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立储

 西江红月 2022-01-07
曹操晚年,屏退左右,单独留下“毒士”贾诩,突然说:“文和啊!你觉得,曹丕和曹植谁更有能力继承曹家的基业呢?”贾诩一听,是道送命题,没开口。曹操急了,生气道:“我跟你讲这么大的事情,你竟走神了吗?”谁知,贾诩缓缓地说:“是啊!我在想别的事儿呢!我突然想到了袁绍和刘表。”

曹操一听,内心受到了重击。贾诩的潜台词再明显不过了。袁绍和刘表不就是因为没立长,从而引发了家族纷争。

因此,曹操坚定了立曹丕的想法!

这段历史出现在正史中,长期以来,很多人觉得曹家的继承人问题是贾诩这一段话敲定的。事实真的如此吗?在他之前,曹操自己想不到这些吗?

显然不是!

曹操之所以采纳了贾诩的意见,不是因为他的话,而是因为他这个人!

当时,支持曹丕和曹植的人早已分派。比如毛玠、崔琰等人支持曹丕,杨修等人支持曹植。他们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内斗。

而贾诩,谁知不站。他不仅这方面不站队,就连平日里也独来独往,不和士族亲近,亦不和寒族亲近。因此,他的话才被认为是客观的。

在曹家的接班人问题上,还有一点不得不提!既然曹丕是嫡长子,那为什么他没有从一开始就被选中呢?

这一点,曹丕自己在登基后给出了答案!他说:“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

意思就是,我哥哥曹昂若是活着,天下是他的,我弟弟曹冲若是活着,天下也轮不到我。

也就是说,曹操最初选继承人时,先是立长,选了曹昂,后是立贤,选了曹冲。像曹丕这种最初不长不贤的,是没有机会的。

宛城之战中,曹昂为救曹操而死。曹操痛失长子后,由于曹丕、曹植等人年龄相仿,曹操便给了他们公平竞争的机会。

等这些孩子成年后,曹操让他们开府,培植自己的势力,同时也是对这些孩子进行考验。

众所周知,曹操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他的孩子们成长得也特别好。曹植才高八斗、曹丕文治武功样样精通、曹彰勇冠三军,就连曹衮也十分好学。

最终,曹彰、曹衮等“偏科”的孩子出局,剩下了曹植和曹丕展开巅峰对决。

关于兄弟俩的争斗,最经典的要数《世说新语》中的一段故事。

当时,吴质和曹丕交好,杨修与曹植交好。由于吴质当了地方官,不能私下与曹丕商讨事情了。他们就私下把吴质装笼子,盖起来,抬到曹丕府上,神不知鬼不觉的相会。

这件事被杨修的探子发现后,杨修立马禀报曹操,准备当场抓吴质。谁知,曹丕这边也知道了杨修的动作,来了个将计就计。最终,曹操只找到了一个装物品的笼子。

从此,曹操对杨修起了疑心。

《世说新语》虽不能当正史看,但这个段子也侧面说明了当时两兄弟之间发生了很多明争暗斗!

曹植曾一度凭借自己的才华,得到了曹操的宠爱。曹操攻打孙权时,还让曹植留守邺城。

然而,曹植文人气太重,不约束自己,活得像个李白。

他一喝酒,文思泉涌,同时,任性妄为,连司马门都敢走。

最终,曹植彻底出局,曹丕上位。

这样的结果,最主要的原因是曹植自己不能用实力证明自己,而不是曹丕比他年长!当然,曹植的团队也没法和曹丕的团队比。

至于贾诩,他的建议只不过是曹操本来就想听的!

曹操之所以在立嗣问题上引发了争议,主要是因为他比较不幸。他自己属意的曹昂和曹冲没能活着继承曹家基业,剩下的儿子总让他觉得有些差强人意。

正因为如此,曹操才长期在立嗣上狐疑不决。好在,曹丕最终称帝,建立了曹魏政权,也算是没选错。

在曹操的儿子中,大家觉得谁更优秀呢?欢迎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