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特种部队——格鲁乌篇

 fairyfail 2022-01-07
吉祥物是蝙蝠

格鲁乌特种部队(俄语:Спецназ ГРУ)是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情报总局(格鲁乌)旗下的特别用途单位。它是苏联/俄罗斯最早成立的现代特种部队,比起克格勃和内务部的同类单位还要早20年出现,并参与了自1979年阿富汗战争以来几乎每一场俄罗斯参与过的战争。格鲁乌特种部队的出现也启发了克格勃和内务部等政府部门建立自己的特别用途单位。

2010年俄罗斯军事改革中,格鲁乌特种部队遭解散,分隶俄罗斯陆军各师。不过于2013年,部分单位又再次归入格鲁乌指挥。 与2009年成立的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特种作战部队(SSO)不同的是,SSO是直属俄罗斯国防部的特种作战部队,不隶属俄罗斯海陆空三军,且在战术上和装备上都参考了西方国家的特种部队。

第22独立特别用途近卫旅的士兵进行反恐演习,摄于2017年

苏联在20世纪40年代的苏德战争中组建了很多侦察部队,这是苏联特种部队的前身,1949年,苏联成立了第一个独立特种侦察连,苏联的特种部队正式组建,该独立特种侦察连的任务是在作战时深入敌后摧毁地方的核武器与核武器发射设施,例如美国的MGM-1导弹、MGR-3导弹。1950年10月24日,苏联国防部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命令:凡是没有建立由格鲁乌直辖的侦察队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机械化集团军和各大军区,都必须组建一个120人的独立特种兵连,由格鲁乌管辖,兵力有5500人。

1961年夏,苏联国防部在列宁格勒军区组织了一次特种兵汇报演习,苏共中央总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在最后一天观摩了特种兵的侦察、爆破、伞降和战术演练[4]。

在战争时期,格鲁乌特种部队的主要任务是要穿着军服或平民服装渗透到敌后,并在敌对行动开始前或开始时对敌方实施破坏行动(通常会针对如北约的重要通信物流中心等高价值目标进行破坏),并刺杀对敌方重要的政府领导人和军事人物。

在苏联时期,格鲁乌特种部队的队员必需完成以下训练:武器操作、速降、炸药的使用、射击、反恐、空降训练、徒手格斗、攀登、潜水、水下格斗、长距离射击、急救训练,以及拆弹。

格鲁乌特种部队(第154独立支队)连同克格勃的阿尔法特种部队及温佩尔小组参与了著名的333风暴行动,最终成功击毙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哈菲佐拉·阿明。

苏联解体后,原苏军所属的特别用途单位被各个继承国所继承,并被改编为新的部队,当中由俄罗斯继承的单位继续受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情报总局(格乌)所指挥。格乌的特别用途单位都在两次车臣战争、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叙利亚内战和顿巴斯战争等武装冲突当中扮演重要角色。

于2003年,俄军创立了由车臣人组成的扎帕德和沃斯托克特别营并交由格鲁乌指挥,不过由于这些车臣士兵和车臣领导人拉姆赞·卡德罗夫之间血腥的政治斗争而导致该两支部队后来于2008年解散。

部队组成

以下是目前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拥有,并受格鲁乌指挥的特种部队单位:

俄罗斯陆军

  • 西部军区

    • 队部

    • 第370特别用途分队

    • 第379特别用途分队

    • 第585特别用途分队

    • 第664特别用途分队

    • 第669特别用途分队

    • 爆炸品处理连

    • 信号连

    • 后勤连

    • 队部

    • 第70特别用途分队

    • 第329特别用途分队

    • 第700特别用途分队

    • 训练营(2个连)

    • 信号连(2个连)

    • 支援连

    • 第2独立特别用途旅(总部位于普斯科夫州普罗梅日察)

    • 第16独立特别用途旅(总部位于坦波夫)

  • 南部军区

    • 队部

    • 第108特别用途分队

    • 第173特别用途分队

    • 第305特别用途分队

    • 第411特别用途分队

    • 信号连

    • 特别武器连

    • 支援连

    • 后勤连

    • 工兵连

    • 队部

    • 第325特别用途分队

    • 第328特别用途分队

    • 训练营(2个连)

    • 信号连

    • 特别武器连

    • 支援连

    • 后勤连

    • 军犬单位

    • 第10独立特别用途旅(总部位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莫尔基诺)

    • 第22独立特别用途近卫旅(总部位于罗斯托夫州斯蒂普诺伊)[7]

    • 第346独立特别用途旅(总部位于普罗赫拉德内)

    • 第25独立特别用途团

  • 中部军区

    • 队部

    • 第281特别用途分队

    • 第294特别用途分队

    • 第641特别用途分队

    • 信号连

    • 特别武器连

    • 后勤连

    • 队部

    • 第509特别用途分队

    • 第510特别用途分队

    • 第512特别用途分队

    • 第330特别用途分队

    • 第501特别用途分队

    • 第503特别用途分队

    • 训练营(2个连)

    • 信号连

    • 特别武器连

    • 支援连

    • 后勤连

    • 第3独立特别用途近卫旅(总部位于陶里亚蒂)

    • 第24独立特别用途旅(总部位于伊尔库茨克)

  • 东部军区

    • 队部

    • 第282特别用途分队

    • 第294特别用途分队

    • 第308特别用途分队

    • 训练营(2个连)

    • 信号连

    • 后勤连

    • 第14独立特别用途旅(总部位于乌苏里斯克)

俄罗斯空降军

  • 第45独立近卫特别用途旅

俄罗斯海军

  • 海上特种侦察点

    • 第442海上特种侦察点(太平洋舰队)

    • 第420海上特种侦察点(北方舰队)

    • 第431海上特种侦察点(黑海舰队)

    • 第561海上特种侦察点(波罗的海舰队)

已知装备

格鲁乌特种部队配备各种现役俄军武器及装备。

个人武器

  • AK-74突击步枪(包括衍生型:AK-74N、AKS-74、AK-74M;可装上GP-25/30/34榴弹发射器)

AK-74突击步枪
  • AKM突击步枪(包括衍生型:AKMN、AKMS;可装上PBS-1抑制器及GP-25/30/34榴弹发射器)

AKM突击步枪
  • AKS-74U卡宾枪(可装上PBS-4抑制器及BS-1微声榴弹发射器;现在已很少使用)

AKS-74U卡宾枪
  • AK-103突击步枪(可装上PBS-1抑制器及GP-25/30/34榴弹发射器)

AK-103突击步枪
  • AN-94突击步枪(可装上GP-25/30/34榴弹发射器)

AN-94突击步枪
  • AS Val微声突击步枪

AS Val微声突击步枪
  • 水下自动步枪(主要是由海军特种部队及战斗蛙人使用)

APS水下自动步枪
  • ADS两栖突击步枪(主要是由海军特种部队及战斗蛙人使用)

ADS两栖突击步枪
  • PKM通用机枪

PKM通用机枪
  • Pecheneg通用机枪

佩切涅格通用机枪
  • SVD狙击步枪

SVD狙击步枪
  • VSS Vintorez微声狙击步枪

VSS Vintorez狙击步枪
  • SV-98狙击步枪

SV-98狙击步枪
  • OSV-96反器材狙击步枪

OSV-96反器材狙击步枪
  • KSVK狙击步枪

KSVK反器材狙击步枪
  • 马卡洛夫手枪

马卡洛夫手枪
  • 微声手枪

PB微声手枪
  • 斯捷奇金自动手枪

斯捷奇金自动手枪
  • MP-443乌鸦式手枪

MP-443“乌鸦”手枪
  • NRS匕首枪

NRS匕首枪
  • RPG-7

RPG-7火箭筒
  • RPG-18

RPG-18火箭筒
  • RPG-22

RPG-22火箭筒
  • RPG-26

RPG-26火箭筒

个人装备

  • 战斗服

    • Tactical Performance系列迷彩作战服(Multicam及ATACS FG样式)

    • 勇士单兵作战系统VKBO作战服(EMR样式)

装备勇士单兵作战系统的第四近卫坦克师
  • 防弹盔

    • 6B7-1M

    • 6B47

    • LShZ-1+

    • 5.45 Design Spartan系列

  • 战术背心

    • Smersh战术胸挂

    • 6Sh112

    • 6Sh117

  • 携板背心/护甲

    • 6B45

    • Gear Craft及其他公司生产的型号

  • 抗噪耳机

    • 6M2

    • 6M2-1

    • 3M Peltor Comtac XP系列

  • 潜水器材(主要由海军特种部队和战斗蛙人所使用)

  • 夜视仪

    参与战役(不常见的历史附带解释)

  • 冷战

  • 1979年阿富汗战争

    指1979年12月末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长达九年的战争。苏联原预计在3个月内结束。此次入侵被认为是其对外政策的重大失败,使苏联由盛转衰以致解体的原因之一。

1979年阿富汗战争期间的格鲁乌特种部队士兵
  • 333风暴行动

    俄语:Шторм-333)是1979年12月27日苏联军队刺杀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哈菲佐拉·阿明的行动代号,该行动获得了成功。阿尔法特种部队的退伍军人称此次行动为部队中最成功的行动之一。

    在行动中,有24个阿尔法特种部队的成员、格鲁乌、35个苏联空降军和30个属于苏联秘密警察的小组“顶点”的成员。另外,还有520名来自苏联特种部队第154独立支队的成员,又称为穆斯林部队,因为这部队只有苏联中亚地区的士兵。格鲁乌和苏联秘密警察的成员都穿上防弹背心和头盔,这些装备被视为十分重要,因为哈菲佐拉·阿明的守卫只配备冲锋枪,不足以穿透苏联军队的防弹装备。而支援部队并不获派头盔和防弹装备。

  • 塔吉克内战

    塔吉克斯坦语:Ҷанги шаҳрвандии Тоҷикистон, Jangi şahrvandi'i Tojikiston/Çangi şahrvandiji Toçikiston)爆发于独立后的1992年5月,参战双方为塔吉克斯坦政府与联合反对派。此次内战遍及全国,而南部尤为严重,内战在第一年达到高峰,且持续了五年,并使得塔吉克斯坦遭到严重破坏。

    塔吉克斯坦于1991年独立,翌年旋即陷入了内战,内战起因复杂,包括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后果、独立后国家发展道路之争、伊斯兰教与世俗化之争、地方利益集团矛盾、独立之初政府领导乏力、外部因素等。

    1991年11月24日,塔吉克斯坦举行总统大选,社会党候选人拉赫蒙·纳比耶夫以57.52%的选票击败反对派联合推举的胡多纳扎罗夫当选为总统,但社会矛盾仍存。
    1992年8月31日,反对派武装力量进驻首都杜尚别,占领了总统府和广播电视台。
    1994年起,交战双方在战斗的同时开始谈判。
    1997年6月27日,双方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在塔吉克斯坦建立和平和民族和睦总协定》,于1997年7月14日生效,内战结束。

    塔吉克斯坦内战导致6万多人丧生,100多万人沦为难民,迄今为止仍有部分难民无法返回自己的家园。30多万非塔吉克斯坦人离开塔吉克斯坦,主要是俄罗斯人,其中又有很多是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
    内战对塔吉克斯坦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直到2003年,塔吉克斯坦的平均退休金仍仅为1.3美元。
    社会方面,内战使国家处于无政府的状态,即使内战结束后政府仍有许多地方无法控制,处于半割据的状态,国内社会秩序混乱,各种社会问题突出。

  • 普里戈罗德东部地区冲突

    冲突源于俄罗斯帝国和苏维埃俄国(后改为苏维埃联盟)的政策调整,它们利用种族差异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即中央统治和权威的永久化。北高加索的沙皇政策总体上有利于奥塞梯人,他们居住的地区横跨具有战略意义的格鲁吉亚军事公路,这是俄罗斯本土与其外高加索殖民地之间的关键纽带。

    此外,奥赛梯人是该地区为数不多的友好民族之一,该地区在 19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强烈抵制俄罗斯的统治。大多数奥赛梯人与俄罗斯人拥有相同的东正教基督教信仰(而少数是逊尼派穆斯林),而大多数其他民族北高加索是穆斯林。俄罗斯当局还随意对当地居民进行人口转移,并引进了大量捷列克哥萨克人。在苏维埃统治下,当地的哥萨克人(Terek Cossacks 的许多早期成员是奥塞梯人,因在俄罗斯内战 (1918-1921) 期间支持反苏白军而受到惩罚,并被驱逐出该地区,包括被给予印古什人的普里戈罗德尼地区。

    苏联行政人员经常在北高加索任意创建领土,从而通把这些领地像民族一样分裂来扩大差异或通过团结不同群体来促进依赖。1920年1月,成立了山地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简称“山地共和国”,首都在符拉季高加索。最初,“山地共和国”包括卡巴尔人、车臣人、印古什人、奥塞梯人、卡拉恰伊人、切尔克斯人和巴尔卡尔人,但它很快开始瓦解,并建立了新的领土。1924 年,印古什人获得了自己的领土,其中包括普里戈罗德尼地区。1934 年,印古什人在领土上与车臣人合并;1936 年,这片领土形成了车臣-印古什( ASSR,首都位于格罗兹尼)。普里戈罗德尼地区仍然属于车臣-印古什。

    1944年,二战临近尾声,印古什人和车臣人被指控与纳粹勾结,在约瑟夫·斯大林的命令下,印古什人和车臣人全部被驱逐到中亚和西伯利亚。不久之后,人口稀少的普里戈罗德尼区被转移到北奥塞梯。

    1957 年,印古什人和车臣人被允许返回他们的故土,车臣-印古什共和国得以恢复,普里戈罗德尼区仍保留为北奥塞梯的一部分。苏联当局试图阻止印古什返回他们在普里戈罗德尼地区的领土;然而,印古什人设法搬进来,从奥塞梯人手中买回房屋,并有更多人在该地区重新定居。这在印古什人智者中产生了“恢复历史正义”和“回归故土”的想法,从而加剧了奥塞梯人和印古什人之间已经存在的紧张关系。1973 年至 1980 年间,印古什人通过在格罗兹尼举行各种抗议和会议,表达了他们对普里戈罗德尼区与印古什统一的要求。

    紧张局势在 1991 年初苏联解体期间加剧,当时印古什人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于 1991 年 4 月 26 日通过的苏维埃法律公开宣布他们对普里戈罗德尼地区的权利;特别是第三条和第六条“领土恢复”。该法律为印古什人的要求提供了法律依据,这在许多人可以自由获得武器的地区造成了严重动荡,导致普里戈罗德尼地区的印古什人与来自弗拉季高加索的奥塞梯武装民兵之间发生武装冲突。

    尽管有 1,500 名苏联内部部队进入该地区,但在捷列克河以东的普里戈罗德尼地区,种族暴力仍在稳步上升。

    1992 年夏秋初,印古什民族主义者的战斗力稳步上升。与此同时,奥塞梯邻国、警察、安全部队和民兵对北奥塞梯印古什居民有组织的骚扰、绑架和强奸事件不断增加。印古什战士游行控制了普里戈罗德尼区,1992 年 10 月 30 日晚上,公开战争爆发,持续了一周。首先被害的分别是奥塞梯和印古什民兵(因为他们拥有基本武装力量)。当印古什民兵在该地区和北奥塞梯首都弗拉季高加索郊区与奥塞梯人作战时, 来自北奥塞梯其他地方的印古什人被强行驱逐并驱逐出家园。俄罗斯OMON(奥摩,即特别用途机动单位)部队积极参与战斗,有时还带领奥塞梯战士投入战斗。

    1992年10月31日,印古什民兵与俄罗斯内政部(MVD)支持的北奥塞梯安全部队和准军事化部队和陆军部队在北奥塞梯普里戈罗德尼区爆发武装冲突。尽管俄罗斯军队经常进行干预以防止奥塞梯警察和共和国卫队的一些暴力行为,但俄罗斯维和部队的立场是强烈地支持奥塞梯,不仅是由于其部署的客观结果,而且在主观上也是如此。这场持续了六天的战斗,其根源在于印古什人和奥塞梯人之间在普里戈罗德尼地区的争端,双方都对这片约 978 平方公里的土地提出了主张。这场争端没有解决,冲突也没有解决。数以千计的房屋被大肆破坏,其中大部分是印古什人。据俄罗斯联邦检察院称,双方共有 1000 多名人质被劫持,截至 1996 年,大约有 260 人(主要是印古什人)下落不明。在冲突的前六天,将近五百人丧生。劫持人质、枪击以及对生命和财产的袭击至少持续到 1996 年。鲍里斯·叶利钦总统于11月2日颁布法令,将普里戈罗德尼区保留为北奥塞梯的一部分。

  • 阿布哈兹战争

    即展开对大部分格鲁吉亚政府军与阿布哈兹分离主义势力的战争,俄政府武装部队和北高加索武装分子在1992年和1993年之间对驻扎在阿布哈兹的格鲁吉亚政府军的主要作战亚美尼亚和俄罗斯阿布哈兹的人群中大多支持阿布哈兹且并肩作战。分离主义者得到了数千名北高加索和哥萨克人的支持。

    格鲁吉亚境内的内乱(1991 年至 1992 年在任的格鲁吉亚总统Zviad Gamsakhurdia的支持者与以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为首的政变后成立的政府之间)以及格鲁吉亚的内乱加剧了这场冲突的处理——1989 年以后的奥塞梯冲突。

    战争严重影响了苏联后期的格鲁吉亚,它对当地经济、人员和心理造成了相当大的伤害。战斗和随后持续的零星冲突覆灭了阿布哈兹。但是阿布哈兹,这场冲突被正式命名为阿布哈兹人民的爱国战争

  • 两次车臣战争

沃斯托克特别营的车臣裔士兵
  • 达吉斯坦战争

    达吉斯坦战争(俄语:Дагестанская война),又称达吉斯坦武装分子入侵(俄语:Нашествие боевиков в Дагестан),始于1999年8月7日,为支援俄罗斯达吉斯坦共和国达吉斯坦分离主义叛乱,由沙米尔·巴萨耶夫和伊本·哈塔卜率领的位于车臣的伊斯兰国际旅入侵达吉斯坦共和国。战争以俄罗斯联邦和达吉斯坦共和国大获全胜,伊斯兰国际旅撤退而告终。达吉斯坦战争与1999年9月发生的莫斯科公寓楼爆炸案成为俄罗斯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的战争借口。

1999年达吉斯坦冲突中的格鲁乌特种部队士兵
  • 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

  • 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是2008年8月在格鲁吉亚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交战一方为格鲁吉亚政府,另一方为于1990年9月早已单方面宣布独立的南奥塞梯,及其支持者阿布哈兹。俄罗斯自1992年起至2008年8月26日并未承认南奥塞梯独立,仅因当地有大量同时拥有俄罗斯国籍的双重国籍公民,1992年俄罗斯-格鲁吉亚-奥塞梯等各方达成协议,各自在该地区驻扎维和部队维持和平。另一方面,2004年北约东扩纳入了7个前华约成员国,2008年试图再纳入乌克兰、格鲁吉亚,此举遭到了俄当局的反对。

  • 自8月1日开始,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发生数次交火,8月8日凌晨格鲁吉亚展开全面军事行动并很快控制了2/3以上的南奥塞梯地区,包围了其首府茨欣瓦利。俄罗斯军队于8日进入南奥塞梯地区,9日展开军事行动很快控制了茨欣瓦利,并在随后几日占领了南奥塞梯以外的格鲁吉亚领土和军事基地。在国际各方的调停下,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分别于15日和16日在停火协议上签字,俄军于18日开始撤离格鲁吉亚,战争结束。这次战争共造成格鲁吉亚军队215人死亡、1469人受伤;俄罗斯军队74人死亡,171人负伤,19人失踪,以及约1600南奥塞梯平民死亡。

  • 南奥塞梯战争爆发后,欧美等国纷纷谴责俄罗斯入侵格鲁吉亚破坏其领土完整,俄罗斯则指责格鲁吉亚对南奥塞梯居民进行屠杀。战争结束后,俄罗斯于8月26日承认南奥塞梯以及另一个单方面宣布独立的格鲁吉亚地区阿布哈兹独立,格鲁吉亚于9月2日与俄罗斯断交。

参与了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的格鲁乌特种部队士兵
  • 北高加索叛乱

  • 北高加索叛乱是俄罗斯与高加索酋长国的武装分子之间的武装冲突,伊斯兰国从2015年6月开始涉入。历时10年之久的第二次车臣战争在2009年4月16日正式结束,但冲突却没有停止过,且有升级蔓延至北高加索全境的迹象。

  • 暴力活动主要集中在北高加索的车臣、达吉斯坦、印古什与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偶尔也会发生在周边地区,例如: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五山城、伏尔加格勒。

  • 顿巴斯战争

    顿巴斯战争(乌克兰语:Війна на Донбасі或Війна на сході України,东乌克兰战争)指2014年2月至今在乌克兰东南部顿巴斯的战争,由俄罗斯控制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俄语地区的亲俄势力与乌克兰政府军交战。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俄语地区的亲俄势力要求将这些地区并入俄罗斯联邦。其中,克里米亚在2014年3月经过公投后宣布独立并随后加入俄罗斯联邦;而顿涅茨克州及卢甘斯克州等地亲俄民众也占领了政府建筑物并升起俄罗斯国旗,局势持续动荡,进一步引起外界担忧乌克兰爆发内战拖累全球经济。冲突亦间接导致了马来西亚航空17号班机被击落的事故。战事从2014年与2015年两次明斯克停火协议签署后有所趋缓,但分离势力沿着两个争议地区的边界继续与乌军方对峙,至今仍有零星冲突。

  • 叙利亚内战

(所有内容来源于维基百科,已经对不合时宜内容进行修改,对翻译有误处进行调整,本篇仅作为搬运供军事爱好者交流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