量着租屋与学校的里程,为儿子输送足足的身体养分;儿子校园天空的星星,曾掀开夜幕,偷窥过我,向高考前夜的儿子伸出手腕,铿锵地说:“儿子,来!有种你今天掰倒我!”儿子一脸懵懂与不屑,那神情分明在说,“小样!想跟我斗力?妈呀!你行吗?”他疑惑着轻轻地试探着伸出右腕,竖直修长厚实的手掌,轻轻地握向我早已竖立于台上挑畔的右掌,轻描淡写地使出零点几分力,生怕弄痛了我。我一声断喝:“儿了,预备!用力!你今天肯定赢不了我!”话音未落,被激起豪情的儿子下意识地一用力,刹那,我的“铁腕”便溃不成军地被儿子一按到底,毫无一丝反击之力地被压倒在台上,无给我一丝毫挣扎的余地。我抽出手掌轻轻地一拍,哈哈一笑说:“儿子啊!如今,娘可是把我全身从灵魂至每一个细胞的力气,都嫁接到你身上去了,你身上已集两人之力,那还有何俱?!卯着头,向前冲!踏平高考的站口!”
汉武帝的大将军卫青,曾问一匈奴人:“如何才能让远征的战马,在长途奔袭后,又能在第一时间投入战斗?”“给它吃上好的谷子!”于是乎,卫大将军一挥巨手:“调集全国最上好的谷子,喂食远征匈奴的战马!”
中考前夕,儿子因气候的更替,长住学校“谷子”养分的不完满,高烧至四十零度,终是中考失利,眼睁睁看着心中的顺德第一高中,从他紧握的掌间流去,而与多少孩子梦寐却难求但却让他伤怀许久的顺德第二中学结缘。时隔两载,当高考的缶声由远而近,日渐击响时,我扯断一切红尘羁绊,忘却家门,毅然奔向儿子,呼吸于他左右!掌间攒足所有的精品谷子,一点不劣于卫大将军那出征马儿所食之谷,于晚霞明月间,源源不断地为他输送足足的身体养分。诚然,养分诚之重,但我是要他知道的:在他人生路上第一场倾生命之力的对决中,妈妈,与他同在!

所幸,当高考日渐临近、当此春夏更迭继而南粤少有的恶毒高温下,儿子身周不断有同学病倒下去时,因超生而来远离母乳,致使身体底子薄,被咽炎喉疾折磨着长大的他,却反而更龙马精神,一直安然无恙。高考完后,身高一米八五的他,望着体重称上“75公斤多”自己的体重,无奈地笑向我:“别的同学高考下来都瘦了一圈,我却反倒肥成如此!”恨娘么?莫恨,肥么?不肥。多一分嫌肥,少一分嫌瘦,身材均匀爱运动的儿啊,这体重,正完美。没听见高考下来,“好帅”、“好帅”的呼声,在你身周彼此起伏地响起么?但儿子,请勿忘:帅,是父母所赐,与己无关,非资本,勿引傲。惟精神的丰碑,灵魂、风骨的帅气,才归属于己。
再过三天,便是高考成绩放榜时……
儿子,紧张吗?莫!时光的风,岁月的雨,濯浣着我们的足印,我们只在意,每一枚时光落向于我们生命的平仄足印里时,我们是否努力过?是否让它完满过?它若完满了,我们努力过,那又何需在意?何需在意我们身后这行生命的足印,将延伸于何方?不在意!我们只在意,这将要去丈量未来的这一行足印,我们是否将会以汗水为图腾,而走得结实、饱满、厚重而无憾?!我们只在意过程的倾力飞渡,只在意过程把握的尽心完满,只在意无憾于这逝去不再、永不复返的生命过程!正如母亲,只在意你人生的第一场高考,自己是否能倾尽生命之力,倾尽生命之所能倾尽的能量,衔病衔痛地踏平所有困苦,参与到你这场高考的过程中,无憾地伴你起跑、飞渡,而全然不过问考场中你的战绩。
过程无憾了,生命何而憾?所谓结果,完全是上帝掌中的载体,我们惟有坦然地交付,洒脱地笑对……
汗珠若露,滋养花骨,过程如犁,播种生命,花开,便无憾……
生命若玉,红尘如花。携琳琅的岁月,策马时光的生涯。掬起撒落于红尘的汗滴,浣濯我们的光阴。撇去岁月的浮华,沉淀生命,让踏过的红尘之路,袅袅婷婷地开出朵朵芬馥的花骨朵。
花,终是要结果的,肥满光足,何愁无果?!
倘若果不出,空开花时,那除却天时,抑或地利,惟剩肥薄汗稀,辜负了时序的声音,怠慢了花开的过程。那也不妨,“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唐太宗名言,而我则要说:以己为镜可以端足印!高考的站口,非终点,却正是起点,一池得失,焉能定人生,一城得失,非可以定天下。过去的,终将挂于岁月的站口,风干成往事。而今后人生足印的丈量,须负汗撷肥,让这生路上每一站口的那三亩地,汗润肥滋,势必茁壮出朵朵丰硕的花朵。丹魄照拂,朵朵正果。一路完满,一路向前!
“不负韶华不负心。”
向前,沉淀生命,回眸,过程花开…
缶击声声临考场,寒窗十载汗凝霜。
题名金榜终无悔,尽力青春亦不妨。
站口衔风回首阅,铁骢载汝踏云扬。
红尘富贵勤中取,抱朴含真岁未央!
2017.6.23

九级筝考寄怀
作者:黄爱玲
拈卷白云,携幅清风。叩筝弦、伴我情浓。中宵幽寂,斜月朦胧。对百回苦,千回练,万回重。
指尖缠痛,冰弦相抚。倩丰碑、耸立魂中。秋香九考,秋意长笼。但不求名,不求果,愿筝同!

——《行香子》

终于,于昨日大考完毕,这一页已然永远翻过去了。

今晨,抱着秋意,昨夜,枕着闲月,我痛快地睡了个美觉儿。为魂爱的古筝,自什么时候起,奴家都未曾如斯香睡过也。
因为,未到零点过半,我是不会许自个贪懒歇下的。白天,每每于生计的忙碌完,便已然是暮鼓摇响、日落黄昏矣。斯时,便亦是我推开烟火,细掀夜色,理瑶筝、调清弦、让心血于二十一条弦河里汩汩流淌时。而这一流淌,便定然是中宵露响,斜月如勾时。
我无须担心扰了家人,烦了邻人,顶多会惊了路人甲或路人乙罢也。因为,我特把自己与筝儿挪到了青花瓷纱帘轻拢、面朝大路的阳台房里。如是,琴声只会往窗外大路的路人身上去分流了。中宵时分,他们敢压马路,又岂会在乎他声所惊。
往往,从日落时分至午夜,都是六七小时的练琴。而我的手指头会在义甲胶布长时间的缠绕下,早已全部脱皮锐痛。
可是,大考在即,能停么?可停么?敢停么?不能!不可!不敢!那只好任它一层层锐痛下去,实在没法时,那就拽出几片创可贴来,细密地贴在伤口上、垫在义甲胶布下,再继续跟着自己过不去。午夜临睡时,再拎一瓶白醋,眉不皱眼不眨地往那些脱皮的手指头上一淋!嗟乎!那份钻心之锐痛啊,太酸爽矣!白醋是天然无价的消炎上品。如是,翌日晨起,便可好如许也。
如斯苦练,仅为想把所有待考的筝曲儿,全部刻在我的每一个指尖上,仅为大考时若然要出些些状况,比如天塌了地陷了神马的,我的考曲儿,便可以毫不受束缚地、可以完全不听我大脑指令,自己从我的指尖蹦出。

别以为没什么状况可出,那辉照华夏,大名鼎鼎的主持人王小丫,在台上是那么地口若悬河,淡定从容,挥洒自如,可她却说,每每于上台前的后台等候中,小腿儿都直抖。那若然,上考场时,我的小腿儿要抖一抖,谁敢说过份?谁敢?当然,我的小腿儿真不抖,因为,貌似生平天未怕过我、地未怕过我,那,我当然肯定亦没怕过他们了,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我,小小的考试便不在话下矣。
但临考时,我对那威严亦和蔼的考官双手恭敬地递上我的资料,再深深地一鞠躬后,我冷不丁地对他一说:我好紧张喔!我为的是想让他跟着我一紧张,我就好蒙混过关了也......
可是,中国音乐学院的大考非省音协考,真的没那么容易让你侥幸蒙混过关。你稍有闪失,便会大方地恩赐你即时退出考场的“资格”。就这次,就有一女孩,坐上考台要参考时,因为少准备了一首曲目与一首练习曲,而被威严的考官非常用礼地请出了考场。
省音协的考试曲目比中国音乐学院的少了一半,且大凡过三十五岁的人参考,便可不用背那些七绕八缠、会要了你半条小命的筝谱,可打开课本考。可我偏偏要跟自己过不去,偏生不去考省音协。因为,我并非为考级而考级,我不用以考级为将来的日子而谋生。虽然只要过了七八级,就可应聘古筝老师,一节课就可拿不菲的报酬。但,我不冲这些而来。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敢撬动地球;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敢奔向天空。这一辈子的一路走来,我没别的本事,就数挣钱糊口的这点小本事是我最拿手的了,且绝不会比一般的男人差,抑或。还可能要好过了两般的男人。故,我不因谋生而考级,我不为考级而考级。
我不为考级而考级,但,我要让考级来见证:我对我魂爱的筝儿的痴爱。我要让级级的专业的考官来见证:我对我魂爱的筝儿的痴爱。顺便想再让他们来检验下:我对我魂爱的筝儿痴爱的程度。
我只是要在我自己的灵魂里,耸立起属于我自己的一块丰碑!
如果,我对我的筝儿不够痴、不够爱,或爱得、痴得不够深,那我还可以去考、我还会去考、我一定会去再考!风,不可以挡;云,不可以阻;雨,不可以拦!
如是,我压根不在意,我这次的九级大考两个月后的成绩若何?是否过关?是否合格?是否圆满?不在乎!因为,我在乎的是过程,结果,与我无关。
过程,是自己可以掌控可以努力可以创造可以飞渡可以涅槃的,而结果,是天老爷子的事,与我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与我无一毛钱关系的事儿,就让它随风飞扬而去罢……
我,努力了,我,便富足。
如斯而已……
2016年8月25日晨



盘点二零一二
作者:黄爱玲

日子如流水,不经意便从眉睫指尖流走,抓不牢,握不住。

人这一生,每一个扬起的脚步里,便有一份必然的经历;每一个十指起伏间亦有一个必然的印记。然,这些印记,这些经历,惟落于生命的底色中而浑然无痕无色。

人这一生,脚步每一个扬落间,双手每一个起伏间倒底要留下多少风烟过往,谁亦未能有一个如实的数据,惟有生命路程中的某一次或铿锵或缠绵或疼痛的撞击,才会于生命底色的记录里,化无痕为有痕,或喜或乐,或痛或哀。

这此都是枚枚珍贵的生命记忆,轻梳细理的轮回里,生命便亦会因此而丰盈……



劈水回眸。若雪娇姿碧海悠。摘浪穿花舟落影,无忧。可是瑶池白玉投?

梦断何休。不尽倾天浊浪浮。谁浣一江清月秀,长筹。还我逢生一脉留!

在《中华诗词》杂志上看到“江门中华白海豚杯”全国诗词邀请赛启事,那时,我正在醉心于古筝六级考的冲刺中无夜无昼,更无力分心他事。

然,看到这样的一则报道:中华白海豚乃我国仅存的国家一级保护鲸豚哺乳动物,有“海上大熊猫”之称。目前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濒临灭绝。大批幼豚因吸食母乳而亡。因其幼弱,而无力抵抗其母体内储存十几年的大量毒素,未及欢然,便于母亲神圣的双乳间,倒毙!读至此,心,被深深地撞击。深深地一痛后,便强烈地生出了要为日渐稀少的可怜的白海豚呼吁一声!

可是,手上的时间真的太紧太紧,以致把以上这阕《南乡子.珠江泪》匆匆涂就投出时,正是大赛截止时间的最后十几分钟。

全国乃至海内外正规大型的诗词大赛,未敢求名次,惟敢求一次心的付出及对自己爱的诗词的一次洗礼与敬重。

我心为付,我力为恒,便足矣。

不经意的一日,打开此次大赛的获奖公示名单。映入眼帘的第一位获奖者便是来自加拿大的诗者。

二零一二年三月二日第二版《广州日报》如是载:以“江门中华白海豚杯”全国诗词邀请赛的获奖诗词作品为内容的《卢亭韵》作品集,日前在新会举行首发仪式,记者发现,作品中不少都是出自美国、加拿大、委内瑞拉等地的华人诗词爱好者,其中新会籍旅加华人赵嘉平斩获诗组一等奖。

此次大赛里,我的名字有幸并列于词组三等奖的名单里。我这阕《南乡子.珠江泪》,亦有幸被广东省书法协会名家,用那龙飞凤舞的毛笔字亲书于《卢亭韵》一书中,经销于全国新华书店、永久珍藏于广东省最高诗词学会。

二零一三年春,掀开满帘春香,由孩子他爹引路,我驱车前往广东江门的大赛颁奖地,拈回一本沉甸甸的证书并一枚红彤彤的奖金大红包。

转身于脚印里,拾起这枚岁月的记忆,掸掸尘烟,我轻轻地珍藏于生命的版图中,以时刻鞭策、激励着不停行进中的自己…….



一翦秋风写丽阳,满篱陶菊说清芳。
犁云大雁衔书至,许我挑诗入玉堂。
我的家乡江西是个诗词大乡,我的第二故乡广东是个诗词大省,广东诗界是个卧虎藏龙之地,于我一个乍来的异乡之人,只敢仰视。心中无限向往的此省最高诗词学会,因那门槛太高,我亦只敢轻拈于心中,却不敢蠢动半分,只求能入得“佛山诗社”,得以承其甘霖,便足矣。

然,那一天,秋风翦水,秋霞缀空的一个暮色里,我正披一身秋色归得家来,那一封云笺,便从天外飞来,轻轻落于我的掌中。

在广东

中华诗词

学会副秘书会长、《当代

诗词

》副主编、著名

诗人

周克光老前辈的认可及鼎力提携下,在我出示需达条件的省级以上刊发作品与多次获奖证书及其他诗词作品后,许我一步登上广东省最高诗词学会的玉台,有幸成为其中一会员。

生命的底色因此添了一份深深的色彩。然,这不是终点,正是起步。



犹闻汗水滴年华,十指晨昏雁柱赊。 不慕人间春柳色,惟思魂魄玉弦花。
一帘秋霁吟清曲,六级筝书共素霞。 香馥东篱蟾月度,眉前竹影半窗斜。
如水的日子,如水的生命里,那一日,不经意间,便栖落了一枚清雅无骨得如青莲之瓣,轻若无痕却又在我心中重如泰山的天籁之音——古筝清音。

就这样遇上了,就这样撞击了,撞击出生命中那份醉然,那份欢然,那份陶然,那份无悔的火花。

于是,在生命中的一长段日子里,我毫不犹豫地轻轻缷下所有能缷下的生命之重,我毫不犹豫地把身体中的每一根汗毛、每一枚细胞——腾空,只为好好地、盛情地安放她的全部之重!

天道酬我。

二零一二年的深秋,秋色横空。踩着如水的秋色,撷着满怀如水的秋香,一路撒下如水如歌的心情,我飞赴我的古筝学校,把我'中国音乐学院”六级“古筝证书”轻轻地举过我的头顶,举过秋的额头,揽过一帘秋色,我深深地一吻。

这一吻,这个秋天惟有的清香,连同我筝书中独特的馨香,就那样深深地印上了我生命的底色……



瘦笔无行醉牡丹,词魂催越万重山。

此去云天谁独小?微笑,半蓑风雨恁悠闲。

花满洛阳枝满玉,葱郁,承芳新草倩花间。

折桂许吾香一缕,归去,吟边羞字寄词笺。

二零一二年于我,或许是生命中最丰盈之收获的一年吧。而最大的收获,还是我以一颗小草的力量,轻轻地把我的瘦词高举过了我的头顶,终是完成了我曾不知天高地厚轻许下的宏愿——我一定会把我的诗词举到当今诗词界最高峰。

洛阳牡丹花于我朝历史中数度位尊为国花。而洛阳首届“全国牡丹诗词大赛”便亦成为当今诗界最高诗词大赛盛事,轰动全球华语诗界。

那一天,于一诗网看到这一则大赛征稿启事,因份量太沉重,以致未曾入我心湖起一丝毫涟漪。

只是,未敢逐鹿中原,又何妨磨箭风前?

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求成功,只求行动。成功是果,行动是因,无因便无果。人生于世,必须努力抓住每一个必将擦肩而过的机会,给自己一次机会,便是对生命价值的一次必然的洗礼与尊重。

“未入虎穴,焉得虎子。”未入虎穴,注定将两手空空。而入得虎穴,或许便就是一次孝奉自己的丰盈的机会,其结果若何,便已不再重要。因失信心而无端轻弃那本可于掌中好好握住的机会,便已是生命中的深深之惜……

如是,与已一番轻商细量后,因争分夺秒的筝考在即不忍分心他事而强行止落了于筝弦上舞动的手指,捻起词笔,亦是在大赛截止时间的最后十几分钟,将匆匆涂就的一阕《行香子.咏牡丹》词,匆匆投出。

二零一二年衔着春香的幸运,于秋香里又一次降临。那一日,打开洛阳日报,由全国诗词界专家权威人士采取票决和打分的评选方式,于汇全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成千上万的诗词来稿作品中,仅评选出十五位一二三等奖的获奖作者。

我看见,我静静地立于其中,有幸站在三等奖的获奖队列里……

时光叠翠,流水无声。一切过往皆一秒复一秒地往后远去,一切于时光中行进的事物皆一秒复一秒地前行,亘古未有停歇,亘古未有原点,惟留一份无痕的记忆,或馨香,或甜酸地于时记时忆间,永恒。

过往的是记忆,不止的是来自生命中固有的那份不歇的追求。

今生,生命不息,词魂不止。我愿永远掬一捧含花卧雪的月色,来浣濯我有限的生命,与魂魄中不舍不弃的清词——同在!



独醉词魂宋韵间,红笺瘦墨锁尘烟。

帘外春香花外月,如雪,掬来浣我此中眠。

点墨成行朝与暮,休诉,一枚瘦字倩谁怜。

不悔年华追小阕,惟越,那重山岳那重天。

(结束语:一生重情如我,如果今日于文字中或许会有丝丝成就,我都会情不自禁地首先想到我们烟雨,她,是我诗词的摇篮地!于小小山城中忙碌走来的我,把习惯安放于成堆的日记中的文字,拾起,和我浑身的热血,一同投入到她的怀抱。她,是我第一篇诗词的投稿地。

缘此,我感谢!如同感谢自己的“娘家”!因有亲近,或有倦怠,但不离不舍不弃的是那份永恒的乡情、亲情!)

2013.4.29于佛山



人间有味是清欢

作者:黄爱玲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沮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浣溪沙》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苏轼于元丰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从泗洲刘倩叔游南山归来,在南山喝着了漂着雪沫乳花小酒,举箸夹着了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蒿、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等,于是乎,便酣畅地一抹透满清气的嘴巴,那股富足感便如春日的轻云般曼妙地爬上他清旷高洁的心头,而心中一悠然,他便叉腰闭目,俯瞰着满满一怀的春野之气,呼出了这响彻千古的名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原来,清欢竟是如是简单,简单到劫后余生的一春盘草芽、蓼菜、蒿笋等的洒脱、旷达里……

清欢,又何尝不是一种气度,一种高洁,一种情怀,一种自我出尘的心境!

而人生于世,各有千百滋味。

曹操仰剑狂呼“慨当以慷…惟有杜康”,那呼的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于纠结中的一种霸气。

李白把酒长啸“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他挥洒的是一种“不屈己、不干人”飘然超世、傲岸不羁的情怀。

杜甫望岸悲呼“人生有情泪沾臆,江山江花岂终极”,他吞声而哭的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巨恸,是对李唐盛世悲戚的挽歌。

文天祥扶囚高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唤醒的是一种麻木,一种来自灵魂深处无私无谓的奉献,一种刻在华夏脊骨上的傲然。
欧阳修倚楼轻吟“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于委婉中吟的是“一曲能教肠寸结”的缠绵与人生的哲味。
纳兰踏月低唤“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他敛气沉吟的是迂回于心底的那份无尽哀愁。

王国维则扶影哀吟“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那种人生极致的悲凄,便从心魂深处汩汩涌出。

而清欢,则始于生活,止于心灵,自成一格。

它有别于名臣胸内的九曲江河,有别于志士剑中的气吞江山,有别于帝王将相霸气写天下的豪迈。

清欢是另一种境界,是一种对生活的无求,是一种无视荣华之诱,是一种心灵极至馨香的品味。

清欢是庄子“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消遥出尘;是“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轻盈飘逸;是随那盘旋而上的鲲鹏,水击三千,浮游于九天,去了悟螳螂之负,梦蝶之愉,河鱼之乐,去化蝶而逍遥,抱明月而长终的安然自得。

花外红尘烟雨闲,人间有味是清欢。竹风兰韵拂眉弯。

且走且吟歌一曲,随行随赋字盈笺。春香满指竹溪间。

立于今春之一湄的我,推开倾城的绿,绕着满指时光的花香,一袭长发素衣,行走于红尘烟雨外。目极一帘花香外的百味人生,淡静回眸,浅笑轻吟,浣墨轻歌。于竹韵兰风间,拈满指春香,心,瞬间便澄静清明,那份干净晶莹的清欢之味,便漫天遍野地上了眉头……

掩竹照花溪静闲,浣笺瘦墨指微寒。人间有味是清欢。

归去拈花长带月,来兮照水复吟泉。浮华捊去倚兰前。

立于今春之一湄的我,透过红尘一袭,一任世俗浮华于眉尖心底渐行渐远。转身间,拈花照水,浣月吟泉,寻兰觅竹,指尖微凉间,惟愿那掩竹照花的清流,浣濯我透亮空明的心境。这,便是我所求的清欢之味了。

忘却豪华雁柱间,微尘洗尽启清弦。斟杯月色素筝弹。

世上无非多俗物,人间有味是清欢。邀卿且共曲花闲。
世间有一种清音,宛如来自瑶阙,浑不沾些许纤尘,浑不掬人间一丝烟火。哪一天不小心叩上心头,便销魂了,便蚀骨了,心,便会没来由地微颤。从此,你便再也不能从那摄人心魄的清雅之音中走出……
这清音,这天籁之音,是掬着汉月,是浣着秦风,是俯瞰着宋室清明上河图,是踏着明清粉墙黛瓦——走来的。

当蒙恬将军拈着秦时月光于戟寒中弹出她的第一个清音时,便注定了她要一掬千古之韵而醉于万世之人。

哪年哪月哪天,她流经历史的长河,一身清雅,一身古典,出了红尘地落入我的眸光,于无语凝眸、倾魂对视的那一瞬间,我,便不再是我自己了。

从此,她便下了我的眉头,上了我的心头。从此,与她晨拥暮守的念想便超过了一切。

每日晨起后把自己素描了,于指尖与义甲的深吻间,便轻启筝罩,醉叩清弦,开始了我与她一上午的呢哝私语……

直到小员工于电话中轻唤:吃午饭了。我才会恋恋不舍地凝视着她的清眸,解去我的义甲,背上我的包,轻轻走出家门,走进人间烟火中,走进公司的饭堂,走进办公室,处理积攒于手头的工作。

哪天,手头事闲时,我便会于孩他爹嫉妒艳羡的目光中,我行我素地飘然飞离我的办公室,归心似箭地回到她身旁,再次与之执手凝眸,那怕能再抚上一曲也是好的。

“中国音乐学院”古筝六级重关倾命踏过,原以为自己便可细细密密地喘好一口粗气了,既奋登上一个台阶,我便要于此携诗枕月,拈韵衔香,好好地观赏这美丽台边无尽的风景。那七级筝曲,我是要步步为营地攻克了。

然,那一天,我的美女古筝老师一个柔声的电话飞来:你完全可以跳级冲刺古筝的八级大考,来吧!我扶你!

那一刻嘎然。抑或,老师她老人家是吃准了我对古筝那份没有底线的痴、恋与刻苦吧?是看准了我会为了心爱的古筝而忘命地冲刺吧?

是的,如我般痴,如我般傻,为了古筝不要命,不怕累不怕苦、不怕枯燥不怕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人在她掌中的学生中,恐怕惟我一人吧。

那一声认可与激励,自然在那一刻撼上了心头。原来,在老师的心中,我的底蕴还是可以的?

那此时不拼,更待何时?

我俯瞰着自己,一声令下:拼吧!!!

其实,考级与否对我来说并无多大意义,或许只是各人看待事物的不同罢。我并不需那一纸证书来求一己生存,我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最权威的机构来见证、来认可我对古筝那倾魂、倾三生的满腔痴爱。

我仅仅盼那一纸证书来鞭策我在那二十一根清弦上不停地循着生命的航线行走,不停地挑战自己,不停地超越自己。

直至老死的那天,我的灵魂便亦能循着筝魂,归去……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是的,这是我魂魄中无以替代的一位至清至雅的恋人。
犹记得,老家闯年关回归天涯的我,徒然便被他事缚住月余。当我终于心清下来,凝神敛气地与她相拥对语时,我的指尖便情不自禁地与她深吻,轻轻地一个花指从二十一根筝弦上醉然滑过,那一刻,我便亦轻轻地阖上了双眸,那一声清吟,缠绵低诉;那一声清吟,久违了千年,久违了我的魂灵;那一声清吟,柔软若水,从瑶阙中泠泠响起……

心,瞬间便在那若水清雅的温柔中,柔柔地一痛。

那一痛,便痛得销了魂,蚀了骨……

人间,还有哪般清欢胜如斯呢?

2013.4.6



苦并快乐着
作者:黄爱玲

——谨以此文,在同一日圆满完成古筝六级考试及获悉加入“广东中华诗词学会”有寄。

一.古筝考级

你的清韵,濯清浊世,濯清千古,濯清夏花的灿烂,濯清秋叶的静美,濯清落霞归隐的脚步,濯清我凝眸前的一痕风露。拈你一瓣清香,我愿闲枕莲夜,独抱明月以长终......

生命中可能会忘却许多个日子,许多件事,但2012年8月25日,将伴随一帘秋香,清清淡淡亦浓浓郁郁地刻入我生命的版图。

这天,凌晨五点四十八分起来,把素脸抹冼好,辫好我齐腰的大麻花辫子,着好我那细绣朵朵小白梅花的白棉布短装素衣,配上我那绣着一长朵“出水莲”的黑棉布大裤裙。一切收拾妥当,打开筝罩,绕着满指晨曦,用指尖,再把今天要考级的练习曲、筝曲,在筝弦上刻下最后一遍记忆。

至九点,喝过一杯咖啡,把心爱的古筝小心地安放于精致并细心地夹有棉絮的筝套里,沉沉地背上,踏着一地温柔的秋阳,走向我的黑马。

古筝纤秀而不失修长,黑马不接纳她。愣怔了半响,急中生智急忙把前座坐椅摇落与底部并齐,这下我筝儿就刚好能舒服地躺在黑马的怀抱里,伴随我一起飞赴顺德大良设点的“中国音乐学院”古筝考级考场。

因我只习惯了与我的筝儿低语,很不适应考场那陌生的古筝,故许我特例,让我伴自己的筝儿前往。

漫天遍野的秋天,从车窗外满满地飞过。我已无心欣赏那一窗秋色,轻握方向盘,把油门踩到120。我只想如飞早点赶往考场。

十点。“中国音乐学院顺德设点考场”的巨大横幅映入眸帘。

此时,离入考场时间尚有二十分钟。安放好黑马,我赶紧趁这个空隙,打开古筝,再一根弦一根弦地重新校一回音,我怕黑马的颠簸,会影响了我筝儿的清音。

进入我的第五考场,全程录相的旁边,威严地端坐着一位古稀男考官。

听完我前面那个考生的考级曲,还沉静在那天籁之音里未回过神来。“下一个就是你了。”一声温柔的提醒于身旁响起。

起身,轻轻地走向考官,双手捧上我的准考证及所考曲目。

出水莲?考官看到我所报的曲目之一《出水莲》,不无怜悯地对我说:你试换另一个曲目吧,这首曲子你过不了!

古筝《出水莲》之难,在我深深地恋上她不可自拨时,我才知道。这是最难把握的“重三重六”、“4、7”软线调,且必须转调用G 调弹奏,是首令师、令生望而生畏的曲子。

在古筝六级考试中,几乎没有一个考生会选她作为考级曲目。因为G调太难把握。G调的概念——整盘筝弦错乱,早已烂熟于胸的“1”弦突然就变成了“6”弦,依次类推,令人苦不堪言。要从这样错乱的“痛苦”中练出行云流水的筝曲,其中要付出何等样汗水与心血。

无知者无畏。我就这样选择了这支无人敢选的曲子。因为太爱的缘故吧,故被公认的难度在我的指尖几乎没怎么遇到过。相反,这是我弹得最得心应手最好最美的一首曲子。

我轻轻地对考官说:我能弹。

考官皆为古筝名师,考生一触筝弦,便知水平,亦因考生太多,时间不允,故考官不会亦不可能听每一位考生弹完整首曲子。

可是,考官在我立于筝旁向他深深地一躹躬后,便斜靠宝座上,听完了我指尖流出的整首《出水莲》……

回首肃然的考场,深深地吐出含在朐口一年多的长气。背着我的筝儿,蓝天、白云、长风都来拥抱我。我知道,一年来,这一道我用整个生命托举的、久盼的分水岭,我终是要迈过的!

二.寻师

一方水湄,于筝弦的未央,开出亭亭静植的你。千年的古韵,穿过秦时的月色,汉时的清风,穿过唐朝的泪光,穿过宋室的清明上河图,从中原的胸口,汩汩流淌。流过风烟,流过烽火,流过明清的古道,流过枯藤老树,流过昏鸦的翅翼,流过瘦马的疾蹄,流过今朝的西风,流向我……

一个偶然,听到那旷世清傲之韵的《出水莲》古筝曲,那一刻,泪水突然就盈满我的眸睫。那种清雅脱俗、出污泥而不染的傲韵,就那样深深地撞击进了我的心魂。

从此,想要把她从指尖弹出的愿望,便再亦无法遏止。

我的启蒙老师别我入京,而我访遍了我所居之地,居然没一个古筝老师能教我这支曲子,大名鼎鼎的刘诗昆琴行,居然把古筝课全程给撤了。急问原由,告知古筝老师太难寻。

百思无计,就上顺德大良,一家一家琴行寻师。

天可怜见,终于让我寻到了“湖南筝会考级评委”、“顺德古筝教学创始人”、广东筝界大师饶新宁老师的得意门生燓老师。

“要师从我,必须从我师门最初的指法学起。”

45分钟150元的课费不贵,可要从一个山腰下来,重登另一座同样是到达山顶的山,真的很费时力,何况时间根本就不允许。毕竟,剑法、刀法都能制敌,差异只是在于派别。古筝派别太多,各家指法均不一。

怏怏而归。后又不甘,回头苦求:燓老师!我一下子真的寻不着能教我《出水莲》曲子的老师,拜请先教我这支曲子好吗?等时间允许时,我回头再来跟您重头学起!

“不行,规矩不能坏。甭说你找不着能弹这支曲子的老师,就是我要弹好这支曲子,还要回头请我导师重新帮我温习这一课!”

抹泪一别。拜已为师吧!回头我把古筝界全部名师的《出水莲》视频全部收来,在听了不知多少个一千遍、苦练了不知多少个一千遍后,这支曲子,就这样准确无误地从我的指尖飞出来了。只是曾在上琴课时,同别的曲子一起,让我新拜的美女老师为我把把节奏。

昨天,为了准备考级,我把古筝背去找樊老师,请他为我校出最完美的古筝音色。

“来,来,来!弦音已校好,听说你明天考级,你把你的曲子全部弹我听一遍。”

他抵着腮,轻倚一旁,听我弹完全部曲子,赞许地点点头:“明天,你就这样弹吧,别紧张,过级,你是没问题的了!”

那一刻,我一声欢呼:我的《出水莲》?我无师自通的《出水莲》?终是让您认可了?

感激,无言从心头升起!要知道,樊老师他是在让我摸拟考试一回以适应考场啊!要知道,他是在免费为我上一节最最珍贵的考前筝课!

三.筝中苦练

偷得眉前半日闲,窃来世外一身宽。指上清风雁中舞,月无言。

沉醉不知风露满,独痴未觉夜痕残。忍得茧花弦上出,叩清圆。

从恋上了古筝的那一刻起,我便不再是我自己。这一年多来,多少个日月晨昏,多少个午夜零点,我都在苦苦地与我的筝儿缠绵,低语。

苦,并快乐着!

我的生命中亦然没有了主题,惟有我的筝曲,我的筝曲。在我的筝儿面前,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

我可以不要太阳,我可以不要星星。我可以不月亮,我可以不要白云。只要有我的筝儿——足矣!


春天低语的时候,我在苦苦练筝;夏花灿烂的时候,我在苦苦练筝;秋叶静美的时候,我在苦苦练筝;冬云轻舞的时间,我在苦苦练筝。白天醒来的时候,我在练筝,夜晚沉睡的时候,我在练筝。我直把筝曲上每一个复杂的指法、每一个音符、每一个细节,整首整首的曲谱,全部完整无误地倒刻在了我的脑海、我的心头、我的指尖,我的每一根筝弦上。


我就是这样跟自己过不去,偏不去报考“广东音协”。“广东音协”成人古筝考级可以看谱弹奏,而“中国音乐学院”不但要背谱,且其难度又何止高了一倍?我考级不为任何,仅仅是想要专业的权威机构,来认可我对筝儿的痴心与挚爱。


四.与筝共舞,与诗同歌



人生岁月一天比一天清瘦。眉尖的风烟宁静淡远,指尖的浮华渐行渐去。惟愿听西窗的竹露,滴滴清响。惟愿听南塘的月色,踏着清夜的无声,幽静升起。升起在那诗魂筝韵旁,送我一段隔世的清声,送我一朵隔世的幽香……

今天,亦就是今天,我知道自己有幸加入了“广东中华诗词学会”。

能被广东省最高诗词学会认可,亦圆了在我生命中与古筝之梦同等重要的另一个梦想。

浑然忘我的与筝共舞的日子里,为释放心情,我亦不时地去向各级大赛、各家诗刊投稿,作品时有获奖,时有刊出。而在一次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广州诗社等支持举办的“中华白海豚杯”海内外诗词大赛中,我的词作获得三等奖,并刊于《卢亭韵》一书中经销于全国新华书店的同时,我有幸结识了这次大赛的评委、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州诗词报》、《当代诗词》主编周老前辈,在读过我多篇获奖作品后,是他老人家力荐我加入“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并帮我代办了一切入会手续。

感激,是无声的!

今生,只要生命不息,我当与古筝长舞不止,与诗词长歌不歇!

“古筝的十级才是真正的入门”。有幸踏入诗词学会的门槛,亦是我诗词真正的起点。

他年,我会好好地倚在古筝的入门处,悄然回首。踩着古诗词的起点,淡然清......

2012.8.25于佛山



秋色横空

作者:黄爱玲



孤鹜横烟,越苍霞隐没,一影云间。琳琅岁月无痕远,含秋素月无言。
幽荷泪,冷玉颜。且瑟瑟、疏桐鸣寂蝉。菊傲东篱默立,扣指清寒。
秋满玉觞静端,邀清霜同饮,共醉风前。

掠眉薄露凉如许,愁点万里尘寰。
幽庭月,照夜眠。凝远黛、眸长何楚天?有泪浣冰笺,云雁梦边。


——自题词《秋色横空》



***

低眉处,漫山遍野都是秋天……

携一抹秋云,你踏暮鼓而归。指尖挽着如水的秋意,一缕疲惫于你眉头轻笼。你拢一拢随秋风起舞的长发,依江畔徐徐而行。于日落黄昏,漫步而归,徜洋于秋柳水湄间,是你极至之爱。

袅袅江烟往复,一叶渔舟,踏浪而归。丰收的渔民悠然亦略带一丝疲惫地立于船头,一篙剪开秋水,盈盈的喜悦抖满秋江。你凝眸所极,也被这一江秋水,满帆喜悦深深地感染了,你抿嘴浅笑,那至爱的如水古筝曲《渔舟唱晚》,亦便在这一刻,于你心头清宛如天籁般地漾起……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里的千古绝唱,此刻,当你踽踽独行,对一抹余晖时,凝眸处,一声鸣咽,一只孤鹭扑拉着翅膀,由江烟里,轻越苍霞远去,一影云间后,已然无影无踪。王勃那苍劲的诗句、绝美的意境,亦便穿越历史的尘烟,在你的心头重叠,在你的心头荡漾。

你轻盈的影子,拂开春之落红,夏之馥花,还有如今的一帘秋水,于此刻,你便已然伫立于秋色满园的自家庭前,盈盈回眸间,琳琅岁月早已于你指间滑过,一影无痕,一影无痕,无痕远去。此际,惟剩天际一弯冷月,满目含秋,携一帘愁绪,无言寂立于浩瀚的长空,低眉,与你凝眸。



岁已去远,秋色横空。枝头绚烂的夏花,早已逐逝水东流而去。你回眸间,东塘荷折玉,你似乎望见,一滴清泪,于幽荷的睫帘,晶莹地滚落。那一枚清泪,丰盈秋色。你便亦望见,那满塘幽荷,渐冷玉颜,留一抹清韵于尘寰,撷一缕洁芳,扑地皈依于清尘。

隐隐间,你似乎望见:黛玉荷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纤指挽着花帚,踽踽而来,那旷古的清声《葬花吟》,便也在那尚未冷却的玉魂边、花冢旁悲戚地响起 。

秋夜之风渐起,瑟瑟处,一声寒蝉凄切,于疏桐间哀哀鸣响……惟有那迎风的清菊,于东篱傲然挺立,默默处,横眉秋色,扣指清寒,洁芳馥郁。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菊香绕指,秋满玉觞。客落天涯。你默端一杯秋绪,依依于庭前。张若虚的客愁,便亦随同那满觞的酒意,满觞的秋意,氤氲晶莹于你的帘睫,眩然欲滴。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台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你独倚天涯一角,浓愁静夜不懂,浓愁庭前修竹不懂。罢了,你把手轻挥,默默邀清霜同饮,共醉风前!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夜已深,枚枚薄露轻掠你的眉睫,静凉如许。你凝眸如水的夜空,千枚星子灿如天灯,轻点浓愁若梦的尘寰。

薄醉风前,你依幽庭盈盈而立。夜如莲,夜已眠。如莲之夜,早已入了梦的故乡。

远山如黛,苍茫静立,你凝泪眸长顾,星子千盏,你眩泪诘问:静空噢!何处有你的楚天?!

清泪纷纷,静空无言!清泪纷纷,淡浣冰笺。

“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你惟祈愿,云雁飞落梦边,携你一笺乡愁,翩跹北归……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你似乎听见,张若虚清旷的声音,穿越史空,穿越“春江花月夜”,穿越如莲之夜,穿越一帘秋水,于你的梦边,幽幽远去,幽幽远去……


后记:以上之文,是我以散文的体裁,来对我此阕《秋色横空》词以诠释。

著名词学研究家周汝昌先生,在《宋词辞典》里如是说:“永远不要忘记,我们古典文学奇葩之一的古诗词,是我们五千年古典年文明凝炼结晶的最高文学形式。它们的一切特点与特色,都必须溯源于汉语文的极大特点与特色。忘记了这一要点,古诗词的很多艺术与欣赏问题,都将无从谈起!

要讲古诗词的欣赏,必须深明它的“组联法则”的很多独特点。否则,将“买椟还珠”,无得皮毛!

比如辛稼轩词中写道:“用之可以尊中国”。未三字怎么讲?“尊敬中国”吗?非也,稼轩词人是如是说:像某某栋梁材,用之,能使中国国威大增,使别国对她倍增尊重!

曹雪芹写警幻仙子时说她:“深惭西子,实愧王嫱”。那么这是说这位仙姑长得远远不及西施、昭君国色天香?非也!正相反,他是说警幻仙子之美,使得西子、昭君自叹弗及!

杜甫在他诗中如是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难道是谁把乾坤,扔进洞庭湖中日夜而浮了?

苏东波在诗中如是说:“十年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是否那江柳竟然动摇了整座村庄?

范石湖诗中如是说:“药炉汤鼎煮孤灯”。难道是把灯放在药锅里煎煮?

秦少游如是说:“碧水惊秋,黄云凝暮”。怎么是惊秋?一波碧水惊动秋天了吗?非也!这样地的把“惊”字与“秋”字连接的“组联法”,未得深厚的古典文学其础者,是难以解释、欣赏这种博大精深的汉字组构的“诗之语言”的!也就无从论个清白,只能是充分地在诠释“将活龙打作死蛇用”的悲哀!



2010/9/8于佛山

浏览4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