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丨值得品读的三种定律:蚂蚁定律,毛毛虫定律,野马定律

 fxxe 2022-01-07


图片

点击上方绿标 收听朗读音频

/洞见ciyu

北宋哲学家程颢曾说:“万物皆有理,顺之则易,逆之则难。”鸟有鸟迹,鱼有鱼道,强者也自有其法则。

图片

蚂蚁定律

曾有网友在网上抱怨:经常被工作和生活搞得狼狈不堪,艰巨的任务让自己喘不过气;每天都通宵达旦地加班,事业却没有进步。

后面有一条留言说到了点子上: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为何没有去反思?这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了战略上的懒惰。

经常停下来自我审视,远比莽撞前进来得有意义。

曾有所大学的生物研究小组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对蚁群进行追踪,观察它们的分工情况。结果发现,大多数蚂蚁都很勤快,清理蚁穴、搬运食物、照顾幼蚁,几乎没有停歇。

然而,有少部分蚂蚁却无所事事,终日东张西望。生物学家把这些“懒蚂蚁”做了标记。

有趣的是,当研究小组断绝掉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勤劳的蚂蚁立马乱成了一团。“懒蚂蚁”们则不慌不忙,带领蚁群向新的食物源转移。

原来懒蚂蚁们不是懒,而是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思考和侦察上,这就是著名的“懒蚂蚁效应”。

没有深度思考,所有勤奋都会事倍功半;没有把舵准方向,容易在原地兜圈子。

爱因斯坦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给我一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与其急着出发,不如先扪心自问一下,现在脚下的这条路是要通往哪里。

图片

毛毛虫定律

许多人在思考问题时,偶尔会不由自主地受环境影响,如果不去独立思考,往往会迷失自己。

有名昆虫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他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 

毛毛虫开始一边吃着松叶,一边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让昆虫学家没想到的是,直至松叶吃完后,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转圈,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后来,科学家把因跟随别人路线,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曾国藩说:“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妄图长久得利之事不要做,人人趋之若鹜争抢之处不要去。

这句话在当下快节奏的时代中尤其适用。前半句说,不可贪求过多,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后半句是说的安全,众人争执、争斗的地方我们不要去,大家都去争抢的利益,我们也不要去,因为那肯定是薄利。

《南村辍耕录》说:“一事精致,便能动人,亦其专心致志而然”。无论做哪个行业,没有点钻研精神,没有股子痴迷劲儿,而是看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恐怕很难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与其跟随别人的脚步去不停转行,不如不如专精一处,安心把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

留一份清醒,不随波逐流,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大道。

图片

野马定律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在野马的腿上吸血。被蝙蝠叮咬后的野马,通常会感到格外愤怒,不停疯狂奔跑,想将蝙蝠甩下来。

可即使野马已经筋疲力竭了,蝙蝠还是会依旧吸附不放。最后,野马力竭而亡。

作家胡夫兰德说过,世上一切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功败垂成的结果,大都是因为一时冲动,让情绪扰乱了心智。

问题的产生会左右情绪,但情绪的产生却无法解决问题。如果摆脱不了负能量磁场,一味地被坏情绪牵着鼻子走,生活只会滑向更糟糕的境地。

如果遇到事情就大动肝火,不仅让心情变得糟糕,对问题的解决也丝毫没有帮助。懂得理性地驾驭情绪,我们才能成为生活的摆渡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