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欣赏 | 瓦当

 逸峰图书 2022-01-07

图片

常利

图片

常利

汉代 ,直径14.4厘米,当面有阳文篆书的“常利”二字,文字两侧饰有乳钉。结体宽博,粗犷厚重。其文字不同于常见瓦当的分区排列:“常”字端庄雅致,隶意明显;“利”字圆润流动。当面刚柔相济,尤显大气磅礴之感。应为西汉中期偏早制品。发现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赵康古城。

图片

常生无极

图片

常生无极

此为新莽时期瓦当。直径16.2厘米,双线四界格,每格一字,篆书,边轮内饰一周弦纹。文字书写挺拔有力,采用拉长的手法均匀分布于四个扇形区间。此类“常生无极”瓦当应由“长生无极”发展而来,其时代在王莽时期。王莽改“长安”为“常安”,故吉语中“长生”“长乐”中的“长”亦改为“常”,瓦当发现于陕西省咸阳市。




图片

澂邑漕仓

图片澂邑漕仓

西汉官署用瓦。圆形,直径17.0厘米,边轮略残。中心圆突外双栏四格界,每格一字,右读,篆书。字体规整俊挺,笔画多方折。“澂邑漕仓”,史籍未见著录。检史籍,春秋时有北徵邑,西汉景帝二年更北徵县为徵县。《元和郡县志》:“澄城县,汉徵县也。韦昭注:徵音懲,懲、澄同声,后人误为澄。”《左传》载:“鲁文公十年,秦伐晋取北徵,即此城是也。”可见,此瓦为西汉时在洛河流域设立的漕运储粮仓廪建筑用瓦。发现于陕西省蒲城县西长乡西头村漕河遗址。

图片

无极船库

图片

无极船库

汉代宫殿用瓦,直径16.3厘米,当心饰一圆突,外有弦纹一周。双线界格将当面分为四区,每区各阳文篆书一字,边轮内亦有弦纹一周。文字从左至右、由上而下释读。结体宽博疏朗、方圆兼备。“船”“库”“极”三字正书并略微避让边轮,“无”字拉长笔画适应边轮方向,使当面便显得大气稳重。“无极船库”瓦当应属宫殿用瓦。发现于陕西省华阴市。

图片

大乐

图片

大乐

汉代吉祥瓦,直径17.5厘米,当面有阳文篆书的“大乐”二字。结体宽博,粗犷厚重。不同于常见瓦当分区排列文字的方式,此瓦当文字做了图案化处理:“大”字随圆就势,完全与边轮界格相适应;“乐”字呼应上方,整体如半圆状,增加了瓦文的趣味性。其语义当表达了汉代人的美好期望。瓦当背面有旋涡纹路,应为西汉中期制品,发现于河南省洛阳市。

图片

非天乐出长望未央当

图片

非天乐出长望未央当

西汉吉语用瓦。直径13.0厘米。释文有争议,一般认为中心圆内横书为“非天”二字,圆外其余七字逆时针旋读,篆书。结体依圆就势,笔画圆劲,富有灵动之美。发现于西安汉城遗址神明台东边,十分罕见。

图片

富贵昌

图片

富贵昌

汉代瓦当,直径15.8厘米,质地细腻,当面近边轮处饰网格纹一周。其上饰一“贵”字。当面无界格,“富”“贵”“昌”三字居中纵向排列。文字皆为阳文,横向取势,结体宽博,隶意颇浓。左侧饰一浮雕立鹤,右侧饰一卷云纹。文字笔画布局紧凑,纹饰简洁大方,发现于四川省成都市。


图片

富贵寿乐

图片

富贵寿乐

西汉吉语用瓦。直径16.3厘米。中心圆突外双栏四格界,双栏顶端各一卷云纹,且其与中心圆交界处格饰一乳丁,每格一字,篆书。字体纤细,结体规整,部分笔画破折明显。“富贵寿乐”,是综合“富贵万岁”“延年益寿”“长乐未央”等汉代常见吉语瓦当之意而成。发现于河北省正定县。

图片

富利后世

图片

富利后世

西汉用瓦。圆形,直径15.6厘米。中心圆突外双栏四格界,格线顶端两侧各饰一乳丁,每格一字,篆书,右读。体随圆依势,笔画圆润疏朗,外周一圈连珠纹。瓦文为美好颂祷吉语。发现于陕西三原县。

图片

高安万世

图片

高安万世

西汉祠堂用瓦。圆形,直径18.3厘米。中心圆突周围连珠纹,圆外双栏四格界,每格一字,篆书。结体随圆就势呈弧形,线条婉转流动,富有装饰性。“高安万世”当,陈直《秦汉瓦当概述》认为:“旧说其为董贤邸第之物不确切,应为高庙之物。”高庙,亦称“西庙”,系惠帝所建,应在长安城内安门以东,长乐宫西南。

图片

图片



汉代宫殿用瓦。直径15.5厘米。“宫”字位于当面中央,篆书,结体方正,笔画遒劲。“宫”字上面饰“人”字形图案,似宫殿屋形,两侧饰有装饰性曲线,曲线外饰有四乳丁。“宫”字下方一雀,头颈大幅度后仰,似冲天鸣叫,展翅欲飞,形象简约生动,构思奇巧。此瓦发现于陕西周至县长杨宫。长杨宫,《三辅黄图》载:“在今周至县东三十里,本秦旧宫,至汉修饰之以备行幸。宫中有垂杨数亩,因为宫名,门曰射熊观,秦汉游猎之所。”《雍胜略》云:“长杨宫,在周至县东南三十二里。”故此瓦应长杨宫宫廷用瓦。

图片

图片

西汉私家用瓦。圆形,直径14.4厘米。无格界,“焦”字占据当面,外周一圈网格纹。结体随圆就势,笔画伸展自如,字形如缪篆。其构件“火”部处理的生动传神。“焦”,姓氏,源自姬姓,上古神农氏后裔,其以国名为姓氏。《通志·氏族略二》载:“焦氏,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今陕州东北百步焦城是也······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汉有外黄令焦贡,后汉有焦俭。”《括地志》云:“故焦城在陕县东北百步古虢城中东北隅,周同姓也。”瓦文为焦氏祠舍用瓦。发现于陕西茂陵之南来西寨。

图片

临邸

图片

临邸

汉代官邸用瓦,直径14.0厘米,单线将当面分为四区,阳文篆书的“临邸”二字分书两格,边轮内有弦纹一周。结体宽博,粗犷厚重,二字随圆就势,边缘笔画曲折圆润,似边轮内第二周弦纹。“邸”当为“官邸”之简称。发现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赵康古城。

图片

平阿弋池

图片

平阿

西汉宫殿用瓦、圆形,直径16.0厘米,边轮略残。中心圆突外双栏四格界,每格一字,篆书。结体随圆就势,笔画圆润灵动。发现于陕西省高陵县叶沟村。

图片

蕲年宫

图片

蕲年宫

西汉宫殿用瓦。圆形,直径17.0厘米。中心圆突外双栏四格界,每格一字,篆书。结体疏朗宽博,笔画圆润。“蕲年宫”,秦宫名,“蕲”同祈,即祈年宫,有祈求丰年之意。《汉书·地理志》载:“祈年宫,惠公起。”《三辅黄图》载:“蕲年宫,穆公所造。”《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蕲年宫在雍,秦始皇九月宿祈年宫,加冕礼也在祈年宫举行。这说明祈年宫是秦代很重要的宫殿。汉承秦制,即此瓦为汉代修葺祈年宫是所用瓦当。发现于陕西凤翔县孙家南头堡子壕遗址。

图片

千秋

图片

千秋

西汉吉语瓦当。圆形,直径15.5厘米。无格界,二字篆书,分左右排列。“秋”字笔画较多,将其“火”字旁放置中央,使“禾”“千”分居左右,布局为“千火禾”三字,构思绝妙。整个构图均衡协调,笔画圆润隽逸。“千秋”,汉人常用吉语,汉时二字瓦在使用上亦连续排放,文字连读表示一完整词义或句意。如“千秋”“万岁”,“与天”“无极”等。发现于西安南郊。

图片

千秋万尚乐未央

图片

千秋万尚乐未央

西汉吉语用瓦。圆形,直径15.0厘米。中心圆突外一圈弦纹,字逆时针方向旋读,篆书。字体规整,笔画浑厚,整个构图既充实饱满,又疏朗清丽,安排巧妙。为汉代吉祥用语。发现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地区。

图片

千秋万世

图片

千秋万世

汉代用瓦,直径 14.0 厘米,单线界格将当面分为四区,每区各阳文篆书一字。四字均以当心凸弦纹为天,以边轮内凸弦纹为地离心书写,文字笔画洒脱,极富韵律,使用拉长笔画的方式将字均匀分布在扇形空间里。“千秋万世”形容岁月长久,是汉人普遍使用的吉语,语出《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聒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北郊。

图片

千岁

图片

千岁

汉代吉语瓦,直径15.3厘米,瓦当左上部边轮残缺。边轮内部圆形当面由两条凸弦纹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中心圆内为阳文篆书“千岁”二字,字形随圆就势。中心圆外接双线“十”字形界栏,将外层当面分为四个扇形格,每格饰卷云纹一朵,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

图片

上林农官

图片

 上林农官

西汉官署用瓦。圆形,直径16.0厘米。中心圆突外双栏四格界,每个一字,篆书。字体端庄严谨,线条圆润雄浑。“上林农官”,即水衡都尉所设的农官。《汉书·食货志》载:“水衡、少府、太仆、大农各置农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载:“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上林苑,有五丞,属官有上林、均翰、御羞、禁圃、辑擢、锤官、技巧、六厩······又衡官、水司空、都水、农、仓,又甘泉上林、都水,七官长、丞皆属焉。”故此瓦为水衡都尉属官上林令之农官官署建筑所用。1995年西安出土的秦封泥“上林丞印”风格与此瓦极为相似。该瓦发现于西安市黄雁村。

原载《书法》杂志2021年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