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作家‖【记忆中的年味】◆李雪洁

 白云之边 2022-01-07


作者简介

 
李雪洁,1990年生于山东莘县,目前就职于山东莘县中心希望小学,是一名行走在文字中的语文教师。人生座右铭:坚持对生活的热爱,爱我所爱,执着一生。

记忆中的年味

我是到了三十还盼望过年的老小孩,记忆中,单单说出这个词——过年儿,就让我神往。

记忆中的年味是妈妈用大锅台烧出来的。炸丸子,做花糕,包包子,包饺子……每一道工序妈妈都做得迅速且认真,包出来的包子白白胖胖,褶皱大小一样,在阳台上懒洋洋的晒太阳。妈妈又开始准备炸丸子了,“当当当”厨房里传来一阵阵新年的律动。最期待的是熬肉,一大早,爸爸排队买来了刚杀的猪肉,白条鸡,鸡胗,穿上了干活时用的长袍大褂,戴上了我军训时发的帽子,搬来小板凳,暖暖的阳光下开始清洗工作,爸爸干活“仔细”,瞅来瞅去检查一翻,确定干净了,下手剁肉,三下五除二,剁完扔在盆子里开始忙活其他的了。不一会儿,妈妈端着盆子出来了,对着阳光又择起了绒毛,嘴里还不停的唠叨着“你看看,这么大的一根毛看不见呀,每次干活都是粗心大意……”爸爸虽然不高兴,可是也不影响年关临近他快活的心情,到了下锅烧肉的关节,还是进进出出的和妈妈一起忙活,爸爸一般负责烧火和指挥妈妈,妈妈一般负责烧肉和反驳爸爸……不一会儿,厨房里烟雾缭绕,烟熏的味道,让人流口水的肉香,还有爸妈的“火药味”!一般这个时候,我都会高兴的不知道干什么,从堂屋跑到厨房,从厨房跑到堂屋,表现出很忙的样子,其实是一遍遍试探——怎么还不出锅?肉熬好了,香味四溢,我闻味而来,看见大块大块色泽红亮的肉骨头在浓汤里咕嘟着,颤颠颠的弹性十足的样子,我趴到锅沿等待着,夫妻俩总会出来一个,迫不及待的用大勺捞起一块热腾腾的放在锅沿,夫妻俩还会在一旁急切的等着我的评论“咸不?烂不?”“好吃好吃…”顾不上多说,也怕说多了引爆夫妻俩相互埋怨的导火索“我说别放那么多盐”“我说出锅还不烂”。灶台边还是妈妈说了算,爸爸奈何不住,出了厨房门,找到一个窜天猴,插在雪堆里,“嘣—棒”一声在天空炸裂,妈妈吓了一跳,嗔怪到“又开始了”,于是一场战争又进入了尾声。

记忆中的年味是爸爸贴出来的。年三十一到,大清早睡意朦胧的我就听到“哗—哗—”扫院子的声音,一定是爸爸在给贴春联做准备。果不其然,起床后,看到爸爸已经横七竖八的摆好了要贴的对联,这是堂屋的,这是西屋的,这是奶奶家堂屋的…有些对联是粘在一起的,爸爸嘱咐我把对联割开,又担心我做不好,自己拿起剪刀忙碌起来…不到中午,满院子一副红红火火的样子。还是不够喜庆,爸爸又要把两个大红灯笼挂在大门的两侧了,门太高了,爸爸只好把我家的大货车精准的停在大门口,车上再立梯子,于是两个胖胖的大红灯笼又如约出现在了我家大门下。每每这时,我就会感觉天上突然降落了好多“年味分子”弥漫在空气中,整个世界和年二十九的都不一样了…

如今,我已经当了妈妈,儿时的年味却还在心里氤氲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