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花拂柳而来,遇见最好的自己

 彩虹糖包儿 2022-01-07

1.

窗外是一个正在抽芽的春天,植物的清香阵阵袭来。

室内也是一个正在抽芽的春天,童稚的天真铺展开来。

我面前是31个小朋友,他们排排坐在自己的小木椅上,满怀的期待藏也藏不住,或许也没想着藏,就这么从眼中溢满出来,撞到我的眼中,流到我的心里,又温暖,又感动。

因彩虹糖幼儿园的邀请,来给孩子们讲一堂绘本课。

说起来,也很是奇妙。面对数十位成年人的课堂,我或许还可以轻松自如,但对着30多个孩子,却感到了一丝紧张。大概是他们的眼神太纯粹、太纯真。那是与成人课堂上的分享完全不同的感受,我当时满心想的都是一个词——春天,这就是春天的样子了。

他们看着你,听着你,跟着你的每一个动作移动眼神,随着你的每一句问话,转动脑筋,争相表达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当遇到让他们兴奋的问题,仅是一瞬间,教室里能乱成一团,所有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却奇异地不让人感到焦躁和不耐,反而下意识去调动一切感官,去捕捉那里面有没有不同的声音,独特的观点。

绘本课上的很顺利,互动进行的很好,孩子们的兴趣一直高涨着。

我环视一圈,只有一个孩子例外,隐约的预感和真切的现实终于碰撞到一起——彩虹糖不怎么配合。

每当我的望过去,她总会把握时机用低低的声音、皱成一团的小脸和时不时掉下来的金豆去表达她的不满和不开心。好在,依然是静静坐在她的位置上,并没怎么影响到别人。

我心下了然。一来,这本书我们已经一起读过无数次,早已没了新鲜感;二来,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她习惯了妈妈的眼睛永远盯着自己,大概很不习惯妈妈用往常面对自己的语调、表情,去面对所有小朋友,于是,就想各种小动作来吸引妈妈的注意。

老师也说,这是因为妈妈的眼光移开了,不再只关注她一个人,所以闹情绪了,孩子需要增加一些抗挫折能力。

她的抗挫能力的确很弱,不太容易接受否定和忽视,大概也是在我的亲密养育过程中,她受到的关注太多,而遭到的否定和忽略太少。

我们都很清楚,人的成长历程中,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将安全感的来源从父母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这个转移的过程,是家的概念慢慢淡化的过程,也是自我完整化与社会化的过程。

婴儿哭泣是为了索求母乳,孩童哭泣是为了索求拥抱。当他们长大,哭声不再能换来想要的东西,渐渐就会学会忍耐。

私心希望这个过程慢一点,晚一些,却也明白,这就是成长最重要的主题。

2.

这一周,见到了同处一城的大学同学,亲密舍友。

我们在她宽大明亮的个人办公室里,头对头脸对脸地凑在茶几旁,吃外卖送来的烤鸭、土豆、酸汤鱼。

她说,一晃毕业11年,同在一个城市,咱们工作、恋爱、结婚、生娃,虽然见面没有特别多,但一想起来就觉得好庆幸,我没有错过你生命中这些最重要的时刻,我的重要时刻里,你也从未缺席。

她说,有时候我回想起一些往事,总会有些遗憾。

我问,关于什么呢?

她说:“我结婚的时候啊,你来找我,我还在加班,就只在单位楼下的餐馆随便请你吃了一顿饭。”

我记起,那时候她刚刚结婚,婚礼是在男女方各自的老家办的,北京并未设席。

她说:“我那时候怎么就那么傻呢,你带着礼金来送祝福,我用随随便便一顿饭打发你。如果是现在,我肯定要找一个好饭店,穿的更正式,然后就咱俩,好好地、浪漫地吃顿饭。”

我说:“所以那时我们年轻啊,可能没有那么面面俱到,但却选择了最率性的表达方式。我对于你来说,是不需要客客气气对待的对象,我们都明白彼此都不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

是啊,我们曾一起度过了4年,那最耀眼,也最青涩的一段人生。

吃过饭,满茶几的狼藉。她坐回沙发上,探身拉住我收拾的动作,招呼我坐过去喝茶,“不用管了,咱俩先聊天。”

于是话题自然就回到了那些我们共同经历的岁月。是各自都疼过、痛过、遗憾过的青春。

或者因为爱情,或者因为友情,或者因为对自我的质疑或否定,左不过这几方面的伤与痛。

人天生都有遗忘痛的能力,即便那是人生路上面对的最大挫折,但经年累月后再想起,却也没有了什么波澜。

但回首过去总会让人感慨,感慨的是曾经的茫然无措,感慨的是陆续被揭开的迷障,感慨的是流经岁月后或明或暗地涌来的歉意和善意,于是,说着聊着,感慨就酝酿成了盈眶的泪意。

这或许就是青春。是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这些代价,不论是在哪个角度,无论是用什么方式,上帝总会将其附着到你的身上,让你反思自己,变成更好的那个你。

感恩我们哭过、笑过、犯过傻的青春过场。

而我们,总归被时光推动着、雕琢着,成长为自己最满意的样子。

3.

前两天还见了两个小女朋友,霞飞刚刚工作两年,数学专业的纯理科姑娘,小媛还在传媒大学读研二,导演专业的文科女孩。

我们在costa喝半糖的拿铁,一边聊生活,聊文学,聊爱情,聊人生的无数可能;又去鼎泰丰吃灌汤的小笼包,还是聊生活,聊文学,聊爱情,聊人生的无数可能。

小媛说,她自小缺乏安全感,总认为人生是悲观的。她说,见到言君姐,我想重新换一种活法,我想,在以后描述对未来的期待时,我会说,我要过言君姐那样的生活。

艾米也曾发朋友圈说:“认识了言君,我不仅明着表白,暗着我还要翻看几次她的朋友圈,只因那里有光,可以照亮自己……”

还有计林、小雅,还有很多很多人,你们出现在我生命中,让我的存在有了更美好的意义。

何其有幸。

4.

我们从童稚中走来,路过笑着痛着流着泪的青春,穿花拂柳,走到现今这一刻,然后,遇到最好的自己。

从懵懂无知,到棱角分明;从年少轻狂,到经世圆润;从简单纯粹,到温和成熟。回首去看,一串串的脚印,一幅幅的风景,一帧帧的画面,都是我们活过的轨迹。

愿春风横渡,愿阳光肆行。

更多文章
给特立独行者画张画像
一个“撒谎者”的成功史
“如果我死了,你还会记得我吗?”
嫁个有钱人?
一个不普通的读者

“无用”总会有用,只不是在当下而已

谁会有一只鸟的自由?

别让孩子,成为这世界恶意的一部分

作者:言君,姑娘三岁半,成长在“妈妈”和“儿童文化服务者”双重职业的路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