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家的”餐桌常识科普“实录

 彩虹糖包儿 2022-01-07

1.

东坡肉被一块块地码在素白的碟子里,油汪汪闪着光,皮薄肉嫩,色泽红亮,香气随着热气扑面而来,另人食指大动,吃上一口,唇齿留香。

彩虹糖一边发出满足的感叹,一边咽下口中的食物,转向我,说:“妈妈,今天讲什么?”

是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晚餐的餐厅已然成为了一个惯常的“学习场所”,一坐在餐桌前,彩虹糖就如同被触发了某个特定开关,要求我配合着她“学习”——有时候是“Let’s speak English”的英文对话游戏,有时候是“妈妈,给我出数学题”的口算练习,更多的时候,则是她负责提出问题,我负责详细讲解。

对,要非常详细地讲清楚来龙去脉才可以,不能敷衍。

这已经成为了习惯。

我问她:“你想听什么呢?”

她想了想,说:“妈妈,为什么李世民也叫唐太宗啊?”最近在看中华历史故事,小朋友对李世民很感兴趣。

我说:“我们对古时候的皇帝,有很多种称谓方式,因为除了本名之外,他们还有年号,那是他们统治国家期间,用来表示年份时间的方式,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年号,直到皇帝换了,年号才会更改,比如康熙皇帝统治国家的时候,年号是康熙,他的儿子继承皇位之后,就把年号改成了雍正,我们现在说的康熙、雍正就是用年号来称呼他们。”

“而唐太宗是李世民的庙号,也就是他去世之后,在太庙中被后人祭祀时对应的称谓……还有一个是谥号,谥号是皇帝去世后,人们对于他这一生在皇帝工作岗位上做得怎么样的综合评价,比如刘秀的谥号就是光武帝。”

“妈妈,我知道刘秀,他是去一个地方找一个,嗯,一个……姓诸的人,还去了很多次的那个人。”

没被错误信息干扰,我在一瞬间竟福至心灵,明白了她说的是谁:“三顾茅庐?诸葛亮?”

“对,就是三顾茅庐,我说的姓诸的人就是诸葛亮!”

于是,在解释清楚刘备不是刘秀之后,我们自然地有了另一个话题——诸葛亮不姓诸,他姓诸葛,中国的姓氏很多,有单姓,也有复姓,于是,《百家姓》被隆重地提上了“知识普及饭桌”。

2.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将最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结构整齐,韵脚统一,这是《百家姓》。

四言体例,句句押韵,相对《三字经》和《千字文》,它没有任何自身的文化理论——不像《千字文》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景行维贤,克念作圣”,也不像《三字经》的“香九龄,能温席”“自修齐,至平治”,书中的每一句,都有相应的出处和要传达的教育意义。

但它读起来朗朗上口,易学好记,因此,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成为中国流行时间最长,流传领域最广的蒙学教材。什么是蒙学教材?就是中国古时候的幼儿启蒙识字的读物。

而现在,我们再读《百家姓》,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识字了,而是进一步地了解传统文化。

3.

我们知道,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最重视祖先、家族的群体之一,直到今天,人们初次见面的时候,问的第一个问题还常常会是:“您贵姓啊?”因为,在国人心中,姓不仅代表着一个人是谁,还承载着极为浓厚的地域和宗族内涵。

是的,中国古代对族姓是非常重视的,家家都会有家谱,而《百家姓》的出现,正是满足了人们追根认祖的需要。

在看似简简单单的一个姓中,我们能够看到家族的历史,看到民族的历史,看到这泱泱五千年中,那些已经逐渐消逝的文化与民俗。

可以说,姓氏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也因此,从古至今,在孩童时期,我们总会先学会自己“姓甚名谁”,这是中国人对宗脉与血缘的强烈的认同感,唯有了解了自己的根脉,才能正确地定位自己,也才能爱家与国。

4.

《百家姓》收录的姓氏共有504个,单姓444个,比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复姓共有60个,比如赫连、皇甫、尉迟、公羊。

说到这里,先生问:“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赵钱孙李排在最前面呢?”又说,“是按人数的多少排序吗?”

我想,多数人或许都会认为,百家姓是根据姓氏人数来排序的。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本书的编者谈起。

《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期,是由一位吴越地区(现今的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学者编辑而成的。

“宋代”是第一个线索,告诉了我们时代背景——它是以当时的北宋为背景来编撰的。

而宋代的开国皇帝是黄袍加身的赵匡胤,这代表着,“赵”是国姓,天子之姓,在封建社会,国姓放在首位,这是毋庸置疑的。

“地处吴越地区”则是第二个线索,告诉了我们为什么“钱”和“孙”紧随国姓之后。

《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期,那时候,北宋统一全国的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而当时的富庶之地吴越国,末代国王钱弘俶继承了王位,他深知,在北方王朝统一全国的政治趋势下,吴越国凭一国之力是无法抵挡的,为保一方平安,钱弘俶向大宋称了臣,倾国所有以事贡献。

钱弘俶还因避讳宋太祖之父赵弘殷名字的讳,而改名钱俶。钱俶在继位后,一直励精图治,开荒免赋,体恤百姓,境内粮食丰稔,一派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在其大义称臣以使得吴越地区免于战火后,其民望更是再上一层楼,钱氏备受百姓爱戴,于是,吴越地区出身的作者将“钱”放在第二位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而“孙”姓,则和“钱”姓相辅相成——钱俶的正妃正是孙氏,孙氏一来深得钱俶爱重,二来一直帮助钱俶治理吴越,百姓深知,吴越的繁荣离不开钱俶,也受益于王妃的协助,所以让“孙”紧随其后,排在了百家姓的第三位。

这也说明了,吴越钱氏深得民心。

而“李”姓排在第四位,则是因为“李”是南唐国主姓氏,当时的南唐同吴越一般,同样奉宋朝为正朔,后主李煜去了国号,自称江南国主,而非国王,因此,李排在了第四位。

4.

“妈妈,这个李姓,不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李’嘛?”声音里有着兴奋。

“对,就是那个’李’姓。”

一顿饭吃了一个小时,盘里的东坡肉已经见底,科普的常识转了一大圈,居然又回到了起点,与第一个问题有了重合,这真是彩虹糖今天的小惊喜。

PS. 东坡肉不是我做的,是家里的阿姨,烧得一手合胃口的好菜:)

 

作者:言君,姑娘五岁,成长在“妈妈”和“文化服务者”双重职业的路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