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汉唐清在建国百年的时候都有一位创造盛世,盛极而衰的君主,明朝却没有?

 金色年华554 2022-01-07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同样是建国100周年,为何汉唐清都步入盛世时期,而明朝却没有进入盛世。

先来梳理一下历史走向:汉朝建国百年,大致是汉武帝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02年),该年为汉武帝太初三年。这一时期,汉朝北伐匈奴南平百越,一个统一的大汉帝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汉武帝时期,是西汉全盛时期,不仅版图巨大,而且武功强盛、汉赋恢弘,各种方面都蓬勃发展,可以称之为“盛世”。

图片

唐朝建国百年,刚好是开元盛世(618年-718年),即开元六年。唐玄宗时期,大唐帝国万国来朝海纳百川,用王维的诗歌形容——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此时的唐朝,也是当之无愧的盛唐,杜甫有诗歌形容“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图片

就连清朝建国百年的时候,也是最为强盛,版图最大的时期。1744年,是乾隆九年,虽然今天对于乾隆有文字狱等诟病,但是乾隆皇帝收复新疆,武功强盛,版图也是最为广阔的。

图片

汉唐清都在建国百年的时候,汉武帝、唐玄宗、乾隆帝时期达到了全盛。

这三个皇帝也有共同之处,汉武帝晚年穷兵黩武,不得已下了罪己诏。唐玄宗晚年宠幸杨贵妃,变得昏聩,引发安史之乱。乾隆皇帝晚年放任贪污腐败,最终酿成了白莲教起义。

汉唐清正是在这三个皇帝时期由盛转衰的,有着共同特点。

明朝建国百年是什么样子呢?明朝建国于1368年,建国百年的时候是1468年,也就是明朝成化六年。

然而在19年前,一场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虏,明朝遭遇了巨大的变故。后来又经历了明英宗夺门之变的复辟,明朝政局持续动荡中。明宪宗时期,虽然稳定了局势,但是荆襄流民叛乱、北方蒙古边患,一连串事情摆在了明宪宗的面前。明宪宗废了好大劲,给他的父皇明英宗填坑。

这样的明朝百年,很难称之为盛世。

而且,比起早期明成祖朱棣时期郑和下西洋、万国来朝的景象,明宪宗时期很难称之为盛世,首先是版图缩水了,放弃了征服的越南,此外在东北放弃了奴儿干都司,在西北,面对着吐鲁番的进攻,则龟缩在哈密卫内,整个西域只能守势。

图片

此外,明宪宗时期虽然有所谓的成化犁庭,但女真此时势力还太弱,武功也远不如明成祖时期。

所以,在汉唐清走向全盛的时候,明朝在走下坡路。

汉唐清建国百年盛世,明朝建国百年却在恢复。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看看汉唐清发展的脉络就知道答案了。汉朝和唐朝发展很顺,而明朝不顺,被打断了好几次。

汉朝和唐朝高层虽然遇到了波折,汉朝碰到了诛吕政变、吴楚七国之乱等事情,唐朝碰到了玄武门之变,武则天“革命”,神龙政变和唐隆政变等事情。然而,汉朝和唐朝的统治阶层似乎不约而同的达成了一种默契:高层政变短平快,不要伤到老百姓。有了这种默契,汉唐两朝的统治者就会把政变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

图片

就拿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而言,玄武门之变只是波及皇宫的政变,太子和秦王之间的军队最多数千人拼杀,并没有对长安城老百姓的生活,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实质性影响。李世民上台后实施了天下和解的政策,迅速实现了权利的过度。

即便汉朝的内战——吴楚七国之乱,汉军也在3个月时间内果断出兵打败叛军。

图片

政局变动对国内影响不大,汉朝和唐朝就正常发展——两个朝代都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让农民安心种地,为国家的强大积累粮食和财富。

汉朝和唐朝的发展是基本延续的,虽然唐朝中间又武则天改国号的小插曲,但武则天的治国之策依然是李世民-李治治国之路的基本延续。到了开元时期,李隆基接过了接力棒,让大唐发展成东亚地区极具强盛影响力极大的国家。

至于清朝,康熙时期的三藩之乱极大地破坏了经济,但是经过工作狂雍正时期一系列的改革,比如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改土归流这三大改革,清朝国库又充盈了起来,为乾隆时期打下了基础。

图片

汉朝和唐朝发展是延续的,但明朝的发展可就不延续了。明朝的两次巨大的政局动荡——靖难之役和土木堡之变,打断了国家发展的正常进程。

靖难之役的起因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虽然朱允炆不怎么滴,朱棣有勇有谋,上台后打造永乐盛世。但我们必须承认,明朝的国力在这场内战中客观上遭到了“负增长”。老百姓在战火中生灵涂炭,亏得朱棣上台后采取了正确的国策,才让明朝从内战战火中恢复过来,走向强大。

图片

朱棣-朱高炽-朱瞻基这几代帝王都是优秀的帝王,他们的努力让明朝沿着恢复发展-复兴的道路前进。到朱瞻基驾崩的时候,明朝的发展基本达到了文景之治后期的水准。然而,明英宗时期对麓川多次用兵,导致了北方边防的空虚,面对着瓦剌的进攻,由于明英宗的“瞎闹腾”,明朝不仅损失了数十万大军,还让瓦剌打到了北京城下。明朝发展之路再次被打断。

图片

土木堡之变后的明朝,景泰皇帝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扭转乾坤。但很不幸的是,朱祁镇又贪恋皇位了。发动夺门之变上台,残害忠良冤杀于谦,让明朝发展再次停滞,毁掉了朱祁钰在位8年的一点点成果。直至朱见深上台给于谦平反,明朝发展才重新走向正轨。汉唐建国百年了,国家影响力走向强盛,人民安居乐业。而明朝建国百年呢?朱见深还在为竞相流民起义和国内的灾荒而头疼。要不是朱见深力挽狂澜,明朝很可能就死在明英宗手里了。

所以,明朝建国百年的时候,很不巧,在本应该出现一位明主的时候,出现了明英宗这样不负责任的皇帝,最终给明朝的发展带来了一点波折。

不过,明朝的发展或许过于晚熟,在明成祖的早期时期,武功强盛,但是经济比较凋敝,尤其是山东、河北等遭受“靖难之役”破坏的地区,十室九空,终有“唐赛儿起义”。

等到明朝中期,尤其是正德之后,江南一地因为赋税的减轻,造就了经济的繁荣,然而,此时武功和政治上却不如早期了。

如果要找一位中兴之主,明孝宗为期太短,明神宗又太靠后,其实明世宗嘉靖是最为合适的,他在位的时期,明朝开国154年,还是属于中期,把朱棣算另一次开国,嘉靖正是百年,他本可以力挽狂澜,革除积弊,像汉武帝、唐玄宗一样,造就盛世,历史也给了他机遇,他在位时间40余年,有足够的时间中兴,也有大量的名臣良将,如戚继光等,但他自甘堕落,沉迷信仰,终于沉沦。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