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典建筑的文学美

 丘山三也君 2022-01-07
图片

文学因精美的建筑作品

愈发丰富多彩

建筑因文学的广泛传播

而充满历史积淀和艺术美感

建筑物的美

需要文学作品的承托

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感

则需要以建筑物作为载体而承载

图片
图片
图片

《阿房宫赋》

唐 杜牧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图片

阿房宫毁于战火,其形制如何,早已无人能够说清,但幸好,杜牧的这一篇《阿房宫赋》将“天下第一宫”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虽多为想象,亦是将阿房宫之宏大再现。不禁为我们先人的建筑才华所折服!


图片

《岳阳楼记》

宋 范仲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图片

岳阳楼

图片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10年,最初是三国鲁肃操练水师的阅军楼。现存的岳阳楼平面呈长方形,飞檐盔顶,是四大名楼中唯一真正的纯木结构古代建筑。文正公一篇《岳阳楼记》传世古今,岳阳楼的风采一览无余!现在的我们登楼,很难有范仲淹的那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但岳阳楼那份辉宏的气度,今天我们可与文正公共享!




图片
图片
图片

滕王阁




《滕王阁序》

唐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653年),在北伐战争中毁之一炬。现存的滕王阁是根据梁思成所绘草图进行重建。

诗人王勃赴任途中,面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绝美胜景,有感而发,将滕王阁变成以文学传递自己胸怀抱负的艺术载体。滕王阁不再仅仅是一座阁楼,而是蕴含着无穷艺术魅力和空间想象的艺术品,承载着诗人抚今追昔的感慨和无穷的抱负,建筑与文学完美地融为一体。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