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蔺英雄传】碧血丹心骆健郎

 古蔺同乡会 2022-01-07

碧血丹心骆健郎

夏国华

层峦叠嶂、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到处传颂着骆健郎英勇杀寇的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很快占领了我东三省。并在吉林长春建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但日本侵略者野心很大,他们妄图独吞中国,称霸世界。准备把上海作为进攻中国内陆的基地。并借此转移国际上对其侵占我东北的视线,迫使国民党政府承认其侵占东北的既成事实。为达此目的,1932年1月28日夜,驻扎在上海附近的日本侵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配合坦克、装甲车,分数路进攻上海。驻守上海的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推动下,奋起抗战。
为了增援十九路军,国民革命军第五军中将军长张治中奉命率部火速赶往上海。其时骆健郎在第五军八十八师五二八团三营二连任连长。奉命驻守大场镇一带。二月上旬,八十八师进抵由江湾镇北端至周巷无名河南岸防线,控制大场镇以北地区。庙行镇战役拉开后,日寇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倾巢出动,骆健郎部负责坚守大场阵地,他们以战壕作掩体,打退了敌人一次次地进攻,使日军受到沉重打击,几度增兵,最后子弹打光了就和冲上来的敌人展开白刃战。骆健郎怒视冲入阵地的敌人,他怒火中烧、目光如炬,端着刺刀、高呼着跃出战壕与一日军中队长拼杀,几个回合后,他的腰部不幸被长刀刺中,血流如注,但他仍大义凛然,毫无惧色,他鼓足自己的最后一点力气,将手中刺刀戳向敌人胸膛,随即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整个身子压在敌酋身上,双手紧握刀柄不放。正当骆健郎欲抽刀再刺别的敌人时,敌方的机枪响了,他身中六弹、壮烈牺牲。
骆健郎牺牲后,军部以骆健郎杀敌有殊功,追升为营长级衔,通令嘉奖。忠骨葬于南京紫金山陵谷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骆健郎是位爱国爱家,视为国捐躯为己任的中华好男儿,他率部增援十九路军行至苏州火车站时,曾匆匆给妻子赵庆熙寄出一封信,信中写到:“我们已经开到苏州,准备杀敌了。此次,我已抱了最大的牺牲决心。你是一个富有爱国心的人,一定会支持我的行动。设若我在战场上牺牲了,你也享有相当荣誉。日本被打倒了,我还活着的话,再来聚会。”
为了表彰骆健郎的抗日功绩,民国21年(即1932年)5月,骆健郎的家乡——四川古蔺县各机关、团体、学校各界人士及广大群众为烈士举行追悼大会,并在英雄的出生地田坝寨,小地名叫穿山洞的山顶上,用青石为他竖起银灰色的四方形纪念碑,高约九米。碑上镌有国民政府领袖蒋中正题词“与子同仇”四个黑色大字。古蔺县政府随即将田坝寨命名为彰德乡,以此彰显骆健郎碧血丹心、以身许国之美德。
重峦叠峰的乌蒙山连绵不断,奔腾的赤水河日夜不停。骆健郎以身许国、英勇杀敌的英雄故事,永远铭记在古蔺人民心中。

【作者简介】夏国华:古蔺中学退休教师,生于1946年,1963-1966年叙永师范学习,1979-1984年参加西南师大中文系函授。编有家庭教育读本《母亲·孩子》《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读本》、创作历史小说《尖山作证》等。曾任皇华中学教导主任、德耀中学校长,多次被评为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古蔺县优秀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