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没有董卓的出现,袁绍早就是当朝权臣了

 时拾史事 2022-01-07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汉末三国,豪族世家崛起,他们或报团取暖,或合纵连横,影响了一场又一场战争的最后走向。因此观之,三国战争的背后,也是士族派系之间的争斗。董卓被群起而攻之,且看他摘了谁的桃子?刘备被赶出徐州,到底得罪了谁?曹操赢了官渡之战,又为何花费八年时间,才平定北方?这一系列战争的背后,原来都能归结于派系之间的争斗。

系列简介

东汉末年,宦官专政,朝政日非,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去世,长子刘辩继立为帝,生母何太后临朝听政。何太后的兄弟,大将军何进为了一举杀尽宦官,召并州牧董卓带兵入京。风起云涌的“三国时期”,就从此发端。

从宏观角度看,汉末乱世,始于董卓入洛。卓废立少帝,天怒人怨,由此引出各路军阀齐声讨董。中平六年(189年),各路军阀组建关东联军,尊袁绍、袁术兄弟二人为盟主,共誓击董。

然而,这么一场浩浩荡荡的军事行动,终究是虎头蛇尾,未成气候。观讨董之战不难发现,真正对董卓造成有效威胁的人,只有长沙太守孙坚;虽说曹操等人也有出力,却苦无兵马、粮草的补给,以致于付出了惨重代价。

而这,当然是因为:领头的袁绍、袁术之流,坐观成败,阴图自许。这难免令人疑惑:当初敢与董卓叫板、与之拔刀相向的联军盟主袁绍,为何会在讨董之战中毫无作为呢?其消极表现的背后,到底隐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小心思?

何进的谋主

东汉以来,宦官、外戚、士族三大集团相互角力,可谓各领风骚。

然桓、灵二帝在位时,宦官当道,掀起党锢之祸,以致士族团遭受重创,不得不暂时蛰伏起来。彼时,有能力把持朝政的,除了外戚出身的大将军何进以外,便只有宦官集团了。

何进出身不高,是个屠夫(杀羊的)。因为妹妹当上了皇后,所以他也一路升迁,成了执掌军权的大将军。在这之后,他征辟了不少士族子弟来帮助自己,如袁绍、曹操等人。这其中,袁绍家世最好,名气最大,深得何进倚重,被引为谋主。而何进执政期间的不少举措,也多为袁绍建议,如掀开乱世序幕的谋诛宦官事件(语见《后汉书·窦何列传》)。

有意思都是,何进谋诛宦官,其妹何太后却表示反对。据《后汉书·董卓列传》记载:“及(灵)帝崩,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谋诛阉宦,而太后不许,乃私呼(董)卓将兵入朝,以胁太后。”

从何太后的政治倾向上看,她反倒更加支持宦官集团。对此,史书的解释是:宦官于何氏有恩(语见《后汉书·皇后纪上》)。当然,这并不排除何太后有“女主当国”的政治诉求。倘若如此,她自然离不开宦官的支持。

言归正传。既然何太后不支持自己谋诛宦官的计划,何进只好采取兵谏的方式。原因很简单,大将军何进有兵权不假,但宦官也执掌兵权。为此,何进在袁绍的建议下,开始引外援入京,以完成诛杀宦官的计划。

又据《后汉书·何进列传》记载:“(何进)遂西召前将军董卓屯关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东发其郡强弩,并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诛宦官为言。”

董卓、丁原、王匡、桥瑁,是何进征召的四方猛将。从这一步来看,何进其实已经落入了袁绍的圈套。抛开何进的幕僚王匡不谈,董卓、丁原乃至桥瑁,都或多或少代表了士族集团的利益。

乱世的序幕

幽州太守公孙瓒在进攻袁绍时,曾列举后者十大罪状,其罪一也,便是“至令丁原焚烧孟津”。这便意味着:袁绍与并州刺史丁原之间,可能早有勾连。

往前追溯不难发现,在中央征召地方武将入京时,时为并州刺史的丁原,就曾将麾下将领张杨、张辽遣至西园军中任职。而当时的袁绍、曹操,正是仅次于宦官蹇硕的西园八校尉之二。耐人寻味的是,蹇硕没过多久,便被何进除掉。如此一来,袁绍就有很大机会掌控西园军,并通过张杨等人联系到丁原。

再说桥瑁。他是(前)太尉桥玄的族子,也是士族出身。后来,关东各路军阀能顺利组建讨董联军,全靠此人“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陈卓罪恶”。而从他后来尊袁绍为盟主来看,后者其实颇受北方士族拥戴。

这正是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背景下,所带来的政治影响力,就连董卓也不例外。这个“良家子”出身的边地军阀,竟也是袁氏门生。见《三国志·董卓传》注引《吴书》:“并州刺史段颎荐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掾。”董卓的恩主袁隗,正是袁绍的亲叔叔。

由此可见,何进征召的四方猛将,反倒更有利于袁氏树立自身的话语权。哪怕是不明就里的王匡,也曾与袁绍互为同僚,是个容易驱使的对象。当然,这个巧合并不能说明直接表明袁绍的野心,且看他后来的举动。

谋诛宦官事败后,何进身死。彼时,袁绍的第一反应,并不是为故主报仇,而是先除掉了司隶校尉樊陵(宦官所任命)以及河南尹许相。(另一说许相为司隶校尉,见《三国志·袁绍传》。)

须知,袁绍也是司隶校尉,可见他此举意在夺权,从而先确保自己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与此同时,袁术也“烧南宫嘉德殿青琐门”,欲劫天子。由此可见,这兄弟二人根本没安好心。

在夺权成功后,二袁掌握了主动权,并以“勤王”名义杀入后宫,斩尽阉党并“面白无须者”,高达2000余人。至此,把持东汉朝政上百年的外戚与宦官,竟然悉数覆灭。

不过,正当以二袁为代表的士族集团欲要抬头之际,“凉州大人”董卓却“反水”了。由此,汉末乱世也缓缓拉开了帷幕。

董卓的反水

历史上的董卓,颇具政治智慧。早在洛阳城外待命时,他便敏锐察觉到了京城中的动荡。于是,他悍然带兵入洛,救下天子刘辩,并如愿获封司空之职。在此期间,董卓的势力急剧膨胀。他先是收下了何进以及其弟何苗的残余部曲;而后又以说动并州将领吕布,令其反杀丁原,从而得到了并州军的支持。

可在袁绍的设想中,“袁氏故吏”出身的董卓,应当很可靠才对。因为在中原士族的普遍认知中,恩主与门生其实是一种颇为牢靠的关系,有时甚至能凌驾于君臣之义之上。

究其原因,东汉名士皆“重名节而轻生死”,非常爱惜羽毛。袁绍先入为主,所以他很难会想到,董卓会脱离乃至背叛袁氏。殊不知,董卓虽然出生清白,却成长于汉胡杂居的边辟之地,久“习于夷风”,早已染上了“苟利所在,不知利义”的性格。这么一来,信奉“强者为尊”的董卓,自然不会按照中原士族的逻辑来做事。

于是,当董卓的实力愈发强大以后,他就生出了废立少帝的念头。而这,恰恰是袁绍不能接受的。须知,董卓谋求废立一事,欲走上权臣之路,以增强自己的权柄。这显然会侵犯袁绍的政治利益。

原因很简单,袁绍苦心孤诣、经营许久,就是等外戚、宦官覆灭之后,好带领士族集团重新把持朝政,走向台前。可现在,一个打上“袁氏故吏”标签的边辟武将,竟然要攫取他的“胜利果实”,这如何能让袁绍以及其他士族接受?

换言之,董卓的反水,不仅堵死了袁绍的权臣之路,也侵害了其他士族的利益。在此情形之下,关东联军讨伐董卓的用意,便不言而喻了:他们的真实企图,并非是“清君侧”,而是为了尽可能多争取到一些政治利益。

身为盟主的袁绍,同样有自己的盘算。他之所以会在讨董之战中毫无作为,也是为了尽可能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以便应对将来的乱世。

作者简介:瀛洲海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