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古辉映

 zhb学习阅览室 2022-01-07

作者:冻风秋

灵魂问答

他们的隔空对话是从坟墓开始的。 洛阳偃师首阳山杜甫墓,安徽当涂县李白墓,汝州风穴寺刘希夷墓,台北南港胡适墓……

这世上,一开口就触及生死的有几人? 只不过,在这最后的审判到来之前,一个是任性的孩子,想在白纸上画出笨拙的自由;想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想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看见光明。另一个是伤感的君王,在庸俗平板的生活中为自己打开一个孤独的缝隙;他饱蘸激情和浪漫,却踩着犹豫和怀疑;分裂的是理想和现实的两极也是内心的风暴与希翼。无法靠近,也不能分离。

隔着的似乎是各种不着边际的猜想和八卦,荣辱和得失;似乎是个体的执念与失落,傲慢与偏见;

连接的仿佛是一双双温暖的手赐予的柳枝甘露;仿佛是这连绵不绝的呼唤、思念和应答。

然后又不全是。

根底是数千年的古老文脉,它推动人们朝同一个方向凝视、展望,它需要新鲜的风吹拂。

必须等待与静候,一个奇迹来临,彼此唤醒。

在此之前,灵魂的灯盏不会熄灭。

千古丹心

站在比干墓之前,她已经在辛丑洪灾之后的卫辉大地上收集了许多情难自抑的哭泣声,坚强勇敢的身影,八方支援的温暖,灾后重建的信念。 绕着坟茔走了三圈,把这一切民生疾苦的故事洒向坟上摇曳的蒲公英。 这是天下第一墓,是第一座史有记载的坟丘式墓葬,埋葬的是一位因直谏被剖心的人。

隔着三千多年的时光,仿佛依然能感受到那颗忠诚正直的心在热烈跳动,那样以“善行仁义”而自恃的人格,明亮洁净,虽刺不穿当时浓重的昏昧与黑暗,但光照后世;

仿佛依然能听到他勒马发问“人而无心如何”?人而无心即死。但为对国家人民炽热的爱而死,其精神感动万物精灵为之献心。天葬墓周围生出许多空心菜和空心柏树,今天看来依然神奇,牧野大地由此起名心乡,即新乡。

又仿佛看到公元前497年,55岁的孔子从鲁国到卫国,祭奠仁人之墓,激动地在石碑上挥剑刻下四个字“殷比干莫”。这应当是孔子至今存世的唯一真迹。这碑也被称为天下第一碑,留给后人追慕。

比干庙内那些林立的碑碣,从北魏孝文帝的《皇帝吊殷比干墓文》,唐太宗的《封殷太师比干诏》《祭殷太师比干文》到清朝乾隆亲书御碑《过殷太师墓有感》等,都是后来者追思的心。

卫辉比干庙,天下林氏根。周武王伐纣,天下大定,四处寻找比干后人,得知其遗孤生于长林,于是因林而命氏,赐林姓,改名为坚。比干庙已成为海内外比干后裔祭谒的圣地。 一颗忠诚正直的心,担得起后世所有的怀念和追思。这是时间给出的最好答案。

时间终会磨平所有的隔阂与隐瞒,唤回真正的深情和善意,终会驱散阴影迷雾,照见被层层包裹的真心。

诗书传奇

一个深受宠爱的孩子,无奈地远远离开母亲,思念成灾。于是,他在封地建起很高很高的楼,只盼能望见母亲的身影。

他飞扬跋扈,任性妄为,铺张大婚后,奢侈就藩,疯狂敛财,惹得民怨沸腾。

母亲去世后,他在惊恐悲痛之下,也很快病逝,享年47岁。

这是明朝潞王朱翊镠的故事,一个彻头彻尾的皇家悲剧,若说有可取之处,便是那颗孝子的心。

在卫辉古城,登上望京楼,这座全国最大的石构无梁殿古建筑,所有的传说故事渺远又鲜活。

青石外壁,青石门框,青石台阶。二楼崇本书楼中早已没有书的影踪,明代潞王父子如何在此宽敞明亮的空间读书,弹琴,练习书画,已难以想象。壮观坚实的拱形大厅让人惊叹古人的建筑智慧,这空阔之处倘能展示一些与明朝文化相关的材料书籍,供参观者了解学习,就更还原崇本书楼的本义了。

三楼大殿还保存着青石结构的“诚意坊”,上刻对联'雕檐接碧汉会合风云,画栋耸青霄依凭日月'。夕阳里,我们坐在残损的石墩上,朝着北京的方向望去,感受潞王那份思念的绵长和无望。

站在大殿上,可以看清卫辉的全貌。一边是汲县师范,一边是卫辉一中。汲县师范曾是豫北最高学府,名师云集,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同行的侯振云老师和小许的父亲,都曾在这所学校就读。他们一个深谙卫辉人文底蕴,一个习文弄墨培育出优秀的女儿,文脉就是这样在静静中代代绵延。

另一个孩子,出生后母亲随口给他取了一个小名叫“卫生”,取在卫辉出生之意。

他7岁时父亲病逝,家道中落,生活艰难。母亲对他们兄弟的管教更加严格,她宁肯典当家中的物品,替人家做针线活,也要为两个儿子请教书先生。母教、母爱、母德的熏陶垂范,使得他自幼便志向远大,生活上克勤克俭,学习上刻苦努力。

他后来果然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并一跃而立于民国政治权力的最高峰。可贵的是,他继承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优良精神风貌,国学功底深厚,不但著书立言,书法造诣颇深,工于山水松竹画。出任大总统时,成立晚晴簃诗社,主编《晚晴簃诗汇》200卷刊行。他一生编书、刻书30余种,如《清儒学案》《退耕堂集》《水竹村人集》等,被后人称为“文治总统”“总统诗人”等。 他在《韬养斋日记》中有一名言:世界上有三种有志之人,一为有志仙佛之人,一为有志圣贤之人,一为有志帝王之人。求为仙佛之人则国弱,求为圣贤之人则国治,求为帝王之人则国乱,世之操治化教育之权者阖审诸! 那日,在卫辉古城贡院街徐世昌家祠,一个幽雅静深的院落,诸般观览都已不记,只有影壁正中镶着五颗谷穗组成的'嘉禾'浮雕,只有他“为善最乐”的手书,还在心间闪动。

让人铭记的还有诗人王绶青老师的那首《登望京楼》:平生几番登斯楼,牧野大地一目收;遥望京畿咫尺近,家国情怀抒乡愁。

夜幕下,镇国塔的灯光亮起,一切灾难都在退去,文明之光生生不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